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3日发(作者:小学数学试卷选哪套最好)

西师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一、本学期教学的指导思想:

重视以学生的已有经验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具体情景,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

知识。增加联系实际的内容,为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注意

选取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和活动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愉悦的数学学习体验。

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气氛中学习。努

力提高教学质量。

二、情况分析:

班级情况分析:

本班学生家名,在经过了一个学期的数学学习后,对学习数学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到学习

活动中去。特别是一些动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学习内容都比较感兴趣。但是在遇到思考有一定深

度的问题时,学生思维就打不开。因此本期我应该关注的更多的是使已经基本形成的兴趣再接再厉的

保持,并逐步引导学生体验的思维的乐趣及成功获得的乐趣,从而进一步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材分析:

第一单元“万以内数的认识”是以一年级(上)“20以内数的认识”、一年级(下)“100以内

数的认识”为基础,安排了数数、写读、读数、数的大小比较、较大数的估计等内容,目的在于为学

生整体建构科学的数的概念,更好地认识万以内的数。

第三单元,三位数的加减法是在20以内数,100以内数的加减法为基础,主要有整十、整百数的

加减(口算)、加减法的估算,三位数的加减法及“探索规律、解决问题”等内容。“万以内数的认

识”和“三位数的加减法”是本册教科书的重点。读写数中涉及“0”的读写、加减计算中的连续进

1 / 6

位和连续退位,变化多、学生计算正确性差,探索规律和解决问题思考性强,这些是学生学习中的难

点,要特别注意。

第四单元“认识图形”是以一年级(下)初步感知和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为基础通过实际操作、观

察、体验,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初步感知平形四边形,并用长方形、正方形、

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圆拼组图形。

第二单元“千米毫米”是继二年级(上)认识了米、厘米,知道分米且具备了“万以内数的认识”

的基础,认识长度单位千米、介绍毫米的。

对毫米学习的要求要低一点,《标准》表述的是“认识行米,知道毫米”。

第五单元安排的是有余数的除法。二年级(上)学生学习了表内除法(用口诀求商),三年级(上)

将要学习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用竖式求商。

而有余数的除法,正是沟通和连接这两部分知识,内容有除法竖式和认识、理解有余数的除法。

第六单元“时分秒”是在一年级(下)“认识钟表”的基础上,让学生在活动中建立“时、分、秒”

的实际概念,并结合“时、分、秒”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第七单元“收集与整理”。学生在一年级(下)经历、体验数据最简单最直观的分类,本单元内容

有数据的分类整理,初步接触最简单的统计表、统计图(仅限于一个方格表示一个数量)。

三、本学期教学的主要目的要求

(一)知识与技能领域

1、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结合具体的情境认识万以内的数,能认、读、写万以内

的数,会用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和位置。

2、能用符号和词语来描述万以内数的大小,能结合具体情境感受较大数的意义,并能估计。

2 / 6


更多推荐

学生,学习,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