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27日发(作者:二年级数学试卷新出炉的题)
三年级数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教案
授课:焦长歌
教学内容: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7单元第一课时
教材分析:“认识分数”是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7单元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这部分内容
是在学生掌握万以内整数的基础上,联系实际生活的需要,先从学生们熟悉的野餐均分食物的情境出发,
联系平均分蛋糕的结果,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然后让学生自己用不同的方法折纸,并涂出它的1/2,进一
步体会意义,接着又在操作活动中教学几分之一的大小比较。这是学生对数的认识的一次重要扩展。这
部分知识的掌握不仅可以使理解并建立分数的初步概念,也可为今后进一步深入学习分数和小数打下
基础。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直观认识几分之一,初步形成关于几分之一的表象,会读写几分之一,能直观地
比较几分之一的大小。
2、过程与方法目标: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通过一系列操作、讨论等数学学习活动,
体会到认识分数的基本途径和方法。
3、情感态度目标:感受主动参与、合作交流的乐趣,培养自主探索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认识几分之一的含义
教学难点:在头脑中建构起几分之一的表象。
1 / 8
学习者特征分析:
小学生从认识整数发展到认识分数,是一次飞跃,学生在生活中听说过二分之一,三分之一,但是他们
并不理解。分数的产生是从等分某个不可分的单位开始的,儿童生活里有这样的经验,但不会以分数来表
述。教学中要注意让学生从实际生活经验出发,在丰富的操作活动中主动地反思并获取知识。
教学策略选择与活动设计:
1、突出数学概念形成的一般过程。
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分数的概念是一个原发性概念,学生头脑中没有与之对应的上位或下位概
念,因此必须遵循数学概念形成的规律,按照实例观察、分析共性、抽象属性、符号表示、具体运用的流
程充分展开教学过程,尤其是要通过大量的操作实践,在学生的头脑中建立起比较丰富的表象。
2、突出数学学习方式的综合运用。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学习方式。本课教学从教师的教来看,要做
到设情引趣,为学生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想学、乐学;要创造主动参与,积极探究的氛围,让学生会学、善
学。从学生的学来看,要注重动手操作,动眼观察、动脑思考;注重同桌互学,小组研讨,集体交流。整个
教学过程着眼于一个“探”字,贯穿一个“疑”字,突出一个“动”字。
(1)自主学习,着眼一个“探”字。
数学学习的主体是学生,要让他们拥有强烈的学习欲望,亲身感受探寻数学的乐趣,用自己的方式去
主动学习。例如:表示半个蛋糕时,让学生尝试着想办法表示它。这样促使学生主动、全面地参与教学
活动,促进学生主体性的生成和发展。
2 / 8
更多推荐
学生,学习,认识,分数,数学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