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1日发(作者:21年天津中考数学试卷)

《温度》教学设计

东阳市画溪小学 金丹青

一、 教材分析:

《温度》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生活中的负数>>中的第

一课。它是学生认识万以内的数、小数、分数以及体会万、亿等大数的实际意义

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由于每天气温的变化是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的。因此,教材

通过天气预报图介绍北京等地的温度,使学生了解零下温度的表示方法,并初步

理解负数的意义。教学时,应从学生实际经验出发,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自主地

进行探究,体验两个相反意义量之间的关系。为了更好地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我

引导学生完成以下教学目标。

二、 学情分析:

本节课从生活的实际出发,让学生了解并认识生活中的温度,了解零上的温

度和零下的温度,并能够比较温度的高低,尤其是零下温度的比较。因为该节的

内容离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所以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应该能够准确的掌握本节

的重难点。

三、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四年级上第七单元《生活中的负数》第一课时。

四、 教学目标:

1、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感受和理解负数的意义,会用正、负数表示日

常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会正确读、写负数。

2、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经历数学化、符号化的探究过程,能正确区

分正、负数和0,并能初步进行大小比较。

3、感受正、负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五、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天气预报中零下温度的表示方法,并会正确读写。

难点:会比较两个零下温度的高低。

六、 教具学具:课件

七、 教学过程:

课前认识:

1、 同学们,今天金老师和大家一起上一节数学课,欢迎吗?

2、 上课前老师跟大家玩个游戏,叫做“说反话”游戏,比如我说我很矮,那你

们应该怎么说?(我很高)

我向左——我向右 上升——下降 前面——后面

3、 生活中有很多意义相反的量。

(设计意图:促进和学生的交流,体验相反意义在生活中的存在。)

(一)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出示情境图,这是——大头儿子一家,他家住在北京,最近小头爸爸公司放假,

他准备带大头儿子出去旅游,我们说旅游之前都要准备些什么?

学生回答:衣服、吃的等等。

对啊,他们忙着准备行李,准备衣服,可是他们不知道要带什么衣服,把他们难

住了。那么,他们应该怎么办呢?

生:看天气预报啊,了解一下温度。

真聪明,和我想到一块儿去了,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一下这几个地方的温度。(板

书:温度))咱们这节课就来研究一下温度。

小头爸爸选好了三个城市,分别是香港、哈尔滨、内蒙古。昨天咱们布置了一个

任务,让你们回家查找了它们的今日气温,都找过了吗?

活动一:小小天气预报员

请一位代表上来当一当天气预报员,给我们播报一下北京今日的气温。

生:北京今日最高气温十摄氏度,最低气温零下一摄氏度。

其他同学也有一个任务,在播报的时候,请你们帮我记录一下这些城市的最高气

温和最低气温,以方便大头儿子他们一家一眼就能看明白。

1、 请你用你喜欢的方式表示北京的最低气温和最高气温,能让大家一眼明白!

(设计意图: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这一环节充分发挥学生的

主体作用,让学生通过观察进行交流。通过当天气预报员,既新鲜又富有挑战

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学习新课,读写温度。

1、 刚才在听的过程中,大家有没有注意到温度的单位怎么读?

先在左上角画一个小圈,然后写一个大写的C

读作:摄氏度 写作:℃ (学生齐读,板书)

2、 展开对比表格。

从同学们的记录中,你认为哪种记录方法最简便?

(介绍“+”正号,“—”负号)

他是怎么表示零下1℃的?(请学生自己说一说)

-1℃表示北京的最低温度是零下1℃,+10℃表示北京的最高温度是10℃。

在1℃前面加一个“-”符号, “-”读作负号,表示比0还低。数字前有负

号的数就叫负数。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探讨的时间和空间,用描述性的语

言概括出什么是零下温度。)

3、 教读温度。

—1℃ 零下一摄氏度,表示比0℃低1℃,读作:负一摄氏度

+10℃ 零上十摄氏度,表示比0℃高10℃,读作:正十摄氏度

生活中了方便“+”可以省了,即十摄氏度。

反问:“—”能省了吗?

生:不能,省了就是零上温度了。

4、 学生读写其他三个城市温度,完成学习单上第二题。(请学生上台讲解,全

班对答案)

请你在表格内记录其他三个城市的最低气温和最高气温。

北京 香港

哈尔滨

内蒙古

最低气温

最高气温

5、 观察并认识温度计。

在温度计上,以0℃的刻度为界线,冰水混合物时的温度为0℃。0℃以上是零上

温度,0℃以下是零下温度,越往上表示温度越高,相反,越往下表示温度越低。

(设计意图:这里让学生感受零上温度,零下温度和0之间的位置关系,为后

续加深学习正负数埋下伏笔。)

6、 在温度计上分别标出这些城市的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

北京 香港 哈尔滨 内蒙古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指一指,标一标的过程中形象地感受到零上温度都在零

的上面,零下温度都在零的下面。)

7、说一说,哪个城市气温最低?将三个城市的气温按从低到高排列。

北京 哈尔滨 内蒙古

-1℃ -15℃ -7℃

( )<( )<( )

生:可以在温度计上找一找。

生:零下1℃比0℃低1℃,零下15℃比0℃低15℃,零下7℃比0℃低7℃,所

以零下15℃最低。

(设计意图:通过指一指,说一说理解温度的意义,正数和负数的相对性。)

(三) 练习巩固。

观察下表,你能提几个问题来考考大家吗?

1、 让学生自己提数学问题,并解决

2、 在中国地图上找一找这四个城市的位置,想一想城市的地理位置与气温有什

么关系?

八、 课堂小结。

通过这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九、 板书设计。

温度

读作:摄氏度 写作:℃

—2℃ 零下二摄氏度,表示比0℃低2℃,读作:负二摄氏度

+5℃ 零上五摄氏度,表示比0℃高5℃,读作:正五摄氏度

十、 教学反思:

数学来源于生活。只有学生“自己学的数学”,才会有灵性和活力,根据学

生的已有经验将数学化的知识生活化,挖掘其数学本质。以下是我对本节课的几

点反思:

1、数学知识的生活化。

小学数学教学必须与生动、丰富的儿童生活紧密联系才能便于儿童理解,使

学生意识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增强自觉运用策略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我借助

相反动作游戏作为课前调控的奠基点,突出生活中有许多相反的量。从同学们喜

欢的旅游作为突破口,把他们带进天气预报的视频中,从而进入《温度》的教学。

2、抽象知识直观化。

在师生一同认识了测量温度的工具——温度计之后,将教材上呈现的零上温

度、零下温度和0分界点。借助了温度计上指示的温度高低能让学生直观形象的

辨别温度的高低,为学生搭好一层阶梯,把数学知识从具体过渡到抽象。并非常

透彻地给予学生认识和使用温度计的机会,使难点迎刃而解。

3、巩固练习的灵活化。

小学生学习数学不仅要掌握一定的基础知识,还必须获得一定的技能和发展

他们的智力。要使小学生由懂到会,由生到熟,由熟到巧,必须通过一定的练习。

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儿童的认知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指导地组织练习,提高

练习效益,减少学生练习的无效或低效劳动。

尽管这次上课结束了,但留给自己的是更多思考。体验到要想给学生一杯水,

老师就该有一桶水。


更多推荐

学生,温度,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