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月18日发(作者:泰州市四模数学试卷题)

下面是一些八年级上数学定义和公式的介绍:

1.整数:整数是由正整数、负整数和0组成的数集。整数常用符号为Z。

2.自然数:自然数是用来计数的数集,即从1开始的正整数。自然数常用符号为N。

3.有理数:有理数是能够表示为两个整数的比的数,包括整数和分数。有理数常用符号为Q。

4.实数:实数是包括有理数和无理数在内的所有数。实数常用符号为R。

5.平方根:一个数的平方根是另一个数,使得它的平方等于给定的数。平方根常用符号为√。

6. 二次方程:二次方程是形如ax²+bx+c=0的方程,其中a、b和c是实数且a≠0. 二次方程的解可以通过使用求根公式x=(-b±√(b²-4ac))/2a来求得。

7.等差数列:等差数列是一个数列,其中每个后续项与前一个项之差保持相等的数列。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可以使用an = a1 + (n-1)d来表示,其中a1是首项,d是公差,n是项数。

8.等比数列:等比数列是一个数列,其中每个后续项与前一个项之比保持相等的数列。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可以使用an = a1 * r^(n-1)来表示,其中a1是首项,r是公比,n是项数。

9.三角形:三角形是由三条边和三个内角组成的多边形。三角形的面积可以通过使用海伦公式s=(√(s(s-a)(s-b)(s-c))求得,其中s是半周长,a、b和c是三角形的边长。

10.直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是一种有一个直角(90°)的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的两个边长可以使用勾股定理a²+b²=c²来求得,其中a和b是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长度,c是斜边长度。

11.正弦、余弦和正切:正弦、余弦和正切是三角函数,根据角的定义得到。在直角三角形中,正弦等于对边与斜边的比值,余弦等于邻边与斜边的比值,正切等于对边与邻边的比值。

12.长方形:长方形是一个具有相对边长不同的四边形,其中所有内角都是直角。长方形的周长可以通过使用公式P=2l+2w求得,其中l和w是长方形的两个相邻边长。

13.圆:圆是平面上的一个几何图形,由一组与一个固定点的距离相等的点构成。圆的周长可以通过使用公式C=2πr求得,其中r是圆的半径。

14.梯形:梯形是一个具有两个平行边的四边形。梯形的面积可以通过使用公式A=(a+b)h/2求得,其中a和b是梯形的两个平行边长,h是梯形的高。


更多推荐

整数,公式,使用,等于,边长,直角三角形,相等,项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