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15日发(作者:八下数学试卷分析app)
高中入学第一课———如何学好高中数学
数学直接影响着国民的基本素质和生活质量,良好的数学修养将为人的一生可持续发展奠定
基础,每个学生高中阶段则应尽可能学习适合自己的数学。
高一数学学习是高中阶段的关键时期,不少初中数学成绩的佼佼者,进入高中后成绩大幅下
降,甚至不及格。相当部分学生进入数学学习的“困难期”,从而产生畏惧感,动摇了学好数
学的信心,甚至失去了学习数学的兴趣。下面就此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原因,寻找对策。
一、影响数学学习的原因
1.教材、教法的原因
初中数学内容少,难度不大,要求较低,某些重点、难点,教师反复讲练。但进入高中后,
数学教材内涵丰富,教学要求提高,教学进度相应加快,且高中教学往往通过设导、设问、
设陷、设变,启发引导,开拓思路,然后由学生自己思考、解答,较注意知识的发生过程,
侧重对学生思想方法的渗透和思维品质的培养。这使得刚入高中的部分学生不适应教学方法,
听课时存在思维障碍,跟不上教师的思维,从而产生学习障碍,影响数学的学习。
2.学法的原因
在初中,部分学生独立思考和对规律进行归纳总结的能力较差,满足被动接受,缺乏主动性。
而到了高中,数学学习要求学生勤于思考,善于归纳总结规律,掌握数学思维方法,做到举
一反三,触类旁通。但是,刚入学的高一新生,往往沿用初中时的学法,致使学习出现困难。
二、学好数学的对策
针对以上影响数学学习的原因,下面给高一新生几个学数学的建议:
1.适应教师
教师经过教学实践后,在教学方式、方法、策略的采用上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一贯的教学风
格或特点。作为学生,让教师去适应自己显然不现实,我们应该根据教师的特点,立足于自
身的实际,优化学习策略,调控自己的学习行为,使自己的学法逐步适应教师的教法,从而
使自己学得好、学得快。
2.学习上自己为主体,教师为主导
学生学习数学一定要以自己为主体,不能全靠教师的指导。在学习中,教师只是起一个引导
作用,学习的主动权掌握在学生自己手中。
3.注重预习,加强自学
预习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做好了预习,上课时就有针对性,学习起来就会轻松自如。因此,
在平时的学习中,学生要主动预习,提高学习的自觉性。
4.仔细阅读,认真审题
审题是解题的关键,要在已有知识和解题经验基础上,仔细审题,细心推敲,有时需对题意
逐句“翻译”,隐含条件转化为明显条件;有时需联系题设与结论,前后呼应挖掘构建题设与
目标的桥梁,寻找突破点,从而形成解题思路。
5.计算认真,提高解题能力
在数学学习中,计算是非常重要的,学生一定要认真对待。只有计算能力提高了,才能把题
做对,进而提高解题能力。
6.解后反思,提高分析能力
解完题后,要想一想:是怎样找出解题途径的?解决问题的关键是什么? 在解题的过程中遇到
了哪些困难且怎样克服的?这样,就有利于发现解题的关键所在,提炼出数学思想和方法,提
高自己分析问题的能力。
7.要养成纠错订正的习惯
对做错的题要反复琢磨,寻找错因,进行更正,养成良好的习惯,提高自我评判能力。
8.与同学及教师交流,提高表达能力
对一些典型问题,同学们应善于合作,互相讨论,也可主动与教师交流,说出自己的见解和
看法,在教师的点拨中,教师的思想方法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只有不断交流,才
能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提高表达能力。
9.要勤学善思,提高创新能力
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要积极主动去发现问题,进行独立思考,注重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
把握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做到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不满足于现成的思路和结论,善于从多
侧面、多方位思考问题,挖掘问题的实质,勇于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因为只有思索才能生
疑解疑,透彻明悟。
10.要勤归纳总结,提高概括能力
每学完一节一章后,要按知识的逻辑关系进行归纳总结,使所学知识系统化、条理化、专题
化,这也是再认识的过程,对进一步深化知识积累,灵活应用知识,提高概括能力将起到很
好的促进作用。
11.要常做笔记,提高理解能力
为了加深对内容的理解和掌握,教师补充内容和方法很多,如果不做笔记,一旦遗忘,无从
复习巩固,何况在做笔记和整理过程中,自己参与教学活动,加强了学习主动性和学习兴趣,
从而提高了自己的理解力。
12.要常写学习心得,提高探究能力
写数学学习心得,就是把所见、所思、所悟表达出来,能促使自己数学经验、数学意识的形
成,以及对数学概念、知识结构、方法原理进行系统分类、概括、推广和延伸,从而使自己
对数学的理解从低水平上升到高水平,提高自己的探究能力。
总之,学生们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勤奋的学习态度,科学的学习方法,充分发挥自身的
主体作用,不仅学会,而且会学,只有这样,才能取得事半功倍之效。
更多推荐
数学,学习,提高,教师,学生,方法,能力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