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15日发(作者:2022小升初的数学试卷)

全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

全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由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以下简称学位中心)主办,是学位中心主办的“全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活动”主题赛事之一。

全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是面向全国在读研究生的科技竞赛活动,目的在于激发研究生群体的创新活力和学习兴趣,提高研究生建立数学模型和运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拓宽知识面,培养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促进研究生中优秀人才的脱颖而出、迅速成长,推动研究生教育改革,增进各高校之间以及高校、研究所与企业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从2004年起开始举办以来,该赛事得到了全国各研究生培养单位的大力支持和各地研究生的热烈响应,参赛单位及参赛队伍的规模越来越大,参赛者中不乏名博士生,使这项赛事在全国研究生中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在广大研究生中也打下了扎实基础。该活动已于2006年被列为教育部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之一。

一、竞赛全名

全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

National Post-Graduate Mathematic Contest in Modeling :NPGMCM

二、竞赛由来

东南大学“长江计划特聘教授”、生命科学专家陆祖宏赞助了这次竞赛,竞赛的成功举办在研究生中产生较大的反响。 2004年东南大学研究生院、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部联合邀请部分高校研究生院的领导共商研究生建模的工作。经过南京的筹备会议,东南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南京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同济大学、河海大学、武汉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山东大学、南昌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国防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矿业大学、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解放军理工大学、中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吉林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中山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厦门大学、天津大学、四川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

26所高校研究生院一致决定联合发起全国部分高校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成立了竞赛组织委员会和竞赛评审委员会,制定了竞赛的章程和规则。

三、竞赛历程

2004年首届竞赛由南京师范大学承办,由 24 个省 84所高校及中国科学院的约1440名研究生参加,其中包括60名博士生。

2005年第二届竞赛由东南大学举办,包括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北京理工大学、湖南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北京工业大学等 25个省的高校和中国科学院研究生所得 103个单位的600多支参赛队总计2000多名研究生报名参赛,其中包括博士生 72 人。东南大学校友、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作者, The catholic University of America 孙璐教授为竞赛命题,交通专业的

“ 长江计划特聘教授 ” 、全国 “ 畅通工程 ” 专家组组长王炜教授和中科院的专家韩续业、田丰教授参加了评审。

2006年第三届竞赛由同济大学承办。

2007年和2008年,组委会分别组织了第四届和第五届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2008年初,教育部研究生司正式批准东南大学的申请,将全国研究生数学建模创新能力培养改革和举办全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列入研究生创新教育计划项目,对竞赛产生巨大的推动。

2009年第六届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由武汉大学承办。此次竞赛共有210多所高校、1662支队、近5000名研究生参赛,评出一等奖58队、二等奖286队、三等奖381队。

2010年第七届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由中山大学承办。

2011年第八届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由东北大学承办。

2012年第九届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由上海交通大学承办。

2013年第十届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由中南大学承办。

2014年第十一届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由天津大学承办。

四、竞赛规则

1.竞赛期间的规定

竞赛期间,鼓励参赛同学查阅有关文献资料、利用互联网获取有关科技信息、使用计算机的相关软件及自编程序完成赛题。各参赛学校应尽力为参赛队员提供相关条件。竞赛期间,同一参赛队的三名研究生应发扬团队精神,增强合作意识,注重讨论交流,分工协作,但不得与队外任何人通过各种方式讨论与赛题相关的任何信息。参赛队员必须讲究诚信。发现违纪行为,组委会将严肃处理,雷同试卷一律作为废卷,并追究有关人员责任。

对赛题理解有疑问时,可通过领队老师或直接向组委会咨询,有条件的单位,竞赛场所应尽量集中,并实现半封闭化的管理。

2.开卷、交卷时间的规定

竞赛起止时间、邮寄地址及赛题由竞赛组委会于赛前在网上公布,网站地址也将在赛前通知中一并公布。每队只需选作一题。相同的竞赛时间是保证竞赛公正性的一个重要方面,各校各队都应准时交卷,原则上迟交的赛卷不能参加评审。而在规定时间内尚未全部完成的论文,只要准时交卷一样可以参加评审。 各参赛学校一律用特快专递将参赛论文在规定时间内寄至竞赛承办单位,交卷时间以当地邮戳为准。 为便于今后的交流,各校除上交书面论文外,还应上交电子版论文的光盘一张。

3.对卷面要求的规定

论文一律使用打印稿或复印稿,纸张大小为A4复印纸,正文字体为宋体、正体,字号为小四。如个别地方有手工改动,一律再行复印,否则修改无效。

论文首页统一从指定的网站下载。首页仅打印题目和详细摘要,并在下方指定位置标志参赛的指定队号,除此不能有任何其他标记。除封面外,论文的任何地方均不得出现参赛指定队号,更不得出现参赛校名及队员、领队教师姓名,否则一律视为无效答卷。

论文应牢固装订成册,防止散落(尤其首页与附页),各页的右下方打印页码(除首页外从1开始计数)。摘要中应给出论文的主要工作、结果、特点等,在评奖中有较大的权重,请各参赛队重视摘要。论文中不得出现无关的图饰,图、表应有标号,参考文献也应全部列上。

论文应按队封装,封皮上应注明所选赛题,邮寄时可以将几个队已封装好的论文放在一起邮寄,最外面也要分别注明各队所选赛题代号。

4.密封试卷的规定

为保证评审的公正进行,评审前对所有的论文重新编号。重新编号前的拆封应当众进行,每个学校均有权检查邮戳时间,检查完毕后方可拆封。重新编号由组委会聘请无关人员进行,并请参赛学校派代表一起参加重新编号。重新编号前由组委会聘请无关人员编写密码对照表并保存到评审结束为止。重新编号时将每份试卷封面上的参赛队号不规则地剪去或撕去,写上对应的密码号,剪去或撕去的部分应保存以便核查。重新编号应确保准确无误。重新编号时不能遗漏原袋中论文或光盘,并确保论文中无队号、校名、姓名等。

5.评审的有关规定

由评审委员会进行评审,最终结果由竞赛组织委员会决定。评审采用协商一致的原则,无法一致时采用无记名投票方法决定结果。

6.争议期的规定

为维护竞赛纪律,提倡良好的赛风,杜绝不公平竞争,特设立争议期。

评审后组委会即在指定的网站上公布拟获奖参赛队的名单,接受广大师生的举报与申诉,时间为期十五天。如果举报属实,确有违纪行为,组委会有权取消其获奖资格,并追究有关人的责任。如果与事实有出入,以调查结果为准。争议期结束,组委会正式公布获奖名单。


更多推荐

研究生,竞赛,参赛,建模,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