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5日发(作者:阜阳实验中学新生数学试卷)
大班数学游戏活动:碰碰乐
设计意图:
骨牌是生活中随手可得的游戏材料,牌面的图案和数量蕴含着丰富的数学学习信息,是一种现成的幼儿数学游戏玩具。主题开始初期,幼儿在区域里会借助骨牌自发地玩叠叠高、大牌吃小牌等简单的数学游戏,但一直在中班基础上低水平重复,没能想出与大班年龄相符的相邻数、数组成、图形空间等游戏。为了更大地限度发挥骨牌游戏的价值,我设计了“碰碰乐”这一活动,把它放在主题行进的中期,以此为契机,引发幼儿想出更多的骨牌创意游戏,包括富有挑战性的数学新游戏、建构游戏、体育游戏等。
骨牌上的筒子和条子都是具象的数群,对于初学数组成的幼儿来说,可以提供具象的感知。本次活动之前,幼儿已经有实物分合的零散经验,“碰碰乐”活动旨在帮助幼儿在分合实物的操作经验上逐步形成数组成的表象,为后期形成数组成概念打基础。大班幼儿更享受合作游戏中的竞赛性,骨牌游戏因其结果的不确定性,可以满足他们的好胜心和挑战欲望,本次活动给幼儿创设了充分的合作游戏机会,幼儿的数概念得到了进一步发展,思维也得以进一步拓展。
活动目标:
1.感知5的组成,能运用凑数经验进行游戏;
2.尝试商定碰牌的规则与玩法,体验合作游戏的快乐。
活动重点:
感知5的组成,初步积累凑数经验。
活动难点:
能合作形成碰牌的规则与玩法。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认识骨牌上的图案,玩过比大小、找邻居等游戏;已有5以内实物的分合经验。
2.物质准备:教学课件,大骨牌1套、小骨牌15套,印章,数字牌“5”。
活动过程:
游戏“幸运对对碰”,感知5以内数的组成
1.和幼儿共同回忆之前用骨牌比大小、找邻居等游戏经验。
2.介绍新游戏“幸运对对碰”:每人拿两个牌等待兑奖,看看两张牌合起来是几,当看到兑奖数字和你手上两张牌总数一样时,你就幸运中奖啦!
3.抽奖前引导幼儿猜测“你希望抽到什么数字?”
4.集体游戏一次后师幼共同检测:“看看上面的小朋友是不是真的中奖了?”“你是怎么知道自己的牌合起来是X呢?”
5.继续游戏2-3次,引导幼儿相互检测中奖情况。
二、游戏“双人对对碰”,自主获取凑数经验
1.教师结合课件介绍游戏玩法:两人一组,每人拿八张牌,牌面朝自己竖成一排,商量决定谁先出牌,每次只出一张,一方出牌后另一方想办法打一张牌与其合成5就算赢,赢来的牌放在胜利区,接下
来赢的人先出牌,牌打完了游戏就结束,最后数数谁赢的牌多。
2.幼儿两两游戏,教师个别指导。(如无牌碰、出错牌等情况)
3.游戏后帮助幼儿梳理5的四种组成方式,并分享讨论:“刚才玩游戏的时候有没有遇到什么问题?你是怎么解决的?”
教师引导幼儿解决谁出牌、打错牌、无牌碰等问题,帮助幼儿梳理玩法。
三、游戏“三人碰碰碰”,准确快速运用凑数经验
1.请三人组的幼儿分享创意玩法(轮流碰、抢碰)。
2.幼儿自由组合玩伴,进行三人凑数碰牌游戏,教师个别指导。(引导幼儿形成并尊守抢碰的方法与规则)
3.幼儿集中交流,分享各组创意玩法。
引导幼儿介绍三人游戏中互相监督、快速碰牌等创意玩法。
4.结束语:“你们想出了很多的玩法,碰到问题时还能和小伙伴们一起商量解决,相信以后你们一定能想出更多、更好玩、更刺激的游戏。”
延伸活动:
1.让幼儿继续在区域中玩出更多的骨牌游戏,并与同伴积极分享自己的创意玩法。
2.把骨牌游戏推广到家庭,引导家长与幼儿一起创造性地玩骨牌益智游戏。
更多推荐
游戏,幼儿,骨牌,活动,经验,玩法,数学,组成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