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5日发(作者:在哪里找数学试卷文档内容)

“双减”作业设计案例

一、作业设计指导理念

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续,是课内知识的外向扩展,也是巩固学生知识内化的一种有效手段。在现今

“双减”政策背景下,国家教育部明确规定“一二年级不留书面家庭作业”,这是针对现实中繁重、机械

书面家庭作业的弊端而言,而这样的规定对家庭作业的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而,创新高质量的作业

内容与形式是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案例以一日作业设计为例,从“口述类作业”、“操作类作业”及

“综合类作业”这三方面阐述一年级数学课后作业创新设计,依此加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巩固,提高学生

数学学习的兴趣,提升学生数学思维的能力,让课后作业成为孩子巩固知识、快乐实践、创新探索的一道

怡人的“盘中餐”。

二、单元内容及作业设计

《认识钟表》单元考虑学生的认知特点、生活经验与知识储备,教材仅安排了一课教学内容-----

整时、半时,课程教学时间短,因此知识的巩固,作业创新设计尤为重要!教学本课前可以布置前置

性作业(整体感知),教学后布置后置性作业(巩固提升)。

【前置】口述类作业--------①观察钟表(课前完成)认识钟表是让孩子有时间观念的开始。现在

很多的家庭都是电子表,如果自己家里没有那种老式的钟表,那么就去钟表店让孩子先直观地看看这

样的钟表是什么样子的,并且让孩子自己了解钟表的构成,钟表的种类,钟表的起源和演变,钟表的

作用,时间有什么作用,让孩子有一个直观的认识并能给家长或同伴描述。

【前置】操作类作业---------②绘制钟表(课内完成)在孩子对于钟表有一定感性认识,让孩子

拿起自己的画笔,画一个简单的钟表的,里面涉及到两个元素,一个是数字1-12,一个是分针和时针。

在绘制的过程中只要孩子把握了这两个因素,其他的部分可以自由发挥,比如钟表的颜色、形状、尺

寸等,这样孩子就会很有兴趣去描画自己心目中的钟表。(结合美术课程)

【课中】综合类作业---------③和时间对话(课内完成)

在孩子学会绘制钟表的基础上,让孩子学会和时间对话,比如每天早晨7:00起床,8:00上学,

8:30上课,12:30午饭,14:00上课,18:00放学,能用整时和半时描述一天中某些重要活动,

用绘画形式表示更好。(结合美术课程)

【课后】综合类作业---------④你来报时我来拨(课后完成)可以用绘制的钟表进行亲子游戏,

孩子和家长交叉来当报时的布谷鸟,一人报时一人来拨正确的时间,体会时针和分针的作用,这个游

戏可以让孩子很快的掌握钟表,孩子还是比较喜欢玩这个游戏的!

三、学科统筹

数学不是一门孤立的学科,融入其他学科可以让数学更丰富更精彩!

本课教学中数学与美术课程的结合相得益彰。学生对钟表整体感知后动笔绘制钟表,认识整时和

半时后动手绘制“我的一天”,数学课程与美术课程相结合,反应学科的综合特征,借助美工材料丰

富数学经验,操作数学材料挖掘美术功用,学科整合实现“双赢”目标。

四、一日作业设计展示

《认识钟表》——我的一天


更多推荐

钟表,作业,孩子,设计,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