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29日发(作者:广东初二数学试卷集锦下册)

几何证明、计算

解题方法指导

平面几何是研究平面图形性质的一门学科,研究平面图形的形状、大小及位置

关系,除了常见的计算、证明外,从目前素质教育的要求来看,必须培养学生动手、

动脑、分析、观察、和逻辑思维能力,所以新颖的几何题,往往具有操作性、运动

性,需要观察、猜想与证明, 需要有较强的综合解题能力。其次要求有观察复杂图

形的能力。然后去推理、证明和计算。我们经常用的等量关系有已知的等量、勾股

定理的等式、平行线推导的比例式,相似三角形对应边成比例的等式、相似三角形

的性质等时,面积等式等。

第一课时

一、出示例题

1、例1:如图在△ABC中,∠C=90,点D在BC上,BD=4,AD=BC,cos∠ADC=

(1)求DC的长;(2)sinB的值

(老师引导学生分析后再做)

2、例2:已知如图在△ABC中,AD是高,CE是中线,DC=BE,DG⊥CE,G

是垂足。

求证(1)G是CE的中点; (2) ∠B=2∠BCE

(师生共同分析后,学生独立完成)

B

E

G

D

C

A

3

5

A

BD

C

1

3、例3:如图已知在△ABC中,∠A=90.

(1)在所给出的图形基础上,按题意操作:先画BC边上中线AM,设H是线段

BM上任一点,再过H,C分别画AB,AM的平行线,相交于点D,连接AD,AH;

(2) 求证△ABM∽△DHC;(3) 求证AD=AH

A

B

C

分析:第(1)题是按题意画图,考查操作实践能力。第(2)题是考察对直角三角

形性质、相似三角形判定掌握情况。第(3)题的证法较多,如果注意到问题之间的

相关性、层次性或者抓住基本图形的特征,就容易解决了。

说明:近几年的中考试卷中看,有关几何的证明题基本上是题目新颖、难度不

大,涉及重要的知识点较多,且要求证明过程逻辑严密,言必有据,重点考察分析

能力及推理能力,本题设计新型,又有一定的操作能力,是一道很好的中考模拟试

题。

二、小结

三、作业

1、将两块三角形如图(1)放置,其中∠C=∠EDB=90,

∠A=45, ∠E=30,AB=DE=6,求重叠部分四边形DBCF 的面

积。

2、如图(2)Rt △ ABC中,∠B=90,∠A的平分线交

BC于点D,E为AB上的一点,DE=DC,以D为圆心,DB长

为半径作⊙D。

求证:(1)AC是⊙D的切线;(2) AB+EB=AC

2

E

BC

A

A

F

E

C

D

B

D

3、如图(3)矩形ABCD中,AB=8cm,BC=4cm,将矩形折叠,使A点与C点重

合(1)画出图形;(2)求折叠后矩形分成的两直角梯形不重叠部分的面积和。

4、如图(4)△ ABC中,AB=AC,∠A=36,BD

平分∠ABC交AC于D,CD=2cm,△ ABC的周长是19cm,

求BC的长。

D

A

A

B

DC

5、如图(5),BE平分∠ABC,D是AB的中点,DE∥

BC。求证BE⊥AE。

A

B

C

DE

B

C

3


更多推荐

能力,图形,分析,证明,学生,相似,要求,三角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