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16日发(作者:高一数学试卷经典例题精选)

《有序地数图形》听评课记录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技能掌握的过程中,要不失时机地

通过情境创设、动手实践、归纳概括、抽象思辨等手段,增进学生对数学活动经验的体验

和对数学思想方法的提炼。《有序地数图形》一课中,数出某种图形的个数是一类有趣的数

学问题,怎样数图形的个数能做到不重复、不遗漏,其实最常用的方法就是分类数。这节

课老师通过让学生亲自数一数的活动,经历从简单到复杂图形数图形的过程,体验到数图

形的不同方法,从中感受有顺序数图形的好处,渗透了分类思想,培养了学生认真观察、

有序思考和学会归纳总结的思维品质,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一、暴露学生的思维过程,经历从无序到有序。

《有序地数图形》一课的主要教学目标之一是:“通过数简单图形个数的活动,让学生

初步体会有序思考的必要性,在数图形的过程中做到不重复,不遗漏,发展学生的有序思

维。”这节课的重点是“数”的学问,引导学生按照一定地顺序、有条理地数,第一次探究

“由三个小长方组成的长方形中一共有几个长方形?”,在观察、比较的过程中,充分的尊

重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初步体会,按一定顺序去数,可以做到不重复不遗漏。为了让学

生对有序思考体会地更深刻,抓住学生的认知冲突,老师引导学生进行了第二次探究活动

“由四个小长方组成的长方形中一共有几个长方形?”,加大了思维的难度,有一定的挑战,

学生数长方形时很容易数错,暴露学生的思维过程,让学生经历了从无序地数到有顺序、

有条理地数,更能体会有序思考的必要性,让学生在比较交流中达成共识,归纳出有序地

数图形的方法。

二、学生的主动探索与教师的有效引导相结合。

俗话说“亲其师,信其道”,学生喜欢老师,自然就喜欢老师的课堂。上课老师很强的

亲和力,自然就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这节课老师充分的相信学生,让学生自己去探索,

学生探索过程中,适时地借助多媒体课件,帮助学生建构数图形的方法,从课堂氛围看学

生的学习是积极的、主动的,说明了教师发挥了良好的作用。在学生多次应用有序地数图

形的方法来解决问题时,教师时时强调和反思,有利于学生从方法策略到数学思想的提升。

在探究和练习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非常的活跃,低头沉思、窃窃私语,从遇到困难的思

索到解决问题的兴奋,从碰撞到融合,课堂上涌现出了许多由学生演绎的精彩,让我们看

到了学生巨大的潜能。

三、信息技术与数学知识的建构有机整合。

借助多媒体课件的演示,呈现了“由四个小长方组成的长方形中一共有几个长方形?”

的数地过程,通过不同色彩对单个图形和组合图形进行闪烁,较好地演示了学生数图形的

过程和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激发学习兴趣,并有助于学生归纳、

总结数此类图形的方法,还渗透了分类的思想,使学生的抽象能力得到发展。练习中,豆

豆和丽丽的对话,更是激起了学生研究的热情,最后豆豆听了大家的解释后的感受,更是

意味深长,让孩子们体会了学习就是不断总结、不断地反思的过程。


更多推荐

学生,图形,有序,过程,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