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11日发(作者:山东省文科卷数学试卷)

优化——《烙饼》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义务教育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数学好玩例2。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教材情景图中展示的信息和需要解决的问题,寻找解决问题

的最优方案。通过学具模拟烙饼过程,让学生经历操作、观察、思考、讨论等活动,并能

寻找规律。

2.过程与方法目标(数学思考、解决问题):使学生学会用优化的思想去解决问题,培

养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探究,使学生不断获得成功带来的喜悦,使学生逐步养

成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三张饼的合理性烙法。

教学难点:合理的烙饼方法;规律的揭示。

教学准备:课件、圆形图片、表格

教学法: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一、 师生谈话,引出课题

师:孩子们,看到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今天,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一起走进课

堂去探究烙饼中的数学问题,请同学们齐读课题,师板书:烙饼

二、自主探索,探究烙法

(一)出示情境图,理解题意。

1.仔细观察,你从中得到哪些数学信息?

2.两面都要烙,每面3分钟,什么意思?

3.烙熟一张饼,需要几分钟,为什么?(2×3=6分)

4.每次只能烙两张饼是什么意思?

(二)寻求烙熟两张饼的最佳方法。

学生回答并用圆片演示不同的烙饼方法:

第一种方法:每次只烙一张饼 烙4次 所用时间:3×4=12分

第二种方法:两张饼同时烙 烙2次 所用时间:2×3=6分

师:烙2张饼最少要花6分,怎么和烙1张饼时间一样呢?你们是怎么想的?如果让

你选择,你会选择哪种方法?我们给6分钟的烙法取个名字,叫“两饼同烙”。

(三)寻求烙三张饼的最佳方法

1. 淘气说“爸爸、妈妈和我每人一张”,那么3张饼我们又该如何去烙呢?相信每个

孩子心中都有自己烙饼的方法,下面请同学们用手中三张圆片代替三张饼来摆一摆,想想,

怎样才能让3张饼尽快烙熟?

2.动手操作,合作探究。出示活动要求(幻灯片)

方法一:先烙两张再烙一张:3×4=12分钟。

方法二:三张轮换烙:3×3=9分钟。

3.比较两种方法哪种更合理

都是烙熟三张饼,为什么方法二比方法一节省了3分钟?(学生自由发言)

4.课件再次演示烙饼过程

师:想让淘气一家尽快吃到饼,选择这种最优的烙饼法,我们给它取个名叫“三饼交

替烙”。

(四)寻求烙4——8张饼的最短时间。

1.3人一组研究,学生活动,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2.可以借助学具摆一摆。

3. 学生汇报:分别说说自己组是怎么烙的4张、5张和6张饼的,最少用多长时间?

师根据汇报完成表格填写。

4. 观察表格,找出规律:观察表格,说说你发现了什么?将你的想法在小组内互相交

流探讨一下。(小组合作交流)

5. 根据学生汇报,师小结:

烙饼时,都转化为“两饼同烙”或“三饼交替烙”的最优方法来烙的。每多烙一张饼

就多花3分钟,也就是:烙饼的最少时间=烙的饼数×每面需的时间。(一张饼除外)

三、课堂总结,深化认识。

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在我们生活中,经常会碰到选择最佳方法来解决问题的情况,这种方法称为优选法。

老师希望大家运用本节课知识去“合理安排”好自己时间,在学习和生活中做一个珍惜时

间的人。

板书设计:

烙饼

2张饼 烙饼2次 时间: 2×3=6分(两饼同烙)

烙饼4次 时间:3×4=12分

3张饼 烙饼4次 时间: 3×4=12分

烙饼3次 时间:3×3=9(三饼交替烙 )

四、教学反思:

《优化—烙饼》是北师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数学好玩”中的内容,通过教学除了教给

学生知识外,还要给学生留下点什么?我认为“饼”如何烙最优以及其中蕴含的规律固然

重要,但这只是知识技能的范畴,我不想仅停留在就知识教知识的层面上,比知识更重要

的是蕴含其中的数学思想和方法,这些才是学生持续发展、终生发展最重要的东西。本节

课立足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能力,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出发,创设问题情境。根据

新课程标准,让学生借助学具操作,经历探索“烙饼”中数学知识的过程,逐步掌握烙饼

的最佳方法,在解决问题中初步体会数学方法的应用价值,初步体会优化思想。


更多推荐

学生,方法,烙饼,数学,知识,探究,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