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17日发(作者:2022中考数学试卷改革)

如果学生不爱学习数学怎么办

数学对于有的学生来说,确实是一大难题,怎么也听不懂。尤其

小学高年级的数学,有的学生听了也迷迷糊糊,似懂非懂,这就给学

生的持续学习带来了很大的障碍。

面对数学基础不怎么样的学生,我们如何才能激发他的学习兴

趣,如何让他能走近数学,慢慢地被数学所吸引,感受到数学的魅力,

并且能逐渐喜欢上数学这门学科。我们不妨尝试以下的做法,来改变

这种现象。

要向学生介绍学习本学科的意义何在?学习数学的价值在哪

里?学好数学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帮助?在开学第一节课,我们有必

要向学生做以介绍,让学生对数学有一个充分的认识,从而引起自己

对数学学科的足够重视,端正学生对数学学习的态度,让学生从思想

上有所改变。

讲解数学家的故事以激励学生,促进学生向榜样学习,向科学家

学习。学习他们不怕困难,勇于探究的精神,更要学习他们刻苦钻研

和勤奋学习的优良品质。比如,我经常运用华罗庚先生的人生经历,

来鼓励学生勤奋学习。用自己的行动来证明不可能也能变为可能,人

的潜力和智慧是无限的,不要轻易给自己的人生设限。只要辛勤付出,

一定会实现自己的梦想。

华罗庚语录:“学习是件很艰苦的事。要学好,就得花力气。刻

苦钻研,付出劳动的代价。当然,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刻苦学习的,

只有那些树立了远大理想的人,才不怕困难,才敢于探索别人未能解

决的问题。”

“至于如何学好数学,我想必须多做习题,基本功要常常练,有

机会就练,不要轻易放过难题。碰到难题一时想不出来,不要泄气,

继续想,经过一番深思苦想以后,想出来了,那时的心情愉快极了。

即使当时想不出来,也不要紧, 这可以养成独立思考的好习惯,培

养独立思考的能力。”

给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机会。爱表现是每个孩子的天性,每个学

生都有表现自己的欲望,都想让老师看见他,想得到老师的表扬。在

课堂上,总是给学生创造条件,让这些学生也有分享自己想法的机会。

在一次次的分享交流中,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拾起学生的尊严。让他

们体验到老师对他的尊重,感受到学习带给自己的快乐和幸福。比如,

遇到不太难的题目,总是把机会留给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来回答,简单

一点的问题总让他们来分享,逐渐地他们也拥有了学习的信心。

互帮互助,感受同伴间的友谊。我总是喜欢让学生来当小老师,

同桌两人互相做彼此的小老师。每次遇上一道难题,首先向同伴求救,

请求同伴的帮助。同伴可以以老师的身份为他讲解,直到对方听懂为

止。同伴互相讲题既可以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还能提高自己的

思考能力和思维的逻辑能力。在这种互帮互助的氛围中,学生彼此间

建立了友谊,也增加了学生间的一种互学氛围。

只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朝着自己的目标坚持不懈,努力

奋进,锲而不舍,终会遇见那个最好的自己。养成勤于思考,善于钻

研的良好习惯,就能突破自我,超越自我,遇见自己的星辰大海。


更多推荐

学生,学习,数学,难题,老师,同伴,机会,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