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13日发(作者:射中数学试卷)

幼儿园大班数学课教案《有趣的格子》

教案标题:有趣的格子

适用年龄:幼儿园大班(4-5岁)

教学目标:

1. 了解和认识正方形和长方形的特征;

2. 培养幼儿对形状的观察和辨认能力;

3. 培养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4. 培养幼儿的协作能力和团队精神。

教学准备:

1. 教学课件或展示物:包含不同形状的格子图片;

2. 彩色建筑积木或磁贴等教具;

3. 手工材料:彩纸、剪刀、胶水等。

教学过程:

引入活动:

1. 通过展示图片或教具,引导幼儿观察、描述、认识正方形和长方形的特征,如边长

相等、对角线相等等。

主体活动:

2. 导入:出示一张由彩纸剪切成正方形和长方形的格子拼贴作品,引导幼儿观察并发

现其中的规律。

3. 分组游戏:将幼儿分成小组,每组分发一定数量的彩纸、剪刀和胶水。给每组时间

自由组合正方形和长方形的格子图案,并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任务。

4. 展示分享:鼓励每个小组成员展示自己的作品,并与其他组进行分享和交流,包括

图案的构思、组合方式和遇到的困难等。

5. 引导思考:引导幼儿思考一些问题,如有多少种不同形状的格子图案?如何展示出

不同的图案?如何用最少的彩纸拼出最多的图案等。

活动延伸:

6. 设计问题:提出一些有关格子图案的问题,如幼儿园有多少个小朋友?用正方形和

长方形的格子分别表示幼儿园有多少个小朋友?

7. 创意制作:鼓励幼儿利用彩纸、剪刀和胶水等制作自己喜欢的格子图案拼贴作品,

并进行展示。

课堂总结:

8. 通过课堂展示和分享,总结正方形和长方形的特征和形状组合的可能性。

9. 提问幼儿对本节课的收获,引导他们思考并表达观点。

板书设计:

课程标题:有趣的格子

正方形 长方形

边长相等 边长不等

对角线相等 对角线不等

(示意图)

评价反馈:

根据幼儿的表现和课后作业,以观察和讨论为主,给予针对性的肯定和指导。鼓励幼

儿发现数学概念和形状的特征,并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反思:

幼儿在此阶段对图形的认知和理解能力有一定限制,因此教学过程应注重启发式的引

导和激发创造力。在展示和分享环节,加强幼儿的口头表达能力,提高他们分享和合

作的意识。


更多推荐

幼儿,格子,展示,引导,长方形,正方形,彩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