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12日发(作者:铜陵小学期末数学试卷)
数学除了记数以外,还需要一套数学符号来表示数和数、数和形的相互 关系。
1.\"-\"号是从拉丁文\"minus\"(\"减\"的意思)演变来的,简写m,再省略掉字母,就成了\"-\"了。
2.乘号曾经用过十几种,现在通用两种。一个是\"×\",最早是英国数学家奥屈特1631年提出的;一个是\"· \",
最早是英国数学家赫锐奥特首创的。德国数学家莱布尼茨认为:\"×\"号象拉丁字母\"X\",加以反对,而赞成用
\"· \"号。
3.\"÷\"最初作为减号,在欧洲大陆长期流行。直到1631年英国数学家奥屈特用\":\"表示除或比,另外有人用
\"-\"(除线)表示除。后来瑞士数学家拉哈在他所著的《代数学》里,才根据群众创 造,正式将\"÷\"作为除
号。
4.\"+\"号是由拉丁文\"et\"(\"和\"的意思)演变而来的。十六世纪,意大利科学家塔塔里亚用意大利文\"più\"(加
的意思)的第一个字母表示加,草为\"μ\"最后都变成了\"+\"号。
乘、除法的巧算方法主要是利用乘、除法的运算定律和运算性质以及积、商的变化规律,通
过对算式适当变形,将其中的数转化成整十、整百、整千…的数,或者使这道题计算中的一
些数变得易于口算,从而使计算简便。例题解析:经过仔细观察可以发现:在这道(25乘
125乘4乘8)连乘算式中,如果先把25与4相乘,可以得到100;同时把125与8相 乘,
可以得到1000;再把100与1000相乘就简便了。这就启发我们运用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
律使计算简便。
大约1500年前,欧洲的数学家们是不知道用“0”的。他们使用罗马数字。罗马数字是用几个表示数的符号,
按照一定规则,把它们组合起来表示不同的数目。在这种数字的运用里,不需要“0”这个数字。
而在当时,罗马帝国有一位学者从印度记数法里发现了“0”这个符号。他发现,有了“0”,进行数学运算方便
极了,他非常高兴,还把印度人使用“0”的方法向大家做了介绍。过了一段时间,这件事被当时的罗马教皇
知道了。当时是欧洲的中世纪,教会的势力非常大,罗马教皇的权利更是远远超过皇帝。教皇非常恼怒,
他斥责说,神圣的数是上帝创造的,在上帝创造的数里没有“0”这个怪物,如今谁要把它给引进来,谁就是
亵渎上帝!于是,教皇就下令,把这位学者抓了起来,并对他施加了酷刑,用夹子把他的十个手指头紧紧
夹注,使他两手残废,让他再也不能握笔写字。就这样,“0”被那个愚昧、残忍的罗马教皇明令禁止了。
但是,虽然“0”被禁止使用,然而罗马的数学家们还是不管禁令,在数学的研究中仍然秘密地使用“0”,仍然
用“0”做出了很多数学上的贡献。后来“0”终于在欧洲被广泛使用,而罗马数字却逐渐被淘汰了
怎样才能学好数学
1、学数学和学其他课一样,上课要注意听讲,上课或下课要预习和复习,把每个知识点学透彻.
但各门课程都有不同点:比如语文课今天我没上,明天上完课再补也可以,而数学是一环套
一环的,比如:学小数加减混合运算,如果不先学小数加法和减法就不会,所以每个知识点
一定要学透彻。
2、同学们最怕考试做错题,做错了就要分析,总结。我总结了一下丢分的四种情况:一种
是会做,但粗心,做错了。第二种是一时想不出怎么做,事后就会做了。第三种是时间不够,
多给一点时间思考,也许就会做了。第四种是绝对做不出来,让你坐在那里一万年,你也做
不出来。解决方法有这样几点:一,今后要细心,千万要细心。二,今后要多做多练,所谓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三,要会用时间!要快!但是,快,容易出错!怎
么才能快?只有一条路:多练!第四种最可怕!这里面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你不会做,是因
为你没有学好,做不出来;另一种情况是,你学好了,但缺少举一反三和综合能力,做不出
来。大部分同学问题出在第二种。老师出这样的题目是有道理的。大家绝对不会做的题目,
老师是不会出的,老师是在考大家举一反三,综合能力。你脑子要多绕几个弯子,多想几个
为什么,就能做出来
3、有这么一句话: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大家先把喜爱数学的兴趣培养出来,就能学好。
更多推荐
数学,数学家,运算,不会,大家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