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月5日发(作者:有创意的数学试卷名字)

第三集数学教会了我们什么数学很重要,这是一个普遍的共识,科技进步需要大量的数学人才。从概率学角度来看,想要让更多的人才脱颖而出,加大数学教育的人口基数是最有效的方法,于是数学成为了全世界每一个孩子的必修课。但是大部分人在离开系统的数学教育后能保留的数学知识,只剩下四则运算。我们做的数学题,上的数学课到底有什么用?从漫长的数学教育中,我们到底学到了什么呢?中科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潘宣余:我觉得我喜欢上数学是大概小学的时候吧,然后,但是那时候对数学理解基本上就是解决一些难题互联网公司算法工程师韩艾:从来没有为学数学而痛苦过,不过我上考大学,最想学了是物理中科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张新雨:高考的时候数学考了148分中科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郭园园:特别有成绩感吧,然后每次数学考试成绩又很高,然后老师很喜欢你,然后这对数学特别特别感兴趣。中科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张新雨:小时候记忆很少,但是这个记忆很深刻,我会自己在家那种自行车上面的铃铛嘛,我会按着按着数到了1000。似乎每个人身边都有这样神一般的存在。他们生活在大部分人无法受用的数学世界里,享受着数学带来的快感。大家从同一个起点出

发,并在启蒙阶段学着相同的知识,但最终只能相互眺望。历史上很多伟大的数学家天赋异禀,他们从童年就对数学异常敏感,并在青年时代就创造了无比辉煌的成就,他们似乎才是真正被数学选中的那些人。18世纪的欧拉,13岁便入读巴塞尔大学,16岁获得硕士学位,他平均每年写出八百多页的论文,是第二多产的数学家。28岁时,他的右眼因病近乎失明,但这并不影响欧拉在数学上取得了全面而又富有开创性的成就。欧拉用几个数学中最基本的常数,圆周率π和自然常数的底e,虚数单位i,也就是-1的开方,创造了一个公式:

更多推荐

数学,话剧,教育,数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