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12日发(作者:沈阳8下数学试卷)
上学时间(综合与实践)
学习目标
1.通过记录、讨论一周上学时间的实践活动,感受时间在日常生
活中的作用,体验运用时间的知识和记录的方法解决简单问题的过
程,获得初步的记录时间的数学活动经验。
2.在记录、讨论一周上学时间的实践活动中,了解一些初步记录
数据的活动方法,初步体验数据的随机性,并进一步理解与时间相关
的内容。
3.结合上学时间的现实情境,发展发现、提出问题和分析、解决
问题的能力,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积累从头到尾思考问题的经验,
并初步发展合作交流能力和反思意识。
建议学习课时数
1课时。
编写说明
教科书安排本节内容的学习,主要基于以下几点考虑。第一,在
综合实践的活动中,以问题为载体,开展以学生自主参与为主的学习
活动,发展学生发现、提出问题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积累从头
到尾思考问题的经验。第二,为统计内容的学习,如数据分析的意识
和体会数据的随机性积累活动经验。第三,进一步巩固、提升“时、
分、秒”的学习内容。此外,《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
中的相关论述说明了此素材的价值:“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意
识:知道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问题可以先调查数据,通过对数据的
分析得到结论:如果把记录时间精确到分,可能学生每天上学途中需
要的时间是不一样的,可以让学生感悟数据的随机性:更进一步,让
学生感悟虽然数据是随机的,但数据较多时具有某种稳定性,可以从
中得到很多信息。”
还需要说明的是作为综合实践课,本节内容建议以课内外活动相
结合的形式完成,教科书安排的四个活动,希望通过两个阶段完成。
第一阶段完成提出问题、“议一议”“做一做”“想一想”等活动,初
步经历从头到尾思考问题的过程。第二阶段,安排学生利用一个星期
收集数据,经历记录、整理自己上学时间数据的过程。
情境图给出了记录淘气早晨从家出发的时间和到校时间的例子,
并就此提出三个问题。这些问题的提出,一方面能帮助学生读取图中
有价值的数学信息,另一方面也可以启发学生发现并提出有价值的数
学问题。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在三个问题中“淘气什么时候从家
出发上学”和“他上学路上用了多少时间”都是针对“今天”淘气上
学时间提出的具体问题。“淘气每天上学路上用的时间一样吗”是一
个针对淘气上学时间提出的一般性问题,有利于引导学生体会在上学
时间问题上存在的随机性,即从一周的上学时间看每天的上学时间大
致相近,比如都是20分左右,但每天的上学时间又不一定一样,比如,
周一可能用了22分,周二可能用了19分等。
更多推荐
时间,问题,学生,上学,活动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