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19日发(作者:福建二中数学试卷)

带数学的古诗词

1、《咏竹》

清代:郑燮

一两三支竹芊,四五六片绿叶。

自然疏疏淡淡,何必重重叠叠。

译文:一两支竹子,四五片绿叶,自然疏疏淡淡就很好,何必要重重

叠叠的呢?

郑板桥是一个大画家,这首诗,似乎描写了一幅清雅的画竹图,没有

叠加,只有简简单单的几枝竹子,十分清雅。

2、《陇西行》

唐代:王维

十里一走马,五里一扬鞭。

都护军书至,匈奴围酒泉。

关山正飞雪,烽火断无烟。

译文:告急的军使跃马扬鞭,飞驰而来,一走马便是十里,一扬鞭便

是五里,漫长的路程风驰电掣般一闪而过。这是西北都护府的军使,

他传来了加急的军书,报告匈奴的军队已经包围了我大唐的西域重镇

酒泉。在接到军书之后,举目西望,却只见漫天飞雪,一片迷茫,望

断关山,不见烽烟的痕迹,原来军中的烽火联系已经中断了。

3、《寄扬州韩绰判官》

唐代:杜牧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译文:青山隐隐约约绿水千里迢迢,秋时已尽江南草木还未枯凋。二

十四桥明月映照幽幽清夜,你这美人现在何处教人吹箫?

4、《江南春》

唐代: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译文:江南大地鸟啼声声绿草红花相映,水边村寨山麓城郭处处酒旗

飘动。南朝遗留下的四百八十多座古寺,无数的楼台全笼罩在风烟云

雨中。

5、《马上作》

明代:戚继光

南北驱驰报主情,江花边草笑平生。

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横戈马上行。

译文:驰聘疆场、转战南北是为了报答皇上对我的信任,南北江畔和

北方边关的花草都笑我一生忙忙碌碌。一年三百六十日,我都是带着

兵器骑着战马在疆场上度过的。

6、《登金陵凤凰台》

唐代: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译文:凤凰台上曾经有凤凰来悠游,凤去台空只有江水依旧东流。吴

宫鲜花芳草埋着荒凉小径,晋代多少王族已成荒冢古丘。三山云雾中

隐现如落青天外,江水被白鹭洲分成两条河流。总有奸臣当道犹如浮

云遮日,长安望不见心中郁闷长怀愁。

7、《望庐山瀑布》

唐代: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译文:香炉峰在阳光的照射下升起紫色烟霞,远远望见瀑布似白色绢

绸悬挂在山前。高崖上飞腾直落的瀑布好像有几千尺,让人恍惚以为

银河从天上泻落到人间。

8、《满江红·写怀》

宋代:岳飞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

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

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译文:我愤怒得头发竖了起来,帽子被顶飞了。独自登高凭栏远眺,

骤急的风雨刚刚停歇。抬头远望天空,禁不住仰天长啸,一片报国之

心充满心怀。三十多年来虽已建立一些功名,但如同尘土微不足道,

南北转战八千里,经过多少风云人生。好男儿,要抓紧时间为国建功

立业,不要空空将青春消磨,等年老时徒自悲切。

靖康之变的耻辱,至今仍然没有被雪洗。作为国家臣子的愤恨,何时

才能泯灭!我要驾着战车向贺兰山进攻,连贺兰山也要踏为平地。我

满怀壮志,打仗饿了就吃敌人的肉,谈笑渴了就喝敌人的鲜血。待我

重新收复旧日山河,再带着捷报向国家报告胜利的消息!

9、 《望天门山》

唐代: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译文:长江犹如巨斧劈开天门雄峰,碧绿江水东流到此回旋澎湃。两

岸青山对峙美景难分高下,遇见一叶孤舟悠悠来自天边。

10、《暮江吟》

唐代: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译文:一道残阳渐沉江中,半江碧绿半江艳红。最可爱的是那九月初

三之夜,亮似珍珠朗朗新月形如弯弓。

含有很多数字一的古诗词有哪些?

一、徐再思的《水仙子·夜雨》

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

落灯花,棋未收,叹新丰孤馆人留。

枕上十年事,江南二老忧,都到心头。

二、王建的《古谣》

一东一西垄头水,一聚一散天边霞。

一来一去道上客,一颠一倒池中麻。

三、元代无名氏的《雁儿落带过得胜令》

一年老一年,一日没一日,一秋又一秋,一辈催一辈。

一聚一离别,一喜一伤悲。

一榻一身卧,一生一梦里。

寻一伙相识,他一会咱一会,都一般相知,吹一会唱一会。

四、黄侃先生的《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半双两》:

一丈红蔷荫碧溪,柳丝千尺六阑西。

二情难学双巢燕,半枕常憎五夜鸡。

九日身心百梦杳,万重云水四边齐。

十中七八成虚象,赢得三春两泪啼。

五、黄焕中的《闺怨》

百尺楼台万丈溪,云书八九寄辽西。

忽闻二月双飞雁,最恨三更一唱鸡。

五六归期空望断,七千离恨竟未齐。

半生四顾孤鸿影,十载悲随杜鹃啼。

六、王安石的《麻雀》

一窝二窝三四窝,五窝六窝七八窝,

食尽皇家千钟粟,凤凰何少尔何多。

七、伦文叙的《百鸟归巢》

天生一只又一只,三四五六七八只。

凤凰何少鸟何多,啄尽人间千万石。

八、侯善渊的《一剪梅》

一个尘劳一个忙,一自离别,一得真常。

一天精秀一天凉。一点清光,一带凝阳。

一气相交一气张。一结神丹,一命延长。

一灵透人一云房。一对金童,一引仙乡。

九、郑板桥的《咏雪》

一片两片三四片,五六七八九十片。

千片万片无数片,飞入梅花都不见。

十、何佩玉的《黄昏》

一花一柳一鱼矶,一抹斜阳一鸟飞。

一山一水中一寺,一林黄叶一僧归。

十一、佚名的《一字诗咏四大美人》

1、西施:被誉为“沉鱼”。

一颦一笑一靥仙,一醉一沉一波澜。

一国一色一天地,一水一鱼一睡莲。

2、貂蝉:被誉为“闭月”。

一计一献一连环,一奔一波一段缘。

一董一吕一国难,一除一杀一女兼。

3、王昭君:被誉为“落雁”。

一车一马一路尘,一嫁一国一乡人。

一生一世一曲唱,一落一飞一丘坟。

4、杨玉环:被誉为“羞花”。

一悲一喜一生迷,一笑一愁一世奇。

一绝一色一仕女,一舞一歌一首诗。

带有数字的古诗句:

1、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2、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3、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4、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5、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6、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7、 天似穹庐,笼盖 四野。

8、 谁言寸草心,报得 三 春晖。

9、 仙人垂两 足,桂树何团团。

10、爆竹声声 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11、千门万 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12、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13、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14、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15、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16、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17、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18、离离原上草, 一岁一枯荣。

19、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20、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21、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数字开头的古诗句:

十里长亭无客走,九重天上现星辰。

八河船只皆收港,七千州县尽关门。

六宫五府回官宰,四海三江罢钓纶。

两座楼头钟鼓响,一轮明月满乾坤。(作者吴承恩)

二八佳人细马驮,十千美酒渭城歌。(宋·苏轼《李铃辖座上分题戴花》)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四顾何茫茫,东风摇百草。(汉诗 孔雀东南飞)

五鹿歌杂诗谣辞五鹿岳岳,朱云折其角。(孔雀东南飞)

六十余年慕古人,即今方近葛天民。(初春书怀)

七十人稀到,吾过十四年。(八十四吟)

八十仍逾四,迟留未告行。(八十四吟)

九素烟中寒一色,扶阑四面是青冥。(白玉楼步虚词)

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孔雀东南飞)

百金非所重,厚意良难得。旨酒亲与朋,芳年乐京国。(韦应物拟古

诗十二首)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石灰吟于谦)

万官惶布莫违。百姓惨惨心悲。(孔融全集六言诗)

带有数字古诗:

1、《劝学》

唐——颜真卿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译文:每天三更半夜到鸡啼叫的时候,是男孩子们读书的最好时间。

少年时只知道玩,不知道要好好学习,到老的时候才后悔自己年少时

为什么不知道要勤奋学习。

2、《鹊桥仙·纤云弄巧》

宋——秦观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译文:纤薄的云彩在天空中变幻多端,天上的流星传递着相思的愁怨,

遥远无垠的银河今夜我悄悄渡过。在秋风白露的七夕相会,就胜过尘

世间那些长相厮守却貌合神离的夫妻。共诉相思,柔情似水,短暂的

相会如梦如幻,分别之时不忍去看那鹊桥路。只要两情至死不渝,又

何必贪求卿卿我我的朝欢暮乐呢?

3、《登襄阳城》

唐——杜审言

旅客三秋至,层城四望开。

楚山横地出,汉水接天回。

冠盖非新里,章华即旧台。

习池风景异,归路满尘埃。

译文:我客游他乡,不期然已到了九月,现在站在这城头上放眼四望,

顿觉景象开阔。楚山横亘,耸出地面,汉水水势浩淼,仿佛与云天相

连,转折迂回而去。冠盖里已名不副实,不再与现在的情形相称了;

章华台也只能代称旧日的台榭。习池的风景已与当年不同了,不再有

那种清幽之美,归路所见,满目尘埃。

4、《鹦鹉曲·野渡新晴》

元——冯子振

孤村三两人家住,终日对野叟田父。

说今朝绿水平桥,昨日溪南新雨。

〔幺〕碧天边岩穴云归,白鹭一行飞去。

便芒鞋竹杖行春,问底是青帘舞处?

译文:这是一个小小的村落,只有两三户住家,人烟稀少,和我朝夕

相处的,是淳朴的农村父老。他们说起今天溪水猛涨,水面齐平了小

桥,又说昨天溪南今春的第一场雨,下得真是不小。碧湛湛的天空中,

云朵飘回了山洞的旧巢,一行白鹭急着离开原地,扑翅飞得高高。我

当即穿上草鞋,携带手杖,乘兴踏游春郊,就不知挂着青帘的酒店,

上哪儿才能找到?

5、《阳春歌》

唐——李白

长安白日照春空,绿杨结烟垂袅风。

披香殿前花始红,流芳发色绣户中。

绣户中,相经过。

飞燕皇后轻身舞,紫宫夫人绝世歌。

圣君三万六千日,岁岁年年奈乐何。

译文:阳春三月,暖暖的太阳照耀着长安城,碧空下,杨树的枝条已

经抽出嫩芽,在和煦的春风吹拂下,远看轻烟曼舞。披香殿前的花儿

正含苞待放,已经显露出红色,在绣房间散发着芬芳。诗人从绣房间

经过。不禁联想到皇后赵飞燕妙曼的身段舞姿,还有紫宫夫人的绝世

嗓音。但春日里皇宫内园中这些美好的景色,都在历代帝王之家被消

磨了,世人无法欣赏,实在可惜。

带数字的诗句:

1、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唐 李白《黄鹤楼送孟

浩然之广陵》

译文:老朋友向我频频挥手,告别了黄鹤楼,在这柳絮如烟、繁花似

锦的阳春三月去扬州远游。

2、十年生死两茫茫。—— 北宋 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

梦》

译文:漫长岁月中的个人悲凉身世。

3、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五代 李煜《虞美

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译文:要问我心中有多少哀愁,就像这不尽的滔滔春水滚滚东流。

4、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唐 岑参《白雪歌送武

判官归京》

译文:忽然间宛如一夜春风吹来,好像是千树万树梨花盛开。

5、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宋 陆游《游山西村》

译文:山峦重叠水流曲折正担心无路可走,柳绿花艳忽然眼前又出现

一个山村。

带数字一到十的诗句:

一朝别后,二地相悬。只说是三四月,又谁知五六年?七弦琴无心弹,

八行书无可传。九连环从中折断,十里长亭望眼欲穿。

出处:两汉卓文君的《怨郎诗》。

原诗文:

《怨郎诗》

两汉:卓文君

一朝别后,二地相悬。只说是三四月,又谁知五六年?七弦琴无心弹,

八行书无可传。九连环从中折断,十里长亭望眼欲穿。百思想,千系

念,万般无奈把郎怨。万语千言说不完,百无聊赖,十依栏杆。重九

登高看孤雁,八月仲秋月圆人不圆。

七月半,秉烛烧香问苍天,六月三伏天,人人摇扇我心寒。五月石榴

红似火,偏遇阵阵冷雨浇花端。四月枇杷未黄,我欲对镜心意乱。忽

匆匆,三月桃花随水转。飘零零,二月风筝线儿断。噫,郎呀郎,巴

不得下一世,你为女来我做男。

译文:

自从我们分别,两个人的心思差别可真大啊。当时只说三四个月后就

相见,谁能想到如今已五六年。没有心情弹七弦古琴,也不想去寄书

信。精致的连环玉断裂了,我在长亭里等你等得望眼欲穿。即使我有

一百个心思在想你,有一千个挂念系在你身上,也只是无可奈何地责

怪你。

内心有万语千言说都说不完,可你不在身边我百无聊赖,徒劳地倚遍

栏杆。在重阳节登高时看到孤零的大雁,在中秋时月亮圆满我们却没

有团圆。七月半的时候我持烛烧香问苍天,六月的三伏天那么热,人

们都在摇扇子,可我的心却是寒冷的。

五月石榴花开红似火,偏偏遇上一阵阵的冷雨浇打花朵。四月的枇杷

还没有成熟,我就在对着镜子心烦意乱了。春光奔走忙,三月的桃花

凋落随水流婉转。二月的风筝断了线,飘零无依真可怜。唉,我的郎

君啊,多想下一世你做妾来我为郎。

创作背景:

相传,司马相如在事业上取得少许成就之后,就产生了纳妾之意,寄

了一封十三个字(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的信(《两地书》)

送给妻子,卓文君倍感伤怀,便回以这封著名的《怨郎诗》。

相传,司马相如写《子虚赋》得到汉武帝赏识,又以《上林赋》被封

为郎(帝王的侍从官)。不久便打算纳茂陵女子为妾,冷淡卓文君。

于是卓文君写诗《白头吟》(“皑如山上雪,皎若云间月。 闻君有两

意,故来相决绝。 今日斗酒会,明旦沟水头。 躞蹀御沟上,沟水东

西流。 凄凄复凄凄,嫁娶不须啼。 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 竹

竿何袅袅,鱼尾何簁簁。 男儿重意气,何用钱刀为”) 给相如。

《村居》

清代: 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草》

唐代: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登鹳雀楼》

唐 代:王之涣

白日依山近,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山村咏怀》

宋代:邵雍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译文:

到二三里远的地方,有四五个生着炊烟的人家。路过六七座亭台楼阁,

周围有十几枝花。

创作灵感:

他有一次去乡下看朋友,路上就碰见一位妈妈带着一个五六岁的孩子

也去乡下看亲戚。他就跟着母子俩一同走路,小孩子蹦蹦跳跳特别高

兴,一走就走了两三里的路程。沿途他们路过了村庄,还看到了很多

小亭子,还有路边开着的漂亮的花朵,邵雍就写了一首《山村咏怀》: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他在短短的四句诗中,依次嵌入了从“一”到“十”十个数字,巧妙

地勾勒出一幅美丽的田园风景。后来人们就把这种在诗里填入从一到

十十个数字的数字诗叫作“十字令”,很多文人都写过这样风趣的十

字令。因为邵雍这首朗朗上口,尤为出名,就被古代人当成了教小孩

子学习数数、数字时候的启蒙诗。

《题秋江独钓图》

清代:王士祯

一蓑一笠一扁舟,一丈丝纶一寸钩。

一曲高歌一樽酒,一人独钓一江秋。

译文:

戴着一顶斗笠披着一件蓑衣坐在一只小船上,一丈长的渔线一寸长的

鱼钩;

高声唱一首渔歌喝一樽酒,一个人在这秋天的江上独自垂钓。

创作灵感:

全诗描写了一个渔夫打扮的人,在江上垂钓的情形:一件蓑衣、一项

斗笠、一叶轻舟、一支钓竿,垂钓者一面歌唱,一面饮酒,垂钓的潇

洒被刻画得活灵活现。虽然独自钓起一江的秋意,但逍遥中不免深藏

几许萧瑟和孤寂。

前两句近乎白描,后两旬却有着无穷意味。图中看似不可能的“一曲

高歌一樽酒”在作者的想象中展现出来。而最后一句“一人独钓一江

秋”似是回归原图,但此“钓”已非彼“钓”了,赏一江秋景,感一

江秋色,联想开去,那是一种感怀,或者说,最后一句已是“虚实相

映”了。

再观全诗,九个“一”巧妙嵌入其中,将诗与图的意境表现得分毫不

差,细细品味,这些“一”用得十分贴切又有情趣。最后一句“一人

独钓一江秋”,渔人钓的是鱼?是秋?是潇洒自在的生活?是无拘无

束的心情?在诗人看来,这样的秋江独钓者,才是真正懂得生活乐趣

的人。

《八月七日初入赣过惶恐滩》

宋代 · 苏轼

七千里外二毛人,十八滩头一叶身。

山忆喜欢劳远梦,地名惶恐泣孤臣。

长风送客添帆腹,积雨浮舟减石鳞。

便合与官充水手,此生何止略知津。

【简析】在远离京都七千里外,水流湍急的险恶的惶恐滩上,诗人仿

佛像一叶小舟,随时都有沉没的危险。巧妙的数字,强烈的对比,给

人以惊心动魄的感觉。诗人用“七千里外”和“十八滩头”、“二毛人”

和“一叶身”形成强烈的对比,将诗人晚年被贬谪的凄凉孤苦,生动

展示在读者面前。

《渔 父》

五代 · 李煜

一棹春风一叶舟,一纶茧缕一轻钩。

花满渚,酒满瓯,万顷波中得自由。

【简析】这是一首题画诗,诗写画中的渔父。一叶扁舟,一支长桨,

一根丝线,一只轻钩,四个“一”字连用而不避重复,是词人有意为

之,不但不显重复,反而有一气呵成、悠然不断之感。取“一”与“万

顷”相映照,细巨对应,工整而精妙。渔父时而举起酒壶,看着沙洲

上的春花,在万顷水面上心满意足地品着美酒,何等潇洒自在。

《牧 童》

唐代 · 吕岩

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简析】这首诗展示了一幅鲜活的牧童晚归休憩图,反映了牧童生活

的恬静与闲适。表达了诗人内心世界对远离喧嚣、安然自乐的生活状

态的向往。这里的“六七里”和“三四声”不是确指的数字,只是为

了突出原野的宽阔和乡村傍晚的静寂。将那种闲适与自由写得入木三

分。

《题诗后》

唐代 · 贾岛

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知音如不赏,归卧故山秋。

【简析】诗歌的大意是:这两句我琢磨三年才写出,一读起来禁不住

两行热泪流出来。了解我思想情感的好朋友如果不欣赏这两句诗,我

只好回到以前住过的故乡(山中),在瑟瑟秋风中安稳地睡了。贾岛

被称为诗奴,他专注写诗,他视写诗为生命,全身心投入,“两句三

年得,一吟双泪流”就是他执着追求完美境界的精神风貌的真实写照。

《宫词二首·其二》

唐代 · 张祜

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

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

【简析】故乡远在三千里之外,关闭在皇宫整整二十年。我唱一曲悲

凉的《何满子》,眼泪不由得双双落在唐武宗的面前。四句诗中,以

“三千里”表明距离,以“二十年”表明时间,以“一声”写歌唱,

以“双泪”写泣下,句句。都用了数目字。而数字在诗歌中往往有其

特殊作用,它能把一件事情、一个问题表达得更清晰,更准确,给读

者以更深刻的印象,也使诗句特别精炼有力。这首诗的这两个艺术形

式上的特点,与它的内容互为表里,相得益彰。

《宣城见杜鹃花》

唐代 · 李白

蜀国曾闻子规鸟,宣城还见杜鹃花。

一叫一回肠一断,三春三月忆三巴。

【简析】写这首诗的时候,李白已是迟暮之年。流离江南,晚景凄惨,

又年迈多病,当浓重的乡思就袭上了诗人心头,诗人写下此诗。诗句

把“一”“三”两个字各自串连起来,纡结萦回,使人感到乡思袭来

时无比的悲切伤痛。“一”与“三”三次反复,按理在近体诗中是禁

忌的,但诗人却写得神韵天然,足见诗人驾驭语言的高超能力。


更多推荐

诗人,译文,数字,时候,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