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27日发(作者:成都高一专科数学试卷)
数学小学三年级下学期期末试卷测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
1
.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5
厘米=
( )
毫米
8000
千克=
( )
吨
1
分=
( )
秒
3
千米=
( )
米
2
.公共汽车每隔
20
分钟发一次车,第一次发车时间是早上
5
:
40
,第二次发车时间是早
上
( )
,第三次发车时间是早上
( )
。
3
.每箱苹果
48
元,买这样的
4
箱,估计一下,带
______
元肯定够了。
4
.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小希早上
6
:
30
起床,她花了
5( )
穿好衣服。
星期天,小希约用
2( )
画了一幅风景画。
一个苹果约重
420( )
。
妈妈买了一部智能手机,这部手机约长
12( )
。
5
.
45
元比
( )
元多
19
元。比
198
米长
42
米是
( )
米。
6
.计算
230
+
160
时,想:
23
个十加
16
个十等于
( )
个十,就是
( )
。
7
.按规律填空:
4
,
6
,
10
,
18
,
34
,
( )
,
130
,
…
8
.
250×8
的积的末尾共有
( )
个
0
,
201×5
的积的中间有
( )
个
0
。
二、选择题
9
.把一块月饼平均分成
4
份,取其中的
3
份是它的
( )
分之
( )
,写作
( )
。
10
.下面描述正确的是(
)。
A
.毛巾长
8cm B
.一头大肥猪重
8
吨
C
.东东每天睡大约
8
小时
11
.三位同学参加
400
米跑步比赛,李强用了
65
秒,周斌用了
1
分
15
秒,刘磊用了
70
秒,他们三人中,跑得最快的是(
)。
A
.李强
B
.周斌
C
.刘磊
12
.一张长方形纸对折
1
次,得到的图形大小是整张纸的
( )
;如果连续对折
4
次,得到
的图形大小是整张纸的
( )
。
13
.把一根钢管锯成
3
段需要
6
分钟,如果锯成
21
段需要(
)分钟。
A
.
32 B
.
42 C
.
60 D
.
63
1
14
.下列哪个图形的涂色部分比大?(
)
4
A
.
B
.
C
.
15
.三年级参加书法兴趣小组和美术兴趣小组的共有
40
人,其中参加书法兴趣小组的有
28
人,参加美术兴趣小组的有
20
人,两个小组都参加的有(
)人。
A
.
8 B
.
12 C
.
20
16
.下图中,甲、乙两部分周长相等的是(
)。
A
.
B
.
C
.
17
.口算题。
460
+
250
=
1000
5
=
1
3
398
+
107
4
23
270
90
=
99
1
=
312
2
77
18
.列竖式计算。(带
★
的要验算)
469
+
771
=
650
-
338
=
★388
+
579
=
309×6
=
459×7
=
★900
-
625
=
19
.脱式计算。
3
8
+
75
980
81
9
(
436
388
)
8
20
.下面方格图里每个小方格的边长表示
1
厘米,在图中画一个周长是
8
厘米的正方形,
然后再画一个周长是正方形周长
2
倍的长方形。
21
.学校会议室有
560
个座位,三年级有
246
人,四年级有
283
人,两个年级一起去看演
出,坐得下吗?
22
.今天准备
550
张快递单够吗?还差多少张快递订单?
23
.小松一分钟能打
85
个字,一篇文章有
700
个字,他
8
分钟能打完吗?
24
.第一行:
第二行:
(
1
)填一填:第一行中〇的个数是
●
的(
)倍。
(
2
)涂一涂:使第二行中〇的个数是
●
的
2
倍。
1
5
25
.东东和强强玩打靶游戏,共有
36
枚子弹,东东打了子弹的,强强打了子弹的,东
6
6
东和强强各打了多少枚子弹?
26
.一个长方形的宽是
5
厘米,长是宽的
4
倍。这个长方形的长是多少厘米?周长是多少
厘米?
27
.学校乐队招收新学员,其中会拉小提琴的有
25
名,会弹电子琴的有
22
名,两项都会
的有
5
名。学校乐队招收了多少名新学员?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
.
50 8 60 3000
【解析】
1
厘米=
10
毫米,
5
厘米是
5
个
10
毫米,是
50
毫米。
1000
千克=
1
吨,
8000
千克里面有
8
个
1000
千克,是
8
吨。
1
分=
60
秒。
1
千米=
1000
米,
3
千米是
3
个
1000
米,是
3000
米。
5
厘米=(
50
)毫米
8000
千克=(
8
)吨
1
分=(
60
)秒
3
千米=(
3000
)米
【点睛】
熟悉常用单位之间的进率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2
.
6
:
00 6
:
20
【解析】
用第一次发车时间加上发车间隔,求出第二次发车时间。用第二次发车时间加上发车间
隔,求出第三次发车时间。
5
时
40
分+
20
分钟=
6
时
6
时+
20
分钟=
6
时
20
分
第二次发车时间是早上
6
:
00
,第三次发车时间是早上
6
:
20
。
【点睛】
本题考查时间的推算,根据结束时间=开始时间+经过时间解答。
3
.
200
【解析】
根据总价=单价
×
数量,买
4
箱需要
48×4
元。将
48
估成
50
,再进行计算。
48×4
≈50×4
=
200
(元)
则带
200
元肯定够了。
【点睛】
整数乘法估算时,将因数估成与其接近的整十数、整百数,再进行计算。
4
.
分钟
##min
小时
##h
克
##g
厘米
##cm
【解析】
根据生活经验、对时间单位、质量单位、长度单位和数据大小的认识,可知计量小希穿衣
服用的时间用
“
分钟
”
作单位,计量画一幅风景画所用的时间用
“
小时
”
作单位,计量一个苹
果的质量用
“
克
”
作单位,计量一部手机的长度用
“
厘米
”
作单位。
小希早上
6
:
30
起床,她花了
5
分钟穿好衣服。
星期天,小希约用
2
小时画了一幅风景画。
一个苹果约重
420
克。
妈妈买了一部智能手机,这部手机约长
12
厘米。
【点睛】
此题考查根据情景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计量单位和数据的大小,
灵活的选择。
5
.
26 240
【解析】
要求
45
元比谁多
19
元,用
45
元减去
19
元解答。要求比
198
米长
42
米是多少,用
198
米加上
42
米解答。
45
-
19
=
26
(元)
则
45
元比
26
元多
19
元。
198
+
42
=
240
(米)
则比
198
米长
42
米是
240
米。
【点睛】
求一个数比谁多几,用减法计算。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用加法计算。
6
.
39 390
【解析】
230
是由
23
个十组成,
160
是有
16
个十组成。
计算
230
+
160
时,想:
23
个十加
16
个十等于
39
个十,就是
390
。
7
.
66
【解析】
题目中
6
=
2×4
-
2
,
10
=
2×6
-
2
,
18
=
2×10
-
2
,
34
=
2×18
-
2
,可以看出后一个数等于前
一个数的
2
倍减
2
,据此规律可以写出空格里的数。
根据分析得:
2×34
-
2
=
68
-
2
=
66
所以空格里的数是
66
。
【点睛】
此题要求学生认真观察,发现数列规律,然后利用规律解决问题。
8
.
3##
三
2##
两
【解析】
分别计算出两个算式的结果,再根据积进行填空。
250×8
=
2000
201×5
=
1005
250×8
的积的末尾共有
3
个
0
,
201×5
的积的中间有
2
个
0
。
【点睛】
求两个数的积的末尾(中间)
0
的个数,可以先求出它们的乘积,然后再进一步解答。
二、选择题
3
9
.
四
三
4
【解析】
分数的意义就是把单位
“1”
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一份或几份的数。
把一块月饼平均分成
4
份,就是把单位
”1“
平均分成了
4
份,取其中的
3
份是它的四分之
3
三,用分数表示是。
4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分数的初步认识。
10
.
C
解析:
C
【解析】
根据生活常识来判断各个选项说法是否正确,据此即可解答。
A
.根据生活实际可知,毛巾约长
8dm
,原说法错误。
B
.一头大肥猪重
200
千克左右,原说法错误。
C
.人每天睡大约
8
小时,原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C
【点睛】
根据情景选择计量单位,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生活常识的掌握。
11
.
A
解析:
A
【解析】
对他们分别用的时间进行大小排序,谁用的时间最少,谁就跑得最快。
1
分=
60
秒,依此
将
1
分
15
秒化成秒后再比较。
1
分
15
秒=
75
秒
即
65
秒<
70
秒<
75
秒,因此李强跑得最快;
故答案为:
A
【点睛】
此题考查的是时间快慢的比较,熟练掌握分与秒的换算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2
.
2
【解析】
一张长方形纸对折
1
次,把它平均分成了
2
份,得到的图形大小是整张纸的
2
;
要求把一张长方形的纸连续对折
4
次,得到的图形大小是整张纸的几分之几,要先求出把
这张纸平均分成了几份;因为每对折一次份数就扩大到原来的
2
倍,对折
4
次,份数变为
2×2×2×2
;据此解答。
一张长方形纸对折
1
次,把它平均分成了
2
份,得到的图形大小是整张纸的
2
;
当把一张长方形的纸连续对折
4
次时,总份数是:
2×2×2×2
=
16
(份),得到的图形大小
1
1
1
1
16
是整张纸的
【点睛】
1
。
16
本题考查了分数的意义,解答的关键是先求出把一张长方形纸对折
1
次、把一张长方形的
纸连续对折
4
次的总份数。
13
.
C
解析:
C
【解析】
把一根钢管锯成
3
段,需要锯
2
次,则每次需要锯
6÷2
=
3
分钟。要把这根钢管锯成
21
段,需要锯
20
次,需要
20×3
=
60
分钟。
6÷
(
3
-
1
)
=
6÷2
=
3
(分钟)
3×
(
21
-
1
)
=
3×20
=
60
(分钟)
则如果锯成
21
段需要
60
分钟。
故答案为:
C
。
【点睛】
本题考查间隔问题,关键是明确锯成段数-
1
=锯的次数。
14
.
A
解析:
A
【解析】
1
先写出各个选项涂色部分表示的分数,再与进行比较即可解答。
4
1
11
A
.涂色部分分数表示为,>;
33
4
111
B
.涂色部分分数表示为,<;
554
11
1
C
.涂色部分分数表示为,<;
66
4
故答案为:
A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分数的意义和分数大小比较方法的掌握。
15
.
A
解析:
A
【解析】
根据题意可知,参加书法兴趣小组的人数+参加美术兴趣小组的人数-参加书法兴趣小组
和美术兴趣小组的总人数=两个小组都参加的人数,依此列式并计算即可。
28
+
20
-
40
更多推荐
时间,分数,单位,考查,计算,兴趣小组,参加,部分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