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18日发(作者:孙俊数学试卷)

六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材分析

六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材分析一、本册教学内容: 本册教学内容包括:负数、百分数(二)、

圆柱与圆锥、比例、数学广角、整理和复习等。 (1)数与代数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负数

和比例两个单元。结合生活实例使学生初步认识负数,了解负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比例的

教学,使学生理解比例、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概念,会解比例和用比例知识解决问。 (2)空间

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圆柱与圆锥的教学。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使学生通过

对圆柱、圆锥特征和有关知识的探索与学习,掌握有关圆柱表面积,圆柱、圆锥体积计算的基

本方法,促进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3)数学广角方面,通过几个直观的例子,借助实际

操作,向学生介绍“鸽巢问题”的两种形式,使学生在理解“鸽巢问题”这种数学方法的基础

上,对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加以“模型化”,并会运用“鸽巢问题”来解决这些问题。

(4)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圆柱与圆锥、比例、统计等知识的学习,教学

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二、本册教学重点: 圆柱与圆锥、比例和整理和复习的教学。

三、本册教学难点: 圆柱与圆锥、比例的教学。

四、教材的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负数的意义,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2、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解比例,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能够判断两种力

量是否成正比例或反比例,会用比例知识解决比较简单的实际问题; 能根据给出的有正比例关

系的数据在有坐标系的方格纸上画图,并能根据其中一个量的值估计另一个量的值。 3、会看

比例尺,能利用方格纸等形式按一定的比例将简单图形放大或缩小。 4、认识圆柱、圆锥的特

征,会计算圆柱的表面积和圆柱、圆锥的体积。

5、向学生介绍“鸽巢问题”的两种形式,使学生在理解“鸽巢问题”这种数学方法的基础

上,对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加以“模型化”,并会运用“鸽巢问题”来解决这些问题。

6、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的作用,

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教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7、通过系统的整理和复习,加深对小学阶段所

学的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形成比较合理的、灵活的计算能力,发展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

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

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五、教学建议 1、依据《标准》划分的学习领域,对小学数学的学习内容进行梳理归类,

依次进行整理和复习。 2、精简内容,突出整理和复习的重点,为学生主动参与知识的整理提

供空间。 3、注重问题情境的创设,注重所学知识的应用,发展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在基础练习的基础上,提供具有综合性、挑战性的练习题,促进学生综合应用能力的不断提高。

4、采用“一帮一”互助活动,成立学习小组,让小组之间互相交流。小组与小组之间互相

评比,培养优生,鼓励后进生。 5、重视在学生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中学习和理解数学。 6、

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学习数学的兴趣。 7、重视培养学生的意识和

实践能力。 8、认真落实作业辅导这一环节,及时做好作业情况记载,并对问题及时给学生提

醒,及时纠正,逐步提高。

七、课时安排 1、负数(3课时) 2、圆柱与圆锥(9课时) ⑴、圆柱„„„„„„„„„„„„„6课

时左右 ⑵、圆锥„„„„„„„„„„„„„2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1课时 3、比例(14课

时) ⑴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4课时左右 ⑵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4课时左右 ⑶比

例的应用„„„„„„„„„„5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1课时 自行车里的数学

„„„„„„„„„„„„1课时 4、百分数(二)„„„„„„„„„„„„6课时 5、数学广角(3课时) 6、整理和

复习(27课时) ⑴、数与代数„„„„„„„„„„„10课时左右 ⑵、空间与图形„„„„„„„„„„9课时左

右 ⑶、统计与概率„„„„„„„„„„4课时左右 ⑷、综合应用„„„„„„„„„„„„„4课时


更多推荐

学生,数学,问题,知识,学习,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