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21日发(作者:三上数学试卷讲解)
数学《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教学片段与反
思
数学《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教学片段与反思
【背景与主题】
“轻负高效”的数学课堂教学是教学改革纵深发展的必然趋势。
要实现课堂教学“轻负高效”就要做到精讲精练,透视本质,追求练
习的有效性,这也是“以自学为主”课堂教学模式的要求之一。课本
中的“做一做”练习是小学数学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进行有
效学习的重要载体。然而,在实践中,有些教师往往挖空心思设计练
习,却不屑对课本中的“做一做”练习做精细化的研究,缺少对“做
一做”中习题价值的挖掘和拓展,使得练习功能弱化,教材意图不能
凸显。事实上,我们只要用“放大镜的眼光”去审视“做一做”中的
练习,有效开发习题中蕴藏着的资源,就能将习题的利用价值最大化,
将巩固练习教学演绎得精彩纷呈……
近期我在学校“以自学为主”教学模式全员赛课活动中设计并执
教了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小学数学六(上)百分
数应用问题第二课时《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一课,
基于以上认识,借助于这一课的教学实践,我想就如何“放大”课本
中的练习(例题后的“做一做”)谈点自己的切实感受和体会。
【案例描述与分析】
片段一、同素异构:追问——厚实“底蕴”,拓展高度。
学生独立解答课本中的“做一做”:“小飞家原来每月用水10吨,
更换了节水龙头后每月用水约9吨,每月用水比原来节约了百分之
几?”并汇报交流后。
师:现在每月用水比原来节约1吨,也就是原来每月用水比现
在……?
生:多1吨。
师:现在每月用水比原来节约10%,也就是原来每月用水比现
在……?
生:多10%。
(教室一片安静)
师:都同意吗?没有质疑?
生:不对。
师:有质疑?解决质疑最好的办法是……
生:验证。
师:小飞家原来每月用水10吨,更换了节水龙头后每月用水约9
吨,原来每月用水比现在多百分之几?怎么解答?
(学生解答后反馈交流)
生1:(10-9)÷9≈0.111=11.1%。
生2:10÷9≈1.111=111.1%,111.1%-1=11.1%。
师:现在每月用水比原来节约1吨,也就是原来每月用水比现在
多1吨;现在每月用水比原来节约10%,则原来每月用水比现在……?
生:多11.1%。
师:为什么第一种说法可以,第二种说法就不对呢?
生1:第一种说法是具体量在比多比少,是用减法计算,第二种说
法是“分率”比多少,是用相差量除以单位“1”的量来求。
生2:现在每月用水比原来每月用水节约百分之几和原来每月用水
比现在多百分之几的单位“1”不同。
生3:单位“1”不同,除数就不同,结果也不一样。
……
【片段反思】
练习至少应该关注两个方面,一是练习的素材要简洁,有利于学
生快速读懂题目,以达到巩固和内化所学知识,将所学知识转化为解
决问题的能力的目的;二是练习的组织要有深度,要通过追问,引领
练习走向深入,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发展。然而很多的课堂,练习设计
形式多样,素材广泛,很容易吸引学生的眼球,激发学生的兴趣,但
组织练习的过程却过于简单,形如放电影,缺乏深度。
上述片段中,练习的素材简单,教师在设计练习时并没有另辟蹊
径,而是利用了教材中的“做一做”,但是又没有止步于课本中的练
更多推荐
练习,学生,用水,设计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