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4日发(作者:襄阳中考数学试卷2020)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长方形的周长计算》微课课堂实录文本
三维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通过观察、操作活动理解长方形周长的含义。
(2)探索发现测量图形周长的方法。
(3)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分析概括能力。感受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
系。
2.过程与方法
联系生活,以学生为主体,通过说一说、量一量、小组合作讨论,让学生主动探索出求
长方形周长的不同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挖掘身边的数学资源,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和数学的应用价值同时激发
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教学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长方形周长计算方法的推导
教具
长方形纸片、尺子。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爸爸去哪儿》节目组来到了一个美丽的大花坛边,可是花坛有的地方被人踩坏了,
于是杨阳洋爸爸决定给这个美丽的花坛四周装上护栏,于是让杨阳洋这个小采购员去采购护
栏,可是杨阳洋却犯难了。
(出示情境图,数据信息)
师:这个花坛是什么形状的?
生:长方形
师:老师这里有一张花坛的照片,它是什么形状?有几条边?
生:是长方形,有四条边。(师把照片贴在黑板上并沿着它的边画一个长方形)
师:四条边有什么特点?(相对的两条边相等)
师:相邻的两条边有什么不同?(一条边长,一条边较短)
师:较长的一组对边叫做长方形的长,较短的一组对边叫做长方形的宽(标出长和宽)
师:那么长方形的周长指的是什么?谁来说一说,指一指。
生:它的四条边的和
师:那好,老师想给这张花坛照片围上花边,为了不造成浪费,请同学们帮忙算一下,
我至少应该购买多少边框材料?现在必须知道什么?
生:长方形的周长是多少?
师:那么怎样求长方形的周长?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研究的问题
师:板书(长方形的周长)
二、动手操作,探索新知
1、大家手中都有一个长方形,怎样能求出这个长方形的周长呢?现在以四人为小组,互
相交流你的想法,并算出它的周长。
2、老师将学生不同的算法板书在黑板上
8+4+8+4=24(厘米)
8×2+4×2=16+8=24(厘米)
(8+4)×2=12×2=24(厘米)
Ppt演示不同的算法
贝儿支招
8+4+8+4=24(米)
长方形一周的长等于长加宽加长加宽,所以
长方形的周长=长+宽+长+宽
Feynman支招
2×4+2×8=24(米)
长方形有两条长和两条宽,所以
长方形的周长=长×2+宽×2
多多支招
(8+4)×2=24(米)
说明:长方形有四条边,两个长,两个宽,长和宽的长度和起来正好是周长的一半,所以
要再乘2。
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3、比较
同桌讨论:他们算得对吗?为什么?哪种算法比较简便?
4、反馈归纳
提问:谁能在图上指出8×2和4×2分别是表示哪部分?
师归纳:长方形的周长就是两个长和两个宽的和。
指名一同学在图上指出8+4表示哪部分,(8+4表示一条长、一条宽的和)]
问:12×2表示哪部分(一条长与一条宽的和的2倍,也就是长方形的周长)
5、小结
通过观察、操作求长方形周长,同学们想出了3种方法,都对,一种是四条边长连加的
和,第二种方法是:用两个长的加上两个宽的和。第三种方法是用两个长加宽的和来求周长。
第三种方法运用了长方形对边相等的特点,因此比较简便。
6、实践活动:在我们身边还有什么长方形?我们现在就来开展活动,找一找,量一量,
算一算。以四人为小组,分工合作,最后把结果填在报告表中。
7、学生汇报,师:在实际测量中,难免会出现误差,因此在测量中我们要力求准确,减
少误差。
三、课堂练习(投影)
利用今天学的有关知识,就可以解决生活中许多与长方形有关的数学问题。
四、全课总结: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五、布置实践作业
1、你家哪些物品的表面是长方形的?任意找一件算出这个长方形的周长。
2、
更多推荐
长方形,周长,数学,学生,花坛,测量,同学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