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2日发(作者:永嘉初三二模数学试卷答案)

小学数学教学研究网上终结性考核复习资料

单项选择题:70道

1.下列不属于数学性质特征的是(客观性)。

2.下列不属于生活数学特征的是(逻辑和推理)。

3.“算法化”是以(A功利)为价值取向的。

4.以数学素养为数学教育价值取向的特征就是(大众化 )

5.以功利为价值取向的数学教育价值追求可以称之为(算法化 )。

6.课程是由教师、学生、教材与(环境 )四因素之间的持续的相互作用所构成的有机的“生态系统” 。

7.传统的小学数学课程结构具有“学术中心的课程开发”、“学科取向的课程组织”、“螺旋式的课程结构”以及(记忆

为主的课堂教学 )等等的特征。

8.下列不属于我国21世纪小学数学新课程突出体现的理念的是(科学性 )。

9.影响小学数学课程目标的基本因素有“社会的进步”、“数学的发展”以及(儿童的发展观)等。

10.下列不属于当今国际小学数学课程目标特征的是(注重逻辑推理 )。

11.新世纪我国数学课程内容从学习的目标切入可以分为“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以及(情感与态

度)等四个纬度。

12.下列不属于从数学活动的素养切入而概括出的新世纪我国数学课程内容的是(数学思考 )。

13.新世纪我国数学课程内容从知识的领域切入可以分为“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以及(实践与

综合应用)等四个领域。

14.下列不属于选择小学数学课程内容的基本原则的是( 学术性原则 )。

15.下列不属于小学数学课程内容的编排原则的是(统一性原则)。

16.从方法论层面予以区别,认知学习可以分为“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 )两类。

17.下列不属于知识学习某一阶段的是(问题阶段 )。

18.小学数学学习中存在着“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以及策略性知识)等三类互相渗透与相互支持的不同的知识。

19从数学的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的分类角度出发可以将数学能力分为“认知”“操作”与策略等三类。

20.下列不属于儿童数学问题解决能力发展阶段的是(学会解题阶段)。

21.发现学习教学模式的教学流程主要有:创设情境、(提出假设 )、检验假设和总结运用等四个阶段。

22.“再创造”学习理论的核心概念是(数学化 )。

23.数学课堂教学过程就是(数学活动)的过程。

24.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是一个(交互主体)的关系。

25.现代理论认为,学习是一个( 建构)的过程。

26.小学数学课堂学习中的认知建构的活动过程,是一种由“定向环节”、“行动环节”以及(反馈环节)三个基本环

节组成的环状结构。

27.下列不属于传统的小学数学学习方式特点的是(思考性 )。

28.下列不属于构建教学策略的主要原则的是(需要原则 )。

29.“以事实为基础的问答策略”称之为(简单对话型策略 )。

30.由教师先创设一个能刺激学生探究的具有现实性的情境,学生则是通过自己(小组合作的或独立的)探究,发现

对象的本质属性的教学策略称之为(探索-发现式策略 )。

31.通过参与课堂学习活动成员(包括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话语或行为的对话,使不同的思考和活动发生互动,从而

促进学生思考的教学策略称之为(交互式问题解决策略 )。

32.主要通过教师在课堂学习中的各种提示性活动,来帮助学生接受并内化既定的数学知识,形成既定的数学技能的

属于(接受型的教学组织 )的教学组织类型。

33.下列不属于小学数学学习评价价值的是(甄别价值 )。

34.以下不属于学习评价目的的是(依据学业对学生排序 )。

35.下列不属于按评价的取向角度而划分的学习评价的是(量化的评价 )。

36.以科学实证主义为哲学基础的评价是(量化的评价 )。

37.以自然主义和人本主义为哲学基础的评价是(质性的评价 )。

38.概念与词汇的关系是(内容与形式 )关系。

39.概念的结构包括概念的“内涵”和概念的(外延 )。

40.概念的抽象过程中大致要经历“分离”、“提纯”和(简化 )等三个环节。

1

41.“平行四边形”和“长方形”这两个概念是属于(属种 )关系。

42.从正方形中抽象出长方形的过程称之为(弱抽象 )。

43.不属于运算心理活动过程特征的是(运算方法和运算技巧结合 )。

44.从逻辑层面看,在小学数学运算规则学习中,主要包含“运算法则”、“运算性质”和(运算方法 )等一些内容。

45.运算法则的理论依据可以称之为(算理 )。

46.小学数学运算规则的学习是以( 认数)学习为起点的。

47.不属于小学数学运算规则学习特点的是(注重命题 )。

48.不属于小学空间几何特征的是(证明几何 )。

49.空间观念是空间知觉经过加工后所形成的(表象 )。

50.不属于描述空间对象量的方面概念的是(测量 )。

51.空间定位不包括(空间形式 )。

52.儿童几何学习的起点主要是(生活经验 )。

53.问题的主观方面就是指(问题空间 )。

54.问题的客观方面就是指(课题范围 )。

55.问题的条件信息包括“数据”、“关系”和(状态)等。

56.数学问题解决的基本心理模式是“理解问题”、“设计方案”、( 执行方案 )和“评价结果” 。

57.从问题解决的心理过程看,背景命题的检索阶段就是(设计方案 )阶段。

58.不属于小学概率与统计学习的课程意义的是(获得绘制图表的能力 )。

59.不属于儿童形成统计思想过程特征的是(基本概念是帮助理解的基础)。

60.不属于儿童概率思想发展的过程特征的是(对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认识是建立在计算之上的 )。

61.下列不属于数学性质特征的是(客观性)。

62.下列不属于“客观性知识”的是(图形分解的思路)。

63.下列不属于传统小学数学课程内容的有(概率知识)。

64.从方法论层面予以区别,认知学习可以分为“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 )两类。

65.小学数学课堂学习中儿童的参与主要是指“行为参与”、“情感参与”以及(认知参与 )。

66.下列不属于构建教学策略的主要原则的是(需要原则)。

67.以下不属于学习评价的目的地是(依据学业对学生排序)。

68.小学数学运算规则的学习是以(认数 )学习为起点的。

69.在儿童的几何思维水平的发展阶段中,处于描述(分析)阶段被认为是(水平)。

70.问题的条件信息包括“数据”、“关系”和(状态 )等。

判断题:34道

1.数学是一门直接处理现实对象的科学。×

2.作为教育的数学是一门经过专门加工的数学。√

3.当今人们对课程内涵的界定已呈多元化的格局。√

4.传统的小学数学课程开发具有“学术中心”的特征。√

5.初步了解“不确定现象”或“事件的可能性”是传统的小学数学课程内容。×

6.小学数学中的“量与计量”知识属于“常规法则”中的重要内容。√

7.小学数学课程内容的选择必须要考虑儿童的可接受能力。√

8.将学习的全部内容以定论的形式呈现给学习者的学习方式称为接受学习。√

9.儿童的数学概念获得方式是逐渐由“概念同化”为主发展到“概念形成”为主的。×

10.范例教学强调利用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规律来组织教学。√

11.探究教学是一种在单位时间内的学习效率最高的教学方式。×

12.课堂学习中教师的主导作用是通过控制予以体现的。×

13.“教学活动的过程特征”是课堂活动的基本构成要素之一。√

14.教学方法是一个稳定不变的程序结构。×

15.启发式谈话法中的师生的对话是以理解为核心的。√

16.好的教学方法应当能刺激学生的参与。√

17.以共同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的多种表现为参照的一种评价是表现性评价。√

18.常模参照评价是一种相对评价。√

19.课堂教学评价的价值在于对教师教学行为的某种鉴定。×

2

20.指学习者个人的数学活动经验的知识称之为客观性知识。×

21.判断和推理是思维的两个基本形式。√

22.概念是分析与综合的结果 ×

23.运算法则是关于运算方法和程序的规定。√

24.关于运算方法和程序的规定称之为运算方法。×

25.空间几何主要就是研究事物的空间形式或关系的一门学科。√

26.小学的几何属于一种论证几何。×

27.问题的条件信息就是指已经给出的数据。×

28.数学问题的条件信息包括给定的某种状态。√

29.儿童的统计观念是伴随着操作活动逐步形成的。√

30.儿童的统计知识的学习重点就是要能学会制作统计图表。×

31.儿童的数学认知思维具有明显的个性化特征√

32.教学方法是一个稳定不变的程序结构 ×

33.所谓学业评价,就是指学生的学习成就的评价√

34.儿童的统计观念是伴随着操作活动逐步形成的 √

填空题:24道

1.数学学科具有 抽象性、严谨性、运用的广泛性 等特征。

2.数学的严谨性特征体现在它的 逻辑性、精确性、系统性 以及等方面。

3.通常认为数学的课程目标可以分为实用知识、学科知识、文化素养 等三类。

以及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三位一体的课程功能。

5.国际上小学数学的教材在呈现方式上开始逐渐凸现出 切近儿童生活、强化过程体验、注意探究发现等价值取向发

展上的特征。

6.我国21世纪小学数学课程内容从知识的领域切入可以分为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 以及实践活动或

综合运用这四个领域。

7.按照学习的对象的特征以及学习目标的不同,认知学习可以分为知识学习、技能学习、问题解决学习等三类。

8.知识学习过程大致包含了 选择阶段、领会阶段、习得阶段以及巩固阶段等这样几个阶段 。

9.发现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要注意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必须有效、教师要注意儿童发现知识的过程、教

师在发现教学过程中要注意适时指导等三个问题。

10.探究教学模式的基本流程是设置问题情境、提出假设、获得结论以及反思评价等。

11.课堂教学中的学生参与主要指 行为参与、情感参与、认知参与等。

12.儿童在课堂学习过程中的情感参与主要包括 兴趣、动机、自信心 以及态度等因素。

13.小学数学的教学组织主要有 接受型的教学组织、问题解决型教学组织、自主型的教学组织等三种不同的类型。

14.常见的小学数学教学方法包括叙述式讲解法、启发式谈话法、演示法 以及“实验法”、“练习法”等。

15.学习评价除了具有“导向” 、“反馈”等价值外,还应具有诊断、激励、研究等价值。

16.儿童学习数学概念的过程大致可以分为 感知阶段、表象阶段、概念阶段 等三个阶段。

17.在儿童的运算规则学习的导入阶段中主要可以采用 情境导入、活动导入、问题导入 等策略。

18.空间定位包括对物体的 空间方位、空间距离、空间大小 等的识别。

19.数学问题解决的基本心理模式是理解问题、设计方案、执行方案 以及“评价结果”等四个心理过程。

20.小学数学统计教学的主要策略有关注儿童对现实生活的经历、增加在数学活动中的体验、强化将知识运用于现实

情境 等。

21.对小学数学学科性质的再认识包含着儿童数学观 、 生活数学观 、 现实数学观等这样三个数学观。

22.影响小学数学课程目标的基本因素主要有社会的进步 、数学自身的发展、 儿童的发展观等。

23.空间定位包括对物体的方位 、 距离 、 大小等的识别。

24.常见的数学问题解决的方法主要有试误法 、 逆推法 、 逼近法等三种。

简答题:18道

1.简述数学素养的基本内涵。

答案:数学素养的基本内涵:懂得数学的价值;对自己的数学能力有信心;有解决现实数学问题的能力;学会数学交

流;学会数学的思想方法。

2.简述当今国际小学数学课程目标的变革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3

4.我国21世纪小学数学新的课程标准力图在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和实施建议等方面全面体现 、

答案:当今国际小学数学课程目标的变革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第一,注重问题解决;第二,注重数学应用;第

三,注重数学交流;第四,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第五,注重培养学生的态度情感与自信心。

3.简述选择小学数学课程内容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答案:选择小学数学课程内容的基本原则有四个:基础性原则;可接受性与发展性相结合的原则;统一性与灵活性相

结合的原则;教育作用原则。

4.简述国际上小学数学课程内容的组织与呈现的发展有哪些共同性的特征。

答案:国际上小学数学课程内容的组织与呈现的发展有如下三个共同性的特征:在选择上表现出“切近儿童生活”的

价值取向;在呈现上表现出“强化过程体验” 的价值取向;在组织上表现出“注意探究发现”的价值取向。

5.简述认知迁移的实现主要取决于哪些因素。

答案:认知迁移的实现主要取决于如下四个因素:对象的共同因素;已有经验的概括水平;定势的作用;学习的指导。

6.简述探究学习的理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时要注意的问题。

答:探究学习的理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时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第一,注意探究教学模式对学习主体的适用性。

第二,注意学习材料的选择与呈现。第三,注意教师引导的适度性。四,加强学生科学态度的养成和探究能力的发展。

7.简述在课堂学习中的师生相互作用方式。

答案:在课堂学习中的师生相互作用方式是:教师是课堂教学活动的主导,而学生则是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体,他们之

间是按主导与主体之间的不断错位滑移来实现相互作用的。具体地说,教师的主导作用通过切合的引导予以体现;对

话是小学数学课堂学习的基本交互形式;课堂教学是一个人际之间充分交流与分享的过程。

8.简述现代课堂学习中教学组织策略的特点。

答案:现代课堂学习中教学组织策略的特点有三个:运用情境的方式呈现学习任务;数学活动是以任务来驱动的;探索

是数学活动的重要形式。

9.简述常见的教学手段有哪些?

答案:常见的教学手段有:操作材料;辅助学具;电化设备;计算机技术等四类。

10.简述小学数学学业评价的基本内容有哪些?

答案:小学数学学业评价的基本内容有如下七个方面:对数学的价值的了解;数学知识意义的建构;数学技能的形成;

数学问题解决能力水平;数学思想与方法的获得;数学学习的态度与情感;数学学习的自信心。

11.简述在概念引入阶段主要可以运用哪些策略?

答案:在概念引入阶段主要可以运用如下一些策略:生活化策略;操作性策略;情境激发策略;知识迁移策略。

12.简述可以从哪些方面去发展儿童的良好的数感?

答案:可以从如下三方面去发展儿童的良好的数感:(1)在实际的情境中形成数的意义。即在实际情境中认识数;在

实际情境中运用数;(2)具有良好的数的位置感和关系感。即发展数的良好位置感;对各种数的关系有敏锐的反应。(3)

对数和数的运算实际意义有所理解。

13.简述小学数学几何学习的主要特点。

答案:小学数学几何学习的主要特点是:1)经验是儿童几何学习的起点;(2)操作是儿童构建空间表象的主要形式。

14.简述数学问题的基本结构。

答案:数学问题的基本结构:数学问题是一组尚未达到目标状态的、有待加工处理的信息系统,它主要由以下三种成分

构成:条件信息、目标信息、运算信息。

15.简述儿童概率思想发展的过程特征。

答案: 在儿童概率思想发展的这个过程中,主要会表现出如下一些特点:(1)对事件发生可能性的认识是逐步发展的;

(2)对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认识受到经验的制约;(3)对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认识需要通过直观操作来支持。

16、简述我国21世纪小学数学课程变革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①素质教育的理念落实到课程标准之中②突破学科中心③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④评价具有更强的指导性和操作性⑤课

程标准为教材的多样性和教学的创造性提供了空间

17、简述发现学习的基本流程。

①创设情境②提出假设③检验假设④总结运用

18、简述在运算规则的导入阶段主要可以运用哪些策略。

①情境导入②活动导入③问题导入

论述题 2题

1、举例论述可以从哪些方面实现“转变儿童学习方式” 。

①变单一形式为多样化形式

②变单纯接受为探索发现与引导接受相结合

4

③变概念获得活动为概念获得活动与问题解决活动相结合

④变个体学习为独立探索与团队合作相结合

2、请从以下案例中尝试分析,如下三种数学概念的学习,分别属于概念同化中的哪一种方式?(要能说明主要依据)

① 学生已经掌握了有关除法、除尽、商、余数等知识,继续学习关于整除的知识。

② 学生已经掌握了有关长方形、平行四边形等知识,继续学习关于梯形的知识。

③ 学生已经掌握了有关表内除法、一位数除法等知识,继续学习关于多位数除法的知识。

①下位学习

理由:原认知结构中的相关概念是新概念中的属概念。

②并列学习

理由:两种概念不构成属种关系,却具有相似性。

③上位学习

理由:新概念是原有认知结构中概念的属概念。

5


更多推荐

数学,学习,小学,问题,知识,属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