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6日发(作者:2022江苏初中一模数学试卷)

初中数学大单元教学方法探究

作者:杨韦

来源:《考试与评价》2022年第02期

数学作为初中阶段的一门重要学科,对于学生今后的发展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我

国数学教学理念的不断发展,在应试教育体制下,一些初中数学教师对重要章节和课时的教学

设计过分重视,而对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却没有引起应有的关注,过分侧重把某个知识点“讲深

讲透”,而不能开阔自己的视野,从大单元的视角,将核心知识点放在数学知识体系中展开教

学设计活动。这种碎片化的教学使得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被割裂了,造成数学思想的一致

性不能在教学中被体现出来,也是学生无法在数学学习中自主建构学科知识体系的重要原因。

一、初中数学大单元教学的概念和意义

(一) 初中数学大单元教学定义和内涵

大单元教学,就是建立在对数学内在规律进行整合的基础上,将所授知识点整合在大单元

之内,将碎片的知识融为一体,着眼于整个“单元”设计和实施教学活动的教学模式,目的在于

提高初中生的综合数学素质。大单元教学实现了学习过程和目标的有机结合,将课程教学设计

细分到年级、学期和单元中,然后按照教学目标对教学内容进行重新构建。在大单元教学模式

下,充分体现了对学科思想、教学方法和教学规律的尊重,并且以单元主题为主线构建出来了

树状的知识结构。教师要对学生、教材进行宏观的了解和掌握,并对前后知识点之间的关联有

一个系统的认知,并对单元内前后知识的迁移和转化规律形成自己的认识,进而实现见微知著

的教学效果。大单元教学作为一个教学单位介于学期和课时教学之间,以大单元为标准展开系

统的教学活动。在数学教学中采用大单元模式,可以使得学生厘清宏观教学目标和课时教学目

标之间的关系,能够从宏观上展开教学规划,展开教学活动,强化大单元内数学知识的内在联

系,进而在教学中取得较好的效果。

(二) 初中数学大单元教学的优势和意义

与传统的教学方式相比,整体性是大单元教学最突出的优势。大单元教学将大单元作为一

个教学单位,根据大单元教学设计实施教学行为,可以对大单元内容重新编排和整合,使得课

堂教学效率得到显著的提高。大单元教学形成了更加系统的知识体系,能从单元整体视角对基

础知识、技能应用和核心素养教学进行宏观的规划,帮助学生自己在单元学习中构建系统的知

识结构。大单元整体教学具备以下优势:一是教学着眼于从大单元的整体视角;二是教师按照

大单元知识点之间内在联系对教材内容进行整合;三是大单元教学充分尊重了初中生的学习规

律和认知特点,同时大单元教学在问题设置、教学情境方面充分考虑了初中生的心智特点,因

而在实际教学中必将会取得较好的效果。在大单元教学设计中,教师还可以通过提前分析和掌

握教材内容、学情和不同单元学习目标,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水平和接受能力对大单元教学内

容进行设计。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按照大单元目标整合教材内容,然后把不同的教学模块划分了

出来,再确定不同模块的目标和内容,最后形成了大单元整体教学方案,使得整个教学过程更

具针对性。

二、初中数学大单元教学具体实施的意见和建议

(一) 转变教学观念,发掘教材内容

大单元教学要求教师必须转变教学观念,具体做到以下几点:首先,要具备宏观整体教学

意识,从大单元的视角对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过程进行分析,落实教学措施,并做好教学评

价,以此来构建相对简洁的数学体系,同时不断地充实自己的学科知识,提高自己的学科素养;

其次,要针对教材中要求,形成大单元结构化的教學理念,有的放矢地展开教学活动。要在教

学过程中通过分层教学对教学形式进行优化,帮助学生可以很好地把握大单元内部知识之间的

联系,以章节为切入点进行教学。最后,大单元教学也要注重教学手段的创新,可以充分利用

信息技术、多媒体设备、互联网技术展开教学活动,把信息化教学观念落实到教学过程中。在

大单元结构化教学模式下,教学活动主要是以教材中的一个章节的内容为基础进行设计,教师

在备课和在教学阶段都是围绕着大单元进行教学设计的,通过从宏观上进行教学设计,引导学

生从大单元的视角把握学习内容,并将不同章节的知识点串联起来,针对单元主题来厘清学生

的学习思路,并对其中蕴含的数学思想和规律充分地加以挖掘,并紧扣大单元知识、加强学生

在学习中对单元知识体系的构建。另外,大单元教学设计要求学生悉心梳理单元内所有的知识

点,而且教学活动必须具备针对性,并针对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自主与合作学习方式学习

数学知识,这样才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实践能力。对于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也应体现出

一定的差异性,例如在几何教学中要通过多种方式激发学生思维,在数学概念教学中要找到关

键词来增强学生的记忆,并且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数学创造力。

(二)利用个性化教学方法,尊重学生主体地位

在大单元教学设计中,选择和运用个性化的教学方法是不可或缺的,这是大单元教学能否

取得效果的关键。个性化的教学优势在于尊重不同学生的差异性,针对他们的个性,从学生的

视角,采用相应的教学方法展开教学活动,克服了传统的数学教学方法的弊端,使得学生积极

主动地投入到了数学学习之中,从而更好地认知和理解数学知识,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形成创新

思维。和传统的以老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相比,大单元教学更注重学生的中心地位。一切大单

元教学活动都是围绕学生展开的。个性化教学方法是丰富多彩的,具体包括分组合作学习模

式、主题讨论模式以及自主探究学习模式等。针对班级、学期、大单元内容的不同,我们可以

有针对性地选择个性化教学方式,也可以把不同的个性化教学方法整合在一起使用,这样大单

元教学就会取得更好的效果。在大单元教学模式中,教师要做到把课堂还给学生,以学生的视

角引导他们钻研知识,为学生个性化学习提供广阔的空间,通过鼓励学生自主思考来探究更深

的认知和理解数学知识。另外,大单元教学还要营造出合适的氛围,这一氛围要有利于学生产

生较强的主动学习意识,从而充分挖掘他们的潜能来展开学习活动,在教师精心营造的氛围当

中让他们认知、获取更多的数学知识。

(三) 注重知识关联性,做好教学评价工作

数学是一门学科逻辑性极强的学科,各种各样的逻辑关系存在于纷繁冗杂的数学知识中,

并体现出各种各样的构成方式。因此,我们在设计大单元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注重运用科学合

理的教学方法,更要对数学知识之间的关联性从整体上加以把握。这就需要初中数学教师对教

材单元内容和核心知识点有一个全面准确的理解和把握,并掌握各小节知识之间内在联系,进

而勾勒出一个宏观系统的单元知识网络;并从大单元的视角制定教学目标,运用充满个性化的

教学方法,对大单元教学进行调整和设计。初中数学教师在大单元教学中,要进行整体分析单

元结构并对其进行优化,确定本单元的核心目标,并以此为前提进行课时的安排以及针对单元

知识要点构建思维导图。单元课程设计要存在内部的关联性,课时的安排要有利于把单元知识

点串联起来,使学生的数学学习和思维更具连续性,并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最后,对大单元

教学效果进行科学的评价,在评价大单元教学设计和效果的过程中,除了传统的评价方法外,

应该考虑评价方式的多元化,要对教学设计是否激发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是否有利于对本单

元学习主题的认识进行创新、是否巩固了以往的知识内容等诸多方面做出科学的评价。通过对

大单元教学过程和效果做出评价,使得单元教学取得了更好的效果。

(四) 尊重单元结构独立性,增强学习实效性

在初中数学大单元教学中,教学活动一般是以章节为单位展开的,但是不同章节中问题也

都凸显出了较强的独立性。有鉴于此,这也是教师所应当重点考虑的问题,因此在大单元教学

中,只有尊重单元结构的独立性,高质量的教学目标才有可能得以实现,整个教学活动才可以

顺利地实施,这也才能充分地体现出大单元的教学优势。基于不同的单元模块存在独立性,只

有保证每一课教学的有效性,整个大单元教学才可以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同时,对于同一个

大单元的内容,教师对其感知和领悟程度也是存在差别的,所以,每一名教师所设计的教学方

案也是存在差异的。而作为数学教师,一定要学会站在大单元的视角展开教学设计,从大单元

结构中的不同模塊出发来帮助学生建立起学习目标,从而循序渐进地展开教学活动,使得大单

元教学目标更好地得以实现。

由上可知,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运用大单元教学模式,更加符合初中生的学习需求,也有利

于培养初中生数学综合素养。因此,教师予必须对此引起应有的关注,合理地运用各种教学手

段展开大单元教学,以便能充分发挥大单元教学模式的优势,帮助初中生在数学学习中取得更

好的效果。


更多推荐

教学,单元,学生,学习,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