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13日发(作者:通辽中考数学试卷2019)

小学数学教材分析怎么写

相关推荐

小学数学教材分析怎么写模板

一、说教材

本课的教学内容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

学》三年级下册第2―4页。学习在日常生活中对东、南、西、北等方

向的知识已经积累了一些感性的经验,并通过第一学年的学习,已经

会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本课在此基础上,

使学生学习辨认东、西、南、北四个方向。

二、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具体要求和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结合学生实际

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结合具体情境,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

向,并能用这些方位词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学会在给定的条件下确定平面图上的方向;学会看简单的路

线图,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2)通过现实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辨认方向的意识,进一步发

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活动体验,培养学生热爱生活,

学以致用的意识和小组合作的精神,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结合具体情境,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并能

用这些方位词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教学难点:学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进一步

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四、说教学策略

1、学情分析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东、南、西、北等方向的知识已经积累了一

些感性的经验,并通过第一学年的学习,已经会用上、下、左、右、

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对本课学习打下了坚实基础。

2、设计理念:

(1)让学生学习有价值的数学

教师进行数学教学时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不能死抠教科书,

应避免让学生死记枯燥的概念。这节课从学生的兴趣引入,选择了学

生乐于接受,有价值的教学内容为题材在教学过程中密切联系生活实

际,让学生自主的学习。

(2)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新课改积极倡导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其目的是让学生学会学

习。要切实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合作探究是重要的方法之一。

3、教法

这节课我主要采用互动、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放手让学生在

有限的时间和空间里,根据自己的学习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通过

师生、生生到动,合作,探究等方式,自由地、开放地去探究,去发

现,去\"再创造\"新知识。

4、说学法

课程标准指出必须转变学生旧的学习方式。本节课在学生学习方

法的引导上力求体现:在具体的生活情景中,让学生亲身经历发现问

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探索成功的快乐;通过师生,

生生互动、探究、合作完善自己的想法,形成自己独特的学习方法;

通过灵活、有趣和富有创意的练习,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联系

生活实际解决身边问题,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5、教学准备:猜课件,每组学生一张校园平面设计图,学生按教

室的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就坐。

五、教学流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教学一开始,让学生介绍恩施的旅游景点,自然引入课题位置与

方向。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数学的兴趣,而且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

离,增强了学生对老师的亲切感。

(二)活动体验,学习新知

1、辨别方向

步骤1:学生介绍辨别方向的方法:

看太阳辨别方向,学生说后,师生边说边做;用指南针辨别方向;

在深山看树叶辨别方向;看积雪辨别方向;看北极星辨别方向(学生

说后,师生边说边做)。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

充分汇报,交流生活中辨别方向的方法,将已有的前、后、左、右的

方向知识与东、南、西、北建立联系,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经常要用

方位的知识,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步骤2:用方位词介绍教室的情况,让学生介绍教室的四个方向各

有什么东西,使学生进一步熟悉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步骤3:游戏活动,听口令做动作

活动(1):老师叫口令,师生做动作;东边的同学起立跺跺脚,

西边的同学起立拍拍手,南边的同学起立摸摸脸,北边的同学起立挥

挥手。

活动(2):学生帮助老师叫口令:面朝西的同学坐下、面朝东的

同学坐下、面朝南的同学坐下、面朝北的同学坐下。

活动(3):学生到教室中间听令做动作,向东站好,向南一转,

向西一转,向北一转。

活动(4):学生叫口令老师做动作,面向南站好,向东一转,向

北一转,向西一转。

形式多样的游戏活动,寓教于乐,让学生在做中学,生动具体的

教学情境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让学生在活动中不知不觉,

轻松愉快地理解了数学知识。

步骤4:引导学生归纳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排列规律。让学

生去发现,有利于学生掌握这四个方向的关系,培养学生归纳概括能

力。

2、体验方位的相对性,你们组在老师的哪个方向由于三年级的学

生正处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转化的关键时期,此时抽象逻

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仍然直接与感性经验相联系,仍然是有很大成分

的具体形象性。因此,借助师生间的位置关系,让学生体会东、南、

西、北四个方位的相对性容易理解,效果很好。

3、制作校园平面图:利用学具摆出学校的平面图,既让学生感受

到校园建筑布局合理、美观,又让学生认识了学校建筑物所在的方向。

(三)实践运用,发展新知

通过灵活有趣,富有创新的练习,看简单的线路图回答:三(6)

班的向秀坤家住市政府宿舍,放学回家怎么走?三(6)班同学到市地

税局看花园怎么走?判断胡老师要去的广场或超市;小导游摸拟走风

景点。让学生把所学的有关方向运用实际生活中,使学生获得充分的

解决问题的经验,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

的联系,培养了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整节课是由各种活动贯穿其中,有\"说一说\"、\"做一做\"、\"猜一猜\"、

\"走一走\"、\"画一画\"等活动,充分体现了课程标准中数学的生活性,学

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数学教学必须以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等新理念,使学生愿学、

乐学、教学重难点突出,课堂气氛轻松、愉悦,是一个立体化的开放

式教学,学生也从中获得大量的知识信息,提高了各种能力。


更多推荐

学生,学习,数学,方向,教学,知识,辨别方向,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