2024年4月14日发(作者:河南学前教育对口数学试卷)
五年级数学《通分》评课稿
五年级教学内容“通分”一课是在学生学习了分数的基本性质和最小公倍数和会比较
同分母分数,同分子分数的大小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分是分数基本性质的具体应用,
又是今后学习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基础,因此在分数教学中具有重要意义。5月8日听了
葛老师教学的《通分》一课,她以复习为基础,以自主发现为方法,通过练习使学生掌握
了通分的方法。
一、熟练掌握旧知,是学习新知识的基础,在教学时,葛老师注重新旧知识的联系,
为新课教学打下基础。在新课伊始,教师从两个内容导入,一是求出每组数的最小公倍数
(包含三种情况),二是比较大小(同分子分数的比较、同分母分数的比较),这些旧知识
与本节课的内容紧紧的联系在一起,起到铺垫作用,为新课的学习伏下较好的一笔。
二、用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导入新课。
新课伊始,葛老师用学生喜闻乐见的西游记故事导入新课,帮助解决比较西瓜的大小
的问题,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三、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由于是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学生提出问题并积极想办法解决问题,自学例题进行释疑,
培养学生良好的自学习惯。而且葛老师非常注重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当学生在尝试比较
异分母分数大小的时候,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比较,并大胆质疑,在比较中优化方法。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不正是我们所要教给学生的吗?
四、培养了学生的审题能力
学生的审题能力直接关系到解题的正确性,在教学中,葛老师注重培养学生的审题能
力,如通分时,一定要先正确求出两个分数分母的最小公倍数,再利用分数的基本性质化
成分母相同的分数。在练习中,同样培养学生的火眼金睛,细心观察通分的正确性,判断
通分错误的原因。
建议:在教学通分的概念时,感觉教学中教师是强加于学生,应该让学生通过自己的
理解,概括通分的意义,同时抓住通分意义中的重点,这样更有利于学生对通分的理解,
也培养了学生的学习方法。
更多推荐
学生,分数,学习,教学,通分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