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26日发(作者:江西版小学升初中数学试卷)

2023年最新的初中数学优秀教学案例范文三篇

第一篇: 初中数学优秀教学案例 一、背景

新课标要求,应让学生在实际背景中理解基本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注重

使学生经历从实际问题中建立数学模型、估计、求解、验证解的正确性与合理

性的过程。在实际工作中让学生学会从具体问题情景中抽象出数学问题,使用

各种数学语言表达问题、建立数学关系式、获得合理的解答、理解并掌握相应

的数学知识与技能,这些多数教师都注意到了,但要做好,还有一定难度。

二、教学片段

在刚过去的这个学期,我上了一节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应用 。

出示例题:小宝和爸爸、妈妈三人在操场上玩跷跷板,爸爸体重为72千

克,坐在跷跷板的一端,体重只有妈妈一半的小宝和妈妈一同坐在另一端。这

时,爸爸的一端仍然着地,后来小宝借来一副质量为6千克的哑铃,加在他和

妈妈坐的一端,结果,爸爸被高高地跷起。猜猜看,小宝的体重约多少千克?

我问学生: 你们玩过跷跷板吗?先看看题,一会请同学复述一下。 学生复

述后,基本已经熟悉了题目。我接着让学生思考:他们三人坐了几次跷跷板?

第一次坐时情况怎样?第二次呢?学生议论了一会儿,自主发言,很快发现本

题中存在的两种文字形式的不等关系:

爸爸体重>小宝体重+妈妈体重

第 1 页 共 11 页

爸爸体重<小宝体重+妈妈体重+一副哑铃重量

我引导:你还能怎么判断小宝体重?学生安静了几分钟后,开始议论。一学

生举手了: 可以列不等式组。 我给出提示: 小宝的体重应该同时满足上述的

两个条件。怎么把这个意思表达成数学式子呢? 这时学生们七嘴八舌地讨论起

来,都抢着回答,

我注意到一位平时不爱说话的学生紧锁眉头,便让他发言: 可以设小宝的

体重为x千克,能列出两个不等式。可是接下来我就不知道了。 我听了心中一

动,意识到这应是思想渗透的好机会,便解释说: 我们在初中会遇到许多问题

都可以用类似的方法来研究解决,比方说前面列方程组 不等我说完,学生都齐

声答: 列不等式组。 全班12小组积极投入到解题活动中了。5分钟后,我请

学生板演,自己下去巡查、指导,发现学生的解题思路都很清楚,只是部分学

生对答案的表达不够准确。于是提议学生说说列不等式组解应用题分几步,应

注意什么。此时学生也基本上形成了对不等式方法的完整认识。我便出示拓展

应用课件:

一次考试共25道选择题,做对一道得4分,做错一道减2分,不做得0

分。若小明想确保考试成绩在60分以上,那么他至少要做对多少题?

设置这道题,既有调查本节课效果的意图,也想巩固拓展一下学生的思维。

没料到相当多学生对 至少 一词理解不准确,导致失误。这正好让我们的 本课

小结 填补了一个空白 弄清题目中描述数量关系的关键词才是解题的关键。

三、反思

本节课讲完后,我感到一丝欣慰,看到孩子们跃跃欲试的学习劲头,突然领

第 2 页 共 11 页


更多推荐

学生,体重,数学,问题,实际,关系,理解,解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