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14日发(作者:近三年理科数学试卷)

一道数学题引发的思考优秀作文

一道数学题引发的思考优秀作文(精选28篇)

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大家都尝试过写作文吧,作文一定要做到

主题集中,围绕同一主题作深入阐述,切忌东拉西扯,主题涣散甚至

无主题。那么一般作文是怎么写的呢?以下是店铺帮大家整理的一道

数学题引发的思考优秀作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一道数学题引发的思考优秀作文 1

在七年级“数学报”第一期上,刊登了这样一道怪题:

以前,美国举行了一次“全美数学能力测验”,有83万中学生参

加,其中有这样一道题:有个三棱锥和一个正四棱锥,他们的棱长都

相得,问他们重叠一个侧面后,还露出几个面?标准答案是七个面,

因为两锥分开时有4+5=9(个)面。当他重叠一个面后,有两个面被

遮住了,所以标答案是七个面。可是一位十七岁的中学生丹尼尔的回

答却是五个面,阅卷者当然判他错。丹尼尔为了证明自己的结论是对

的,回家后做了个模型,当他把这个模型交给老师时,老师不得不承

认丹尼尔的结论也是对的。

从上面似乎可以得知,有两个标准答案:一是原来的标准答案七

个。二是丹尼尔的答案五个。我回家也做了两个模型,一推演,发现

只要是在三棱锥和四棱锥棱长相等的特殊情况下,三棱准和四棱锥的

侧面拼合起来时,不仅有连个面被遮住了,还有两对两个面恰好重合

成了一个面的情况。所以应是9-2-2=5(个)面

单新的问题又来了,按照上面的推法,正三棱锥和正四棱锥侧面

拼合后就不能是7个面了,也就是原来的标准答案错了。我又仔细读

了读题,发现以下三点构成了一个特例:

1·正四棱锥

2·它们的棱长相等(即底棱和侧棱都相等,并和上一条构成了特

殊的正四棱锥和正三棱锥的形状)

3·侧面(限定了贴合方式)

只要有以上三点,就一定是5个面,而不能使7个面。

看来还真是“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呀!

一道数学题引发的思考优秀作文 2

周六晚上,女儿完成了国庆节手抄报后,还意犹未尽,想再干点

儿什么。于是,就自己找了一张第一单元的数学试卷来做。当时我正

在读博文,就没有站起来,只是瞟了一眼,发现那份卷子很难。但看

着女儿一脸自信的模样,就没有提醒她。

果不出所料,在第一大题的填空题就开始“咬笔杆”了,一副遇

到拦路虎的样子,为了不打扰女儿思考,我关了电脑,去看书了。

一个小时后,女儿拿着试卷来到我面前,“妈妈,我做完了。但

有一道应用题不会。”

我看了看,这是一道有些复杂的应用题,没有三步是算不出答案

的。但女儿总是爱投机取巧,光想一两步就计算出来,所以所有的演

草都是错的。

“你再多读几遍题,好好想想再做。”

“妈妈,我都想半天了,这道题我真的不会。你还是提醒我几点

吧。”

此时此刻,已是十点多了,夜晚的宁静吞噬了一切。面对着夜晚

灯光下的试卷,和女儿一脸茫然的表情,此情此景好熟悉。一直以来,

对于女儿的数学我都是有问必答的,有难必讲的。可是女儿现在已经

对于女儿的英语,我选择了“一窍不通”,女儿的英语一直都是

自己学习,学得还不错。对于语文我选择了放手,只在读书时陪伴女

儿,一起读书,一起读博文,一起发表感想(其实,这个过程就像孩

子做阅读理解题),女儿的语文学得倒是得心应手。

可是,数学就不同了。可能是自己喜欢数学的缘故,特喜欢做数

学题。所以,自打女儿上一年级,我就无意中扮演了“家庭数学老师”

的角色。女儿似乎也看出来了,没有妈妈做不出来的数学题,于是,

只要一遇到难题就会求助于我,我也会乐于帮忙,给女儿讲解。可是,

三年下来,女儿也没有学会独立思考并解决难题。

我这才感觉到是我出错了,我似乎把自己定位到了“数学老师”

的位置上,在女儿眼里,妈妈的数学很棒,是一座不可逾越的高山,

就会觉得:原来这么简单啊!我怎么连这些问题都回答不来呢?这些

都是做完那道题之后我的感想。那道令我们全家都绞尽脑汁差不多用

了半天时间才想出来的问题,它就是金老师发给我们的那本小学提优

寒假作业里年龄问题这一讲的最后一道题。

问题是这样的:一家四口,爸爸比妈妈大2岁,儿子比女儿大3

岁,现在他们一家的年龄和为71岁,3年前全家人年龄和为60岁,

全家人各多少岁呢?昨天晚上,我按照题目的意思推算:三年前全家

年龄综合应该是59岁,而题目却说是60岁,我感觉是不是题目错了。

我把题目拿给哥哥看,哥哥把题目看了一遍,推算了一下,和我得出

的结果一样:“这个题目出错了,不用做!“我当时的心情很矛盾,

不做又不行,做又没法做。正在我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爸爸回来了,

我心理暗想:哈哈,“数学专家”来了。

我把题目给了爸爸,爸爸原先也认为是题目出错了,可是爸爸有

转念一想,可能是女儿还没生呢!我又推算了一下。咦!刚刚好。那

么现在儿子就是5岁,女儿2岁,爸爸33岁,妈妈31岁。从这道题

的解答,我发现有些数学题不能按常规推理,而且还要考虑特殊性。

一道数学题引发的思考优秀作文 4

今天早上吃过早饭,还有点时间,爸爸出了道数学题让我和妈妈

猜。

这道题是这样的:一个商场刚开业,帽子七元一顶。一个人拿了

十元钱买了一顶,售货员要找他三元钱。因为没有零钱,售货员就拿

着那十元钱找门口的摊商换成零钱,找给买帽子的人三元。买帽子走

后,摊商来找售货员说:“这十元钱是假的。”售货员一看,真是假

的,只好又给了摊商十元钱。问:售货员赔了多少钱?

我说是十三元,妈妈说是十元,爸爸说是二十元。我们都说出了

理由,并坚持自己是对的,争吵得不可开交。我出了个主意,每人再

考虑一下,再给出一个答案。过了一会,爸爸说是十三元,我感觉我

曾经看过这个题,改成了十元,妈妈坚持她的答案。答案依然不同。

最后,只有看答案了。答案果然是:赔了一顶帽子的钱和三元钱。

“耶!”我和妈妈高兴极了,爸爸则甘拜下风。

读书能让我们长知识,小朋友门,让我们一起读书吧!

一道数学题引发的思考优秀作文 5

“我看大家都很聪明,就给你们出一道数学题吧”说完语文蒲老

师从她的包里掏出一个小本子,看了一眼就在黑板上“刷刷”地写着。

“ 1=5 2=317 3=512 4=639 5= ?”有人一边看一边念起来。刚念

完,就听见有人大声喊“1——”,同学们听见后也附和着“1”“就

1”蒲老师停顿了一下,又说:“有没有不同意的?请举手!”这下

同学们一听,以为不对,连忙拿出演算本在上面算了起来,教室又恢

复了安静。

不知道是谁说了句“应该是1呀”但是语气就没有刚才那样坚决。

“是 644”“不对!应该是 829”“5等于1”教室里又开始热闹起来,

同学们七嘴八舌议论着。有的还在拼命计算,有的在那里东张西望,

有的三三两两小声议论着,有的干脆等着老师公布谜底(答案)。

“快看,有人举手了!”我顿时松了一口气,这下有“救星”了!

“我觉得应该是766.因为 639 512 = 127,639 + 127 = 766 .”他

一本正经地说着。“不不!应该是829.因为512 + 317 = 829!”她

连忙反驳。“no,应该把这四个数加起来等于一千四百七十三,然后

1473除以5就等于294还余下3,最后294 + 3 = 297。所以5 =

297。”“错啦错啦,余数不能加在商里。”聪明的陈智山提出了意见。

许多人反问蒲老师:“这道题的答案到底是多少呢?”但是蒲老师的

话使他们失望了:“答案是______暂时保密!”“但可以和你们平时最

好的朋友一起讨论。”于是,同学们像箭一样跑向朋友的座位。最后,

他们还是没有一个正确的答案。蒲老师终于说出了答案“5 = 1”“蒲

老师骗人!”“抗议!”台下传来了抗议声。

她终于给我们看了本子——来上面什么也没有,这些动作全是她

装出来的。我这个时候才明白,这道题的里面包含了一个深刻的道理。

我们要像小泽征尔那样相信自己。

一道数学题引发的思考优秀作文 6

在小学,数学题一般都不需要思考,只有那些稍微有一点难的,

就动一点脑力,就想出来了。但是到了初中,我就明白那些说数学难、

费时间的人的感受了。

下午数学自习的时候,老师让我们写平行线的性质第一、二课时,

刚开始写的时候觉得很简单,特别是选择和填空题,只要稍微一想答

案就出来了。但是到了大题就比较费力了,我先把已知信息标到了图

上,看到了比例就设未知数,把这些信息都标上去了,我再一看题,

还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我向右一瞥,看到同桌也在思考这道题,

我扭过头来,接着思考这道题。过了一会儿,我灵光一闪,想到了这

道题的解法,第一问做完了,另外两问也都迎刃而解了。

开始做第二道大题了,我按做第一道题的步骤,先在图上标已知

信息和能根据已知信息马上能想出来的信息,再读题思考,这道题我

一时半会儿没想起来,就瞄了一眼同桌的,借鉴一下,看到他的答案

后,我便恍然大悟,瞬间明白了。

认真地读一遍!”我一字一句地读了一遍,不读不知道,一读吓一跳,

我竟然把“51”看成了“15”,难怪怎么计算都是错的呢!爸爸看着

我十分不好意思的样子,摸着我的脑门语重心长地说:“做作业时,

题目一定要看清,粗心可是做不好作业的!”我听了爸爸的教导,脸

上火辣辣的,心也扑腾腾地跳,暗暗埋怨自己:“陈亦乐呀,陈亦乐,

你就是太粗心了,一定要改正这个毛病呀!”

我回到房间,很快就解决了这道难题。通过这件事,我明白了无

论做什么事情,都要认真、踏实、细心,这样才能把事情做好。

一道数学题引发的思考优秀作文 8

上面出示的题目来自四年级上册数学书第50页,本想按部就班地

处理习题,但在孩子们讲解时,被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惊艳到了!

本题中,要解决的问题有2个:有多少种购买方案和分别还剩多

少钱?学生通过审题和以往的经验,迅速说出思路:如果只解决有多

少种购买方案这一个问题,我们可以通过估算的方法解决;但是还要

回答每种购买方案还剩多少钱,我们可以从第一个问题解答时就直接

精确计算。这样的想法被多数孩子认可,此时我提出一个问题:正如

大家所言,第2个问题的解决是基于第1个问题的解决,那我们就好

好研究下第1个问题,到底可以用几种方法解答?

话音刚落,孩子们就说出来两种方法:估算和精确计算。我立马

追问:除了用乘法解决问题,还有他方法吗?这个问题一经提出,整

个课堂都静了下来,“噢,我知道了”浩宇同学的叫声把大家的目光

都聚集在了他的身上。“如果我们买15台同样的电脑刚好把3000

钱花完,那么1台电脑的价格是200元,也就是说单价只要不超过200

/台就可以”。他的讲解不仅让大家频频点头称赞,更为第2个问题

的解决提供了思路!

有了浩宇同学的引导,同学们开始尝试用不同的思路解决第2问。

多数孩子用精确计算的方法解决后并没有停止思考,我们班的“智多

星”宇昂同学想到:刚才算出如果每台200元的电话,买15个刚好花

3000元,我们就以每台200元作为标准,第1个电话离这个标准还差

72元,买它用的总价应该差1572元,也就是1080元;以此类推,

我们可以计算出方案2和方案3分别剩多少钱!这个方法获得了同学

们高度地赞扬,有的同学说“他可真厉害!”;有的同学说“这个方

法很巧妙!”;还有的同学说“我很喜欢这个方法,这样做计算量小,

降低了计算难度”!

这么多赞美的话语,这么多崇拜的目光,不仅让宇昂再次得到了

鼓舞,还让更多的学生受到激励,整个数学课堂都变得生动、有趣!

“我、我还有一个方法”我们班不经常发言的小杰也被这样浓厚

的学习气氛感染了,“我先通过估算,128≈130,130×15=1950

(元),3000—1950+2×15=1080(元)”,小杰说完后很多同学

眉头皱了起来,“为什么要加上2×15呢?”小杰不紧不慢的开始解

释“因为我们在估算时多算了152,所以要减去30”,听了他的解

释同学们豁然开朗,原来他不仅运用了估算的方法,还运用了乘法的

意义,大家不约而同地把热烈的掌声送给了他!也许小杰的方法并不

是最简单的,但不可否认的是他不仅认真听讲、仔细思考,更为可贵

的是他突破自己,主动回答问题,这何尝不是一种成长呢!

我何止是被他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惊艳到了呢,我想,给我带来

最深感触的是孩子们良好的听课习惯、遇到问题迎难而上的精神、还

有敢于突破自己的勇气!简单的是这道数学题,不简单的则是这群爱

思考的孩子们!这道题呈现的是孩子们几年下来养成的会听课、爱思

考、敢表达的好习惯;展现的是孩子们四年如一日的坚持思考的成果;

播种的是一颗爱数学的种子!

这样的数学题,好想再多几道;这样的数学课堂,好想再多几节;

这样可爱的孩子,好想再多一些!

一道数学题引发的思考优秀作文 9

同学们,你们都做过数学题吧。我做过史上最“坑”得数学题!

哈大笑起来,说道:“这题真搞笑!怎么还有数太大了,原地哭泣这

个选项。”同学们听到了我说话都捧腹大笑了起来,辅导老师见到这

一情景,大吼一声说:“谁都不许笑!自己选自己的选项。谁再笑,

我就扣他15积分!”顿时班级安静了下来,同学们都各自选自己的选

项了。

选择题答完过后,主讲老师又出了道主观题,让我们做。做题开

始了,辅导老师还不忘说一声:“要列表格!”同学们听后,绝望的

捶起了桌子,心想:“妈呀!这样的题还要列表格啊?!做题时间只

有两分钟啊!怎么来的及呢?”我和同学们一样,一起埋下头,拿起

尺子,画起表格来,再拿出草稿纸,认真的计算。因为做题的过程很

漫长,所以目前为止没有一个人能写完。距离答题时间结束还剩最后

十几秒时,我居然写完了。于是我第一时间让老师过来批改,万万没

有想到的是我居然答对了,而且还进入了班级的全对榜单。我那心里

别提有多高兴了!再看看别的同学,他们都已经放弃运算了,没有进

馈)。这需要多大的勇气啊!

我想美国的老师非常关注同学们的口语表达、与人交流、随机应

变、耐心、有勇气、讲礼貌、坚持不懈的能力。

中国的老师没有一个会让学生做类似为三个陌生人讲解一道数学

题的题目。美国的老师注重培养和关注学生的综合能力。我们中国的

学生就很缺乏这些能力,有些家长们只要求自己的孩子只管学习,注

重学习成绩,让孩子们过着衣来张手、饭来张口的坏习惯,缺乏对孩

子各种能力的培养。

通过这个故事,今后我要加强口语表达、增强与人交流、随机应

变、个人生活自理等多种能力。

一道数学题引发的思考优秀作文 11

记得在临近期末考试的一天,放学后,我在家里进行复习,为考

试作准备。妈妈给了我一张数学练习试卷,让我在四十分钟内完成。

这时,爸爸回来了,看到我挂着眼泪的窘样,便问:“牛牛,发

生了什么事?”我告诉爸爸事情的经过。爸爸走过来看了看答案和我

的算式,并拿过草稿纸进行反复验证后,对我肯定地说:“牛牛,你

这道题做得没错,只是你列的是算式,而答案是解方程,两个方法都

是对的。”说完,又让妈妈向我道歉。此时的我才破涕为笑,心中舒

缓后我对妈妈说:“妈妈没事的,我不怪你,只是以后你在检查时要

多看看,毕竟数学题的解法并不是唯一的。”妈妈爱惜地摸了一下我

的脑袋。

经过这次事情,妈妈果然改变了光盯答案的检查方法,这也是我

唯一一次在学习上跟妈妈争辩,也是最后一次在学习上伤心。

一道数学题引发的思考优秀作文 12

我背着轻轻的书包,却感到很沉重,因为心情很差。这是为什么

呢?因为有一道数学题我做不出来了。

在回家的路上,我想了一路的破解方法。这道题好比《天龙八部》

中的“玲珑棋局”,好比灯谜,好比脑筋急转弯。不 ! 现在这道题在我

心中永远重要过了它们。

“该怎么做呢?怎么做呢?”回到家,我的心情仍如曹字加个米

—— 一糟到底。反反复复,我认真地推敲题中的每一个字眼,却毫无

收获。我实在太想把它给解答出来,只能干瞪眼,无从下手。

“啪”,试卷上的难题翻了个跟头掉在了地上。我气呼呼的眉头

皱成了“川”字,可不一会儿,我还是情不自禁地将试卷捡了起了。

咦?这个图形倒了过来……呀!原来这道所谓的 “难题”玄机就在这

是一道我想了大约2个多小时才想出来的,那道题是这一段:小花、

小丽、和小霞三人都要从甲地到乙地。早上6时小华和小丽两人一起

从甲地出发,小华每小时走5千米,小丽每小时走4千米,而小霞上

8时才从甲地出发。傍晚6时小华和小霞同时到达乙地。问小霞是

什么时间追上小丽的?

当我想到第一步时我觉得这道题就比较简单了。首先要先求出小

霞的速度,然后用追及问题的思路求出小霞在什么时候追上小丽的了。

由小华和小霞同时到达乙地,就可求出小霞的速度。小华从甲地到乙

地共用了186=6(千米/小时),甲、乙两地间距离是5×12=60

(千米),小霞每小时走60÷(18-8)=6(千米/小时)

当然也可以用另一种方法:5×2÷(18-8=1(千米/小时),求

出小霞和小华的速度差,然后求出小霞的时速为:5+1=6(千米/

时)。再根据小丽先走的路程和求出小霞的速度,可以算出小霞追上

小丽所需的时间。所以这道题目应该这样写:

5×2÷(18-8)+5=6(千米/小时)

4×2÷(6-4)=4()

8+4=12(时)

这时我们就知道了结果:小霞追上小丽的时间就是中午12时。

那一刻我觉得自己好棒!

一道数学题引发的思考优秀作文 14

今天的数学每日口算打卡的错题实在是错得有点儿特殊。

刚才我做完钉钉群每日口算打卡,检查了一遍,发现没有错题就

把西伦教育《计高一筹》合上了。可是等老妈检查完以后,她却说我

有一道题算错了。我赶紧跑过去,接过《计高一筹》,仔细复查后,

原来是其中一道题,我把答案3·51写成351了!

我解释道:“我本来算的答案是4.51,小数点都写着的,但是我

当时把这道题做完后,发现4.51是错的,然后就用魔笔擦了,改成了

3·51的正确答案,擦4的时候把小数点也不小心擦掉了,却没给补上,

我原来把小数点可都是写了的。”

这时,老爸一脸严肃地走过来:“数学,可容不得半点儿马虎和

差错。小数点的重要性我就不啰嗦啦,比如,我借了我乖女儿55块钱,

还你时只还5.5块,你会同意么?”我不好意思地笑了。他又说:“看

来,那次小荷老师讲的DDQ(读题、动手、确认)三步做题法,咱们

还要多加认真练习啊。”“唉呀,记住啦。”我不耐烦地说,“你又

开始唠叨啦。”

唉,我以后一定要注意一点儿呀!

一道数学题引发的思考优秀作文 15

今天写作课上,老师居然给我们出了一道幼稚而简单的数学题—

1+1=?我看到都快笑死了。

不过老师给我们看了一下1+1=?有多少答案的时候我已经目瞪

口呆了。

一开始我还以为1+1当然等于2啦。

答案一:1+1=1。老师给我们做了一个小实验,把一个杯子里的

水和另一个杯子里的水倒进一个大杯子里,最后也只有一杯水。

答案二:1+1=4。因为爸爸和妈妈生下了我和我姐姐,成了一家

四口。

答案三:1+1=11。两个1并列排在一起就成了11了。

答案四:1+1=田。因为两个1、加号还有等号,把它们全部排在

一起就是一个田字了。

……

1+1=?这道题可真有趣啊,看起来非常幼稚,非常简单,但事实

上,它的答案千变万化,需要我们多动脑思考,我们可不能小看她哦!

一道数学题引发的思考优秀作文 16

最近我参加了体训队,每天早晨下午都要训练,虽然很累,但从

未听到有人说放弃。我们尽情的挥洒汗水,在跑道上勇往直前。

看着同学们奔跑的身影,这让我想起了一道曾经困扰着我的数学

题:在300米的环形跑道上,甲、乙俩人同时同向并排起跑,甲每秒

5米,乙每秒跑4.4米。两人起跑后的第一次相遇在起跑线前多少

米?正当这时,我看见长跑组的几位同学正在跑1500米。最快的一个

男生冲过起跑线,一步,两步,三步……他超过了跑在最后的女生一圈。

啊!我明白了!就像是一盏突然亮起的明灯,我瞬间发现了这道题的

“奥秘”。

先拿300除以54.4的差等于500秒,算出来的500就是乙在

两人相遇时跑了多少秒;再拿5004.4等于2200米,2200就是乙

跑到相遇时的总路程;最后拿2200除以300等于7圈余100米,7

就是乙在与甲相遇之前跑了多少圈,而100就是他们相遇时在起跑线

前多少米。

可能是解出了一道困扰我很久了的数学题,我精神倍增,跑得越

来越好。这就是数学的力量,有时不用在草稿本上不停地列算式,只

要留心观察身边的事物,就会有所收获!

一道数学题引发的思考优秀作文 17

第二天早上,当我完成我的暑期学校同伴时,我妈妈看着它,问

我其中一个问题是怎么做出来的。这个问题,我心里就是可乐,“事

实证明,看课外书是好的!”

这是怎么回事?我知道这个问题,它是一个斐波那契数列。我看

了一本课外书,里面说有特色。要得到下一个数字,你需要把前两个

数字相加。这是意大利数学家莱昂纳多发现的。斐波那契是他的笔名,

所以人们称他的发现为“斐波那契序列”。

现实生活中,斐波那契数列很多。比如自然界中一朵完整雏菊的

花瓣数是符合斐波那契数列的,通常是1321或者34。我们和雏菊

玩一个游戏,拔下第一朵雏菊的时候说“喜欢我”,第二朵说“不喜

欢我”,那么1321瓣雏菊最后的结果就是“如果是34瓣雏菊,最

好从“不喜欢我”开始,否则最后的结果就是“不喜欢我”,这绝对

不是我们想要的。这种雏菊通常生长在田野里,在花园里不常见到;

还有,在松叶中,总是有2根、3根或5根松针成小簇生长,这些数字

都是斐波那契数列中的数字;当你切水果,观察其内部结构时,也可

能会发现斐波那契数列。自然是真的神奇!

知道了斐波那契数列,我轻松的做完了这道题。我给妈妈讲了斐

波那契数列的故事后,妈妈夸我,好开心!

一道数学题引发的思考优秀作文 18

下午,来到学校,在学校里兴奋地玩耍着,专心地听讲着。

体育课过去了,我们有的坐在教室里吹风,有的又跑出去疯玩一

顿了。而我静静地坐在椅子上,一动不动地等着上课的铃声,忽然一

阵微风拂过我的脸颊,上课铃声“叮、叮、叮”地响起。我心想:

“时间过得真快,就像刚才拂过的微风。”

数学老师带着严肃的面孔来到讲台上,目不睛地盯着我们。过了

一会儿,老师从嘴里吐出几个字来:“同学们自己做作业。”有些同

学眉开眼笑,有些同学愁眉苦脸,有些同学左顾右盼、东张西望,而

我却是兴高采烈地做起数学作业,我做着做着,碰到了一道难题,这

道题确实有点难,就连“数学百科”—陈诺,也不会做呢。

我左想想,右想想,还是做不出来。正当我垂头丧气的时候,突

讲,可过了一会儿,我还是溜了神,突然我听到楼老师在叫我回答问

题,我本能地站了起来,可却吐不出半个字,好不容易从嘴中迸出几

个字,却又突然中断。时间长了,楼老师显得有些不耐烦,就另叫了

一个同学,只见楼老师和那位同学对答如流。

“和是九?”

“8,因为2×4=8,所以不是9……”这回我竖起耳朵,把这内容

一字不漏地说了出来。也许是我下半节课认真专心听了吧,所以我感

觉时间过得快。这时,我又不由自主地想起叶校长对我们说的话:

“学数学就要静心思考,只要你投入了,就会感觉时间过得很快。”

通过这一堂课,使我明白了:上课不认真听,那么成绩就会不断

下降。

今天上课时,郑老师拿了四个塑料杯,有两个装了水,两个没装

动脑筋,想出更好的办法取得胜利。

一道数学题引发的思考优秀作文 20

在我小学四年级的时候,一到小小的数学题让我体会到了如山般

严肃的父爱。

记得那是一个宁静的夜晚,在明亮的灯光下,我正奋笔疾书,突

然一道我没见过的.数学题如同一堵厚实的墙,挡住了我的“去路”,

我急得像一只热锅上的蚂蚁,我想快点冲破这道阻碍,但是又无可奈

何。头上的汗珠一滴滴滚落下来,我如坐针毡,绞尽脑汁的去想,可

这道“墙”好像就是跟我对着干似的,就是不让我过去。

百般无奈,我只好跑去问爸爸。我轻轻打开父亲的房门,问道:

“爸,这道题怎么做,教教我吧。”“自己想去。”正在埋头看书的

爸爸头也不抬。我愣住了,像被冷水浇了一样,好半天才回过神来:

“哼,谁要你教,我自己也做的出来!”我把房门“砰”的一关,用

愠怒的眼光看着那道可恶的数学题……沉思片刻,脑袋里好像出现了两

个小人在争论。其中,一个人说:“父亲之所以这么说,是想让你独

立思考,不依赖别人。这样你才能真正懂得那道题的解法。”

想到此,我的心豁然开朗。我冷静下来,不一会儿,这道难题就

被我“攻克” 了。当我兴高采烈地把这个好消息告诉父亲时,父亲笑

了,笑得是那样灿烂……

一道对常人来说微不足道的数学题,让我懂得了那如山般深沉而

又严肃的——父爱。

一道数学题引发的思考优秀作文 21

星期五晚上,解开一道小小的数学奥数题,让我明白了一个大大

的道理。有人可能会问,到底是啥回事?这还得从写作业说起。

放学回到家后,我不一会儿就把作业写得差不多了,最后就差一

张数学试卷了,数学是我的强项,我心中暗自窃喜。

6933/25421化成最简分数,这道题看似简单,却偏偏把我给卡住了,

再怎么想也想不出来。

无奈之下,只好求助爸爸了。爸爸看完题目之后,不假思索地说:

“这个数字太大了,它们的因数可能有很多,你找找捷径吧,先看分

子、分母的尾数,把可能的因数找出来。”

根据爸爸的提示,我猜这个公式中分子6933的尾数是3,因数的

尾数可能是1379,而分母25421的尾数是1,因数的尾数可能

137,因此我判断它们约数的尾数有可能是17

于是,我就从71727、37……我一个又一个地试算题目,可

还是没办法解开这道题。爸爸却是满脸的自信,我只好继续试试看。

没过多久,草稿纸就被我用掉两张,我的心里真有点着急,不知道这

样要算到猴年马月啊!

大概过了二十分钟,还是找不出因数。我偷偷地瞟了爸爸一眼,

原来他正用手机默默地计算着,个性张扬的爸爸只有在不耐烦的时候

才会自己动手,好像他也意识到解题思路不对。

又过了一会儿,爸爸就对我说:“如果不行的话,就换一种思路

吧,把分子、分母的因数一个一个地找出来。”我只好用这种方法,

咦!这一招还真管用,没想到6933这个数只有1323116933

四个因数,很快我就得出答案是3/11。破解了这道奥数题之后,我的

心里比吃了蜜还要甜,情绪特别激动。

有人说过:如果一条路走不通,那就换一条试试。同样,做这道

题目也给我一个很大的启发,那就是“思路一转天地宽”。

一道数学题引发的思考优秀作文 22

一天周二的下午,上完武术课,我飞奔回家,心中充满了无数个

“饿”字。

我放下书包,就闻到厨房里的香味。我冲进厨房一看,妈妈正在

准备做煎饼。我饿得直叫:“妈妈,能不能做快点,我撑不住了!”。

妈妈微微一笑,指了指案板上的生煎饼说:“我们来一起做个有趣的

数学题吧,题目就是\'看谁第一个吃到香煎饼\' 好不好?”正在我纳闷

的时候,妈妈开始讲题目了,“这个锅一次可以放两块煎饼,一块煎

饼的一面需要一分钟煎熟,一块饼一共需要两分钟,你来算一算,我

们煎熟这11块饼需要几分钟?”我心中开始盘算起来,两块2分钟,

两块2分钟……最后一块需要单独煎好,也要2分钟!“我知道了,一

共需要12分钟!”我大声地报着我的答案。

不知道什么时候,爸爸也回来了。他走过来,冲着我眨眨眼睛,

得意洋洋得说:“小宇,我可以比你更快地吃到煎饼!”我挠着头,

看着爸爸。爸爸提示我:“你再想想,先煎一面是不是更快?”我顺

着爸爸的思路,绞尽脑汁,冥思苦想。突然,我晃然大悟,拍手叫到:

“先煎一面,煎最后一块饼的时候开始煎第一块饼的第二面。这样5

分钟就煎好了10块饼的第一个面,第6分钟的时候煎第11块饼的第

一面和第一块饼的第二面,之后再用5分钟把剩下10块饼的第二面煎

好,这样只需要11分钟就将11块饼全部煎好了!”说完,我兴奋地

跳了起来:妈妈,你就照我这个最快的方法做!”妈妈赞许地摸了摸

我的头,迅速地煎好了饼。

我吃着热乎乎的饼说:“谢谢妈妈,你给我出了一道非常有趣的

数学题!也谢谢爸爸,你让我少等了一分钟,吃上了香喷喷的煎饼!”

一道数学题引发的思考优秀作文 23

前天晚上,数学家庭作业是完成练习册。放学回到家,我急忙翻

开书本写作业。我先把会做的作业写完,最后剩下一道数学题怎么也

做不出来。

正当我一个人冥思苦想的时候,我的“好助手”爸爸回来了。我

把爸爸拉到作业面前,问他这道题怎么做,爸爸愁眉苦脸地说:“哟,

这下可把我难住了。”

“这该怎么办呀,明天老师可是要查的。”

一见爸爸愁眉苦脸的样子,我就气馁了。

“电脑上好像有这道题的分解。”

爸爸看我没精打采的样子,立即打开电脑。

我一听,乐了,赶紧跟爸爸上网查阅起资料来。查了半天,电脑

却上只字未提。折腾了半天,爸爸是逗我开心的。我们俩坐在那儿又

沉思了起来。

妈妈回来看见这情形,奇怪地说:“你们父女俩这是怎么了。”我

告诉了妈妈事情的原委,妈妈也立刻聚精会神地看起题来。妈妈说出

了一大堆解题方法,可是验算起来没有一种是对的。妈妈说:“咱们

先去吃饭,吃完饭再来思考,好吗?”

“做不出来我就不吃饭。”我焦急地说。

于是,全家又陷入了沉默。爸爸妈妈决定陪我一起啃这道难题。

经过我们不懈的努力,终于,难题解开了。家里每个人脸上都露

出了开心的笑容。

这不正应了那句老话吗?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不管做什么

事情,只要坚持不懈地努力,去探索,用心专一,就一定会战胜困难,

取得成功。

一道数学题引发的思考优秀作文 24

周五晚上,我解了一道奥数小题,让我明白了一个大道理。可能

有人会问,这是怎么回事?这得从作业开始。

放学回家后,我几乎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了作业,最后还缺一张

数学试卷。数学是我的强项,我暗暗自得其乐。

不一会儿,看就搞定了。不过最后一个问题是把6933/25421

成最简单的分数,看似简单,但就是卡住了我,我终究想不起来。

无奈之下,我只好向父亲求助。看完题目,爸爸不假思索地说:

“这个数字太大了,可能有很多因素。可以找捷径,先看分子和分母

的尾数,找出可能的因素。”

根据爸爸的建议,我猜测这个公式中分子6933的尾数是3,因子

的尾数可能是1379,而分母25421的尾数可能是1,因子的尾

数可能是137,所以我判断他们除数的尾数可能是17

于是,我从7172737一个一个的试题…还是解不出来。爸

爸信心满满,我要继续努力。没多久我就用完了两张草稿纸,心里有

点着急。我不知道这也算约会!

过了大概二十分钟,还是找不到因素。我偷偷瞟了一眼父亲。原

来他是在用手机默默计算。他的父亲个性张扬,只有在不耐烦的时候

才会自己动手,好像也意识到解决方案不对。

过了一会儿,父亲对我说:“如果不行,那就换个思路,把分子

和分母的因子一个一个找出来。”我要用这个方法,咦!这个招数真

的很管用。没想到6933这个数字有四个因素:1323116933

很快我得到了3/11的答案。解完这道奥数题,心比蜜甜,心情特别激

动。

有人曾经说过:一条路不行,就换一条。同样,做这个题目也给

了我很大的启发,那就是“思维变了,世界变宽了”。

一道数学题引发的思考优秀作文 25

“大哥哥,这道数学题怎么做?”自己想去,我没好气地拒绝了

这位陌生的小妹妹。

过了一会儿,耳边又传来那个既陌生又熟悉的声音,怯生生地再

次问道我:“大哥哥,这道题怎么做?”“问别人去,没看见我正在

忙吗?”我又给这位小妹妹吃了个闭门羹。

“求求你了,大哥哥,我问了其他几个大哥哥,大姐姐,他们一

看都不会做,都让我来问你,说你是有名的学霸,连语文老师都夸奖

你上知天文,下知地理。难道今天这道题你也不会吗?”“什么?你

说什么?多大一点事儿啊,来,给我看看”。这位陌生小妹妹的激将

法激活了我的好奇心和自尊心。

原来这是小学四年级“寒假生活”作业,难傻小妹妹的数学题如

下:“10A4打印纸的厚度是1mm,一亿(100000000)张A4

印纸垒起来有多少米?珠穆朗玛峰的精确高度是8844.43米,请问二

者相差多少?”

嗨!有意思,难道这两个数据有可比性吗?一个是闻名世界的第

一高峰——珠穆朗玛峰,一个是薄如蝉翼的A4打印纸,这是在开什么

玩笑?是不是看小孩子好欺负,专门拿他们玩脑筋急转弯的游戏?

正在当我的心思还在珠穆朗玛峰上打转儿的时候,耳边又传来这

位小妹妹娇嫩的声音:“大哥哥,如果你也不会的话,我再去问别的

师兄师姐们去?我不怨你,因为这个题太搅人了。”

“别急,这道题其实并不难,我是在想一种你好理解的算法,明

白吗?”我微笑着对她说道,用意是取得她的信任,让她的小脑袋静

下来,便于接受我对这道拦路虎的降服。

“小妹妹,你看:10A4纸的厚度是1mm,这是尺。现在一共

100000000A4纸,这是核心,接下来的珠穆朗玛峰高8844.43

米这是在吓唬你。最后问二者相差多少?”我耐心地做了一些比喻,

是想抓住小妹妹的心,让她逐渐进入难题的深度,自然不是吐鲁番盆

地的深度,因为新疆吐鲁番盆地的最低点:艾丁湖是-154.31米(最新

数据),而是太平洋马里亚纳海沟的最深度:最大深度11034米(平

均深度是3957米)。

好了,开个玩笑,走题了不是。话说回来,先把100000000张除

10(张),求出mm数据:

100000000÷10=10000000mm

接下来再想想1m=100cm=1000mm

10000000mm÷1000mm=10000m

100008844.43=1155.57m

哇哈,算出来了,一亿张A4打印纸的厚度是10000米,比珠穆朗

玛峰还高1155.57米。是不是算错了呢?这怎么可能,要是算错了的

话,那该多丢人,小脸还往哪里藏。

小妹妹看了看后,没有说话,只是在一个劲儿的地摇头,还自言

自语的地说道:“不可能,不可能,一亿张白纸怎么会比珠穆朗玛峰

还高出那么多呢?”

只见小妹妹失望地离开,两条马尾辫子在小脑袋后甩来甩去,好

像是一直在摇头晃脑,像完全彻底地否定我的验算结果。我也想尽快

订正一番,若是真有问题,就赶紧去给小妹妹道歉,。但再次验算的

数据依然如此,我压在嗓子眼的这颗心才逐渐地收回胸腔里,继续开

始遨游我的作业和题海。

快到中午的时候,那位小妹妹又笑盈盈地来到我的书桌前,毕恭

毕敬地对我说:“大哥哥,你真神,你算得真对,那边的大哥哥大姐

姐们反复验证了你的算法和答案,都给了你100分。”

简单的试题,简单的比较,让人匪夷所思的就是积少成多,积沙

成塔的至理名言,在今天的这道数学试题前得到了最好的佐证。我们

学习知识也是这个道理,一天天,一本本书,一本本作业,在不知不

觉间就堆成了大学生,硕士生,博士生,以至于专家教授,为我们伟

大祖国贡献力量。

作者:郑杰元

学校:上海青浦实验中学(东)八(2)班

一道数学题引发的思考优秀作文 26

中午时分,我吃完了午饭,闲着没事做,便拿起了一本名叫《尖

子生题库》的书。翻开负数的这一章,看了一下前面的讲解,又翻到

了习题部分去做习题。我先看了一下习题,内容虽然多,但很容易。

心想:”嗨!这也叫做《尖子生题库》呀,这么容易,我闭着眼睛也

能把它全作对。”

于是,我开始做题了,填空题,判断题,我不一会儿就作了两页。

到应用题了,我以为会难一些便认真地看了题,一点儿也不难,刷刷,

两三下我就写得只剩下一道应用题了。 草地看了一下题容易容易,不

对,不是已经给了速度吗?那这个“+15”和“—15”是用来做什么

的呢我思来想去,这简直就是山重水复疑无路啊,我又看了看题,还

是不会。这时,我想到了在一本书中看到的一个公式,好像对于这道

题刚好对上。我便急忙去把我买的所有关于数学的工具书都翻了出来,

找呀找,怎么没有呢?我明明在书上看到这一个公式的,怎么会找不

便200÷35+15

+200÷(35-15=14小时,为什么用200除以35呢?这时行程问

题中的,我便拿起《小学毕业总复习》这本书,翻到有关于行程问题

的这一页,里面有一个公式让我恍然大悟,原来是这样的:它是用路

程除以速度等于时间,这些加十五和减十五是加减法而不是正负号。

数学题真是需要认真的读和仔细的去理解呀!

一道数学题引发的思考优秀作文 27

在生活中有些偶然遇到的小事可能会令人难以忘怀,因为它也许

会给我们许多启示。

事情就发生在昨天。那是下午第二节课,我们在教室安安静静的

考试,我拿到卷子刚开始做时,觉得不难,就很放松,可后面发生的

事,谁也没有想到……

当我的卷子还剩下四分之一的时候,老师说:“快点啊!时间不

多了。”我听后顿时感到毛骨悚然,看到自己还有三道比较麻烦的题

目是,更是不安。不过,还挺幸运,时间够了,可我还是遇到了“拦

路虎”。在我写到倒数第二题时,心慌了,我有点做不到了,于是我

绞尽脑汁,费了好大的功夫,终于列出了一个比较合逻辑的算式,但

答案却被我算成了分数,我心想:“怎么可能是分数,难道别人还卖

半袋不成!”想到这,我又把我辛辛苦苦想出的答案改了。这一改不

要紧,可把我的正确给改掉了。

收卷后,我问周围的同学答案是多少,他们异口同声地说120.

怕不准确,就又问了一个我的“死党”,她的答案一样,120.我之后

又追问算式,她充满肯定的说:“1/(1/200+1/300 )”我微微的怔

了一下,和我原先想了的答案一模一样,我当时后悔及了,为什么去

我没有再算一次,而是怀疑算式列错了,真不应该呀……

从那件事以后,我明白了:面对一些事情时,认为自己是对的,

就不要因为一些外界的语言和一个小小的“失误”而放弃了自己本身

正确的选择,因为这个放弃可能会令你后悔莫及。

认为自己是对的,就不要怀疑从根源上的错,需仔细判断,慢慢

分析,终会以完美落幕……

会想起爸爸跟我说的话:\"在做一件事时,不要只想着书上的方法,应

该也用用自己的方法和看法。\"是啊,解题是这样,生活中处理其它问

题的时候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一道数学题引发的思考优秀作文(精选28篇)】


更多推荐

一年级上册数学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