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13日发(作者:2016青海中考数学试卷)
第5讲 数学文化
考点一 立体几何中数学文化
1.《九章算术》是我国古代内容极为丰富的数学名著,书中有如下问题:“今有委米依
垣内角,下周八尺,高五尺,问:积及为米几何?”其意思为:“在屋内墙角处堆放米(如
图,米堆为一个圆锥的四分之一),米堆底部的弧长为8尺,米堆的高为5尺,问米堆的体
积和堆放的米各为多少?”已知1斛米的体积约为1.62立方尺,圆周率约为3,估算出堆放
的米约有( )
A.14斛
C.36斛
2.(2019·浙江高考)祖暅是我国南北朝时代的伟大科学家,他提出的“幂势既同,则积
不容异”称为祖暅原理,利用该原理可以得到柱体的体积公式V
柱体
B.22斛
D.66斛
=Sh,其中S是柱体的
底面积,h是柱体的高.若某柱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单位:cm),则该柱体的体积(单位:cm
3
)
是( )
A.158
C.182
3.《九章算术》中对一些特殊的几何体有特定的称谓,例如,将底面为直角三角形的直
三棱柱称为堑堵.将一堑堵沿其一顶点与相对的棱所在平面切开,得到一个阳马(底面是长
B.162
D.324
方形,且有一条侧棱与底面垂直的四棱锥)和一个鳖臑(四个面均为直角三角形的四面体).在
如图所示的堑堵ABC A
1
B
1
C
1
中,AA
1
=AC=5,AB=3,BC=4,则阳马C
1
ABB
1
A
1
的外接
球的表面积是( )
A.25π
C.100π
4.(2019·全国卷Ⅲ)学生到工厂劳动实践,利用3D打印技术制作
模型.如图,该模型为长方体ABCDA
1
B
1
C
1
D
1
挖去四棱锥OEFGH
后所得的几何体.其中O为长方体的中心,E,F,G,H分别为所在
棱的中点,AB=BC=6 cm,AA
1
=4 cm.3D打印所用原料密度为0.9
g/cm
3
,不考虑打印损耗,制作该模型所需原料的质量为________g.
5.(2019·全国卷Ⅱ)中国有悠久的金石文化,印信是金石文化的代表之一.印信的形状
多为长方体、正方体或圆柱体,但南北朝时期的官员独孤信的印信形状是“半正多面体”(图
①).半正多面体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正多边形围成的多面体.半正多面体体现了数学的
对称美.图②是一个棱数为48的半正多面体,它的所有顶点都在同一个正方体的表面上,
且此正方体的棱长为1.则该半正多面体共有________个面,其棱长为________.
B.50π
D.200π
考点二 数列中的数学文化
1.大衍数列,来源于《乾坤谱》中对易传“大衍之数五十”的推论,主要用于解释中
国传统文化中的太极衍生原理.数列中的每一项,都代表太极衍生过程中,曾经经历过的两
仪数量总和,是中华传统文化中隐藏着的世界数学史上第一道数列题.其前10项依次是
0,2,4,8,12,18,24,32,40,50,…,则此数列的第20项为( )
A.220
C.180
B.200
D.162
更多推荐
文化,正方体,柱体,原理,打印,数学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