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8日发(作者:没订正数学试卷检讨书)
深度学习理论下小学数学课堂的有效提问探析 陈婷婷
发布时间:2023-06-05T09:30:52.634Z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3年6期 作者: 陈婷婷
[导读] 深度学习是一个包含批判性思维、信息整合、沟通协作和建构反思的面向问题解决的过程。小学数学教师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
思维,提高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大庆市直属机关第五小学校 163000
摘要:深度学习是一个包含批判性思维、信息整合、沟通协作和建构反思的面向问题解决的过程。小学数学教师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数
学思维,提高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深度学习理论;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提问
引言
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提问,能够灵活整合教学内容,使之与现阶段学生的认知水平高度契合,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
生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小学数学知识的逻辑性较强,对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空间想象等素养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在小学数
学教学中,教师应处理好教学与育人工作之间的联系,精心设计问题,提升课堂深度,注重情境创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多措并举,
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一、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意义
(一)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老师要把学生放在第一位,课堂上采用提问的方式可以让学生更好地集中精神,让他们能够专心地学习。在课堂
上,教师可以通过提问来缓解学生的紧张情绪,使他们能够更好地完成数学学习。同时,还能使数学课堂教学顺利进行,并能有效地提高
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二)能够更好地督促学生进行学习
由于数学是抽象的,所以有些学生很难掌握。因为每个人的接受能力都是不一样的,因此,教师在课堂上提出问题,对学生调整自己
的学习方式会有很大的帮助。有的学生认为,学好数学就要在课后多做练习。当教师在课堂上提出问题时回答不上来,这时教师就要提示
他们,使他们能够主动地调整自己的学习状态,进而促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参与到课堂中去,并且能够激发他们的思考能力,培养数学思考
能力。
二、深度学习理论下小学数学课堂的有效提问策略
在小学阶段课堂教学中采用提问方式进行教学,不仅能有效促进教学效果的提升,引导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内容、拓宽思路、提升逻
辑思维能力,还能提升教师自身专业化水平。因此需要针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提问环节出现的问题进行全面分析,结合理论知识以及教
学经验,找出具有针对性的优化措施。
(一)立足日常生活提出问题,提升思维高度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为学生搭建生活化舞台尤为重要,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梳理学科知识,同时也能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使其
将数学知识应用于生活,逐步提升学生思维的高度。以“小数乘法”的教学为例,教师可引入生活化问题:“同学们,你们了解移动公司有哪
些套餐吗?”由此教师可为学生出示移动公司的套餐信息:套餐A月租为18元,短信费用为0.1元/条,每月免费通话20分钟,超出时间0.2元/
分钟;套餐2月租为29元,短信费用为0.1元/条(每月免费短信10条),每月免费通话30分钟,超出后0.25元/分钟。而后,教师提出问题:
“小强每天跟奶奶通话5分钟,对他来说,选择哪种套餐更合适呢?选择这种套餐的话,他每个月的电话费是多少呢?”这样可以让学生聚焦
生活实际问题,探讨生活中的数学知识,进而强化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
(二)适时启发,在学生思维困顿处提问
不同学生在思维发展水平、知识积累存量、技能训练强度、克服困难意志等方面存在差异。同时,在数学语言理解、空间图形想象、
数学逻辑推理、数学问题分析等方面,同样既有长处也有短板。因此,在遇到具体教学对象,寻求解决问题办法的过程中,学生难免会有
思维停滞、阻碍的时刻,有时是个别现象,有时是普遍现象。教师应从“点”和“面”两个层面,留心观察学生的学习状态,灵活选择综合分
析型、研判评价型、创新创造型的提问,给予学生帮助,启发学生思考,校正学生的学习方向。例如,在教学教材四年级下册“多边形的内
角和”这节课时,有的学生提出问题:三角形的内角和为什么是180°?部分学生对此感到束手无策,遇到了思维的瓶颈。教师顺势提出:怎
样验证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呢?学生和教师相继提出的综合分析型提问具有一定的难度,但是也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于是,在尝试
了小组讨论、动手测量、实验探究等方式的基础之上,学生又采取图形平移、折叠、旋转、延长线段、作辅助线等多种办法,最终验证了
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三)控制好问题的难易程度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涉及基础性、拓展性和探究性等不同类型的问题。教师提出这些问题的目的各有不同,或是巩固学生对基础
知识的掌握程度,或是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分析探究等方面的能力。教师在提问任何种类的问题时都应当注意控制好问题的难易程度,
否则非但难以实现预期的提问目标,还有可能适得其反。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前做好学情分析工作,并在最近发展区理论的指导下设
计教学方案,合理控制问题的难易程度。需要注意的是,学生是独立的个体,个体差异的存在是不可避免的,这就为最近发展区的确定带
来一定的难度。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恰当地分层,进而分层次确定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在此基础上设置问题,从而控制好
问题的难易程度。例如,在教学教材六年级上册“圆”时,主要知识点是圆的认识。教师在教学完圆心、半径、直径的概念后,可以提出一
些问题来帮助学生巩固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为了让所有学生都能参与到提问环节中,教师可以分层设计不同难度的问题:(1)何为圆
心、半径和直径?(2)圆心和半径分别决定圆的什么?(3)用什么方法可以找到一个圆的圆心?这三个问题的难度是逐渐递增的,可以
让学困生、中等生和优等生分别回答,从而使所有学生都能参与到问题的思考与探究中。此外,教师提出层层递进的问题,为学生预留了
思考、缓冲的时间,让其在逐级思考与探究的过程中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有助于教学效果的提高。
(四)增加多种课后提问反思途径
一方面,教师应当在完成课堂提问之后及时给予学生相应的反馈以及评价,这是课堂提问教学中关键的一环,学生能够根据教师的反
馈了解自己的回答是否正确,厘清解题思路。由于评价反馈机制较为重要,教师在进行反馈时要以精准的回答为主,适当给予学生相应鼓
励,借由优秀学生为其他学生树立榜样,提升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针对回答错误的学生,教师应及时帮助学生纠正错误,找出回答错
误的原因,引导学生改正错误并厘清思维。教师要注意剔除机械反馈,例如“回答错误”这类机械化的回复要尽量避免,同时不能由于学生
回答错误而批评、惩罚学生,这会极大地打击学生参与课堂提问的积极性。另一方面,教师要注意以课堂提问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
要积极发掘学生的新思路或新想法,给予学生更多自我表达的机会,鼓励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基础上找出不同的解题方法,探索知识内容的
多种方式,勇于提出疑问。
结束语
区分有效提问的类型,优化有效提问的策略,能够帮助教师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帮助学生进入数学深度学习的广阔天地。修炼
有效提问这一门艺术只有起点,没有终点,教师要继续深入研究,打造更有质量、更高效率的数学课堂。
参考文献
[1]林志浪.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J].西部素质教育,2022,8(11):190-192.
[2]戴丽双.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的分析与思考[J].基础教育论坛,2022(4):39-40.
[3]李婷.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问[J].科普童话·新课堂(上),2022(3):86-88.
[4]范学义.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的对策分析[J].考试周刊,2021(23):53-54.
[5]李金风.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策略研究[J].学周刊,2021(11):27-28.
更多推荐
学生,提问,数学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