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4日发(作者:数学试卷改错题)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加与减(二)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在实际情境中,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探索并掌握整十数
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性,并能正确计算。
2、在生动活泼的情境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探索的意识。
让学生经历在具体情境中提出数学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发展学生
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3、进一步培养学生仔细观察、认真分析、与人合作解决问题的能
力,体验与同伴合作的欢乐。
教学重点:探索并掌握整十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在实际情景中,通过动手操作,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
意义。
教学准备:学生准备5捆小棒(10根1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揭示课题
小兔在学校有3个好朋友,他们是小猴、小松鼠、小刺猬,平时
经常在一起玩,互相帮助,。这天,小兔过生日,请好朋友到家里作
客。小兔准备了许多苹果来招待,我们一起去看看。
二、提出加减法问题
1、提问:由第一幅图中你知道了那些数学信息
学生观察图1,找出并交流数学信息:有3盘果子,每盘10个果
子。又拿来2
盘果子。
2、又问:利用这些数学知识,你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
学生思考,并提出问题。
3、根据学生回答板书:一共有多少个果子?并提问:你能列出算
式吗?
学生看板书问题,尝试列出算式,并汇报:30+20=
4、引导学生观察图2,提问:
(1)第二幅图中有哪些数学信息?
学生观察图2,找出并交流数学信息:有5盘果子,小刺猬带走一
盘。
(2)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
学生思考并提出问题:还剩下多少个果子?
(3)可以怎么列式呢?
学生尝试列出算式,并汇报:50-10=
三、动手操作,探索算法,认识加减法各部分名称:
1、谈话:那么,这两个算式各得多少呢?我们用小棒代替果子来
摆一摆学生听谈话,进入用小棒找算法的情境。
2、提问引导:
(1) 应该先摆出多少小棒来表示?
学生听引导,思考并摆出小棒:
用3捆小棒表示30;
(2) 加上又该怎么办呢?
学生再摆出2捆小棒,表示20。
(3) 30+20等于几?为什么?(抽学生回答)
学生可以回答:3个10加2个10是5个10,也就是50。
3、引导齐读算式。
学生齐读算式:30+20=50
4、问:算式中,30、20、50各表示什么?
学生思考并回答:原有30个果子,又拿出20个,一共有50个果
子。
5、引导学生认识单位名称:
(1) 共有50个果子,就要在算式中写出果子的单位名称:个。
(并板书)
学生认识单位名称——(个)
(2) 组织学生在读算式。
学生再次读算式:30+20=50(个)
更多推荐
学生,问题,数学,果子,小棒,提出,算式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