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10日发(作者:数学试卷68家长签字评语)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20以内退位减法》整体规划

一、教材分析

1、编写意图:

口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是学习多位数计算和其他数学知识的最基础的

知识。因此,学生必须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学会计算方法,并通过一定的训练达

到一定的熟练程度,并学会运用计算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理解运算的意义,

体会数学应用的作用,逐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本单元中

的计算和计算的应用穿插编排。

2、内容特点:

教材主要安排了如下内容。

2.1.口算部分安排了4个例题,分三个层次进行教学

主题图:通过公园的情境引出计算。一方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

展开想象和思考,构建自己的知识,学会计算方法。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充分运

用教学资源,创造性地设计案例。

(1)例1教学“十几减9”。

“卖气球图”通过一个小朋友与卖气球阿姨的对话,引出条件和问题。许多

小朋友围绕“15个气球,卖了9个,还有几个?”这一问题,展开思考,争先

发表自己的想法。教材以对话的形式,呈现了两种计算方法:1、点数结果,一

个一个数出还有6个。2、“想加算减”,根据9+6=15,便知道15-9=6,所以还剩

6个。以此来体现允许学生采用多种方法进行计算的编写意图。

“套圈游戏图”是用一个小朋友套圈后算结果的情节,以对话的形式:一个

1

小朋友说出条件“我投了14个圈,有9个没套中”,另一个小朋友提出问题“套

中几个?”引导学生去独立思考,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初步参与14-9的学习。

“卖风车图”和“猜字谜图”只提供了背景资料,启发学生去独立的发现问

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学习“十几减9”的口算方法。

以上几幅图的意图,就是借助学生身边的实际生活,创设情境,引入问题,

给学生较大的空间开展探索性的学习。

例1是用“摆一摆,算一算”的形式,通过引导学生动手操作,扎实、系统

地理解和掌握“十几减9”的算理和算法。图中有12个纸风车,用虚线圈表示

去了9个,求还剩几个。由两个小朋友操作后的讨论,引出“想加算减”和“破

十减”两种比较方便的计算方法。在具体对话中,又把两种方法计算的道理表达

了出来,最后各自用不同的方法都计算出正确的结果。教材意图一方面体现算法

多样化,一方面给学生留出比较、消化的空间。在图的最下面,还用一个小朋友

提醒的方式,问同学“你喜欢哪种方法?”启发学生在进一步的体验中选取更优

的方法。

(2)例2教学“十几减8”,例3是“十几减7”,“十几减6”。

借助“十几减9”的方法,运用知识的迁移,学习“十几减8”。

例2根据情境图列出12-8=□后,还是让学生通过摆一摆、画一画,想出“破

十减”和“想加算减”的计算方法,在讨论和自我反思的基础上,确定自己认为

好的计算方法。

例3安排了一幅金鱼池的情境图,以红金鱼和黑金鱼为素材,教学:“十几

减7”、“十几减6”。教学时应分别提出问题,引出13-7=□、13-6=□两个算式。

然后,让学生自己进行计算,学生用哪种计算方法都可以,这样就把“教方法”

转变为学生自觉构建方法,使学生学得更深刻。

(3)例4教学“十几减5、4、3、2”。

教材脱离了直观的情境图,直接出示12减5、4、3和11减4、3、2的算式,

通过启发学生,让他们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鼓励学生讨论、交流计算方法。

例1—例4的主要内容主要涉及到的计算方法是:凑十法,想加算减法,和

连减法。

2


更多推荐

学生,计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