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18日发(作者:龙门书局上册下册数学试卷)

数学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全面展开,我国教育发展的需要是实施素质教育,而素质教育实施的主渠

道是课堂教学。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保证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效果,引起了广

大老师的思考。下面就自己的实践教学经验,粗浅地谈谈新课程中数学教学的点滴感受。

一、教师应转换角色,成为学生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学过程是师生

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展。教师要转变思想,更新教育观念,由居高临下的权威转向与

学生平等对话,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教师要走出演讲者

的角色,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教师在学生的学习讨论交流过程中,只

给予学生恰当的引导与帮助。要让学生通过亲身经历、体验数学知识的形成和应用过程来获

取知识,发展能力。

例如:我曾在教“日历中的方程”时,新课前安排了一个“猜日历”的游戏,请班上的同学将一

个月日历中竖列相邻三天的和告诉教师,教师就能“猜”出这三天是几号,这个游戏对七年级

的学生来说,在教师“猜”对日期后,他们对教师就非常佩服,认为教师是不是会“神算”,正

当他们对教师的“神算”惊叹时,教师进一步的进行引导,你们想不想试一试,学生答:想。

教师紧接着说,等你们学习了这个问题后,你们也能和同伴或家人玩这个游戏。这样一来,

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学生学习兴趣盎然,学生会主动的去探索新的知识,实践下来效果很好,

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发展。

二、教师应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情景,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新的教材中,许多小标题都是以疑问的方式出现的,如:“数怎么不够用了?”“能追上小明

吗?”“妈妈为你办教育储蓄”等等,非常有趣,富有挑战性,很适合学生的胃口。因此,教师

在教学时要认真阅读教材,理解教材意图,特别是在创设情景时不能随随便便,或者是搞花

架子,这样容易流于形式。教师在情景创设时,目的性要强,要选取有特色,能激发学生学

习积极性和求知欲的素材来创设情景,这样才能达到创设情景的目的。

例如:我在讲解“有理数的乘方”时,是这样设置教学情景的,将“有理数的乘方”的“读一读”

中一个有趣的故事“棋盘上的学问”安排在新课前,让学生以讲故事的方式呈现出来,这时,

教师提出问题:你认为“国王的国库里有这么多米吗?”,问题一提出,教室里真是“一石激起

千层浪”,同学们三三两两在讨论,有的说“有”、有的说“没有”,还有的睁着好奇的大眼睛在

等待着教师的答案,这时教师抓住时机进行引导,等我们学了这一节的内容后,大家自然就

明白“国王的国库里到底有没有这么多米了”,这样从教学一开始,就紧紧抓住学生的思维,

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求知欲。

三、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

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数学教育要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由于各种不同的因素,学生在数学知识、技能、能力方面存在差异,教师在教学中要承认这

种差异,因材施教,因势利导。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兼顾学习有困难和学有余力的学生,通

过多种途径和方法,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发展他们的数学才能。

同时,新教材设计了不少如“思考”、“探索”、“试一试”、“想一想”、“议一议”等问题,教师可

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进行选用。对于数学成绩较好的学生,教师也可另外选择一些较灵活的问

题让他们思考、探究,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提高数学成绩。

四、教师应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益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大力开发并向学生提供更

为丰富的学习资源,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有力工具,致力于改变

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因此,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恰当地运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为学生提供更为广阔

的自由活动的时间和空间 ,提供更为丰富的数学学习资源。

例如对“展开与折叠”、“截一个几何体”的教学,我利用多媒体开展教学活动,以丰富学生感

知认识的途径,促使他们更加乐意接近数学,理解数学,在数学学习中获得更多的成功。

总之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若能够千方百计为学生创设情景,提供合作交流的机会,充分利用现代

教育技术,营造出宽松、愉悦的教学环境,使数学课上得更活,更贴近学生,从而收到更好的效果。


更多推荐

学生,数学,教师,教学,学习,教育,情景,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