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9日发(作者:江西高中数学试卷教辅)
二年级下册数学求近似数
教学目标:
1、 通过具体的情景让学生理解近似数的含义.体会近似数在生活中的作用。
2、 通过独立猜测、交流等活动让学生掌握一定猜测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数感和估计能力。
教学重、难点:
理解近似数的含义是本节课的重点.合理地取近似数是本节课的难点。
教学过程:
一、准备练习
1、接着数数。
1998、【 】、【 】、【 】
9997、【 】、【 】、【 】
497、【 】 【 】、【 】
2、按要求排列下面各数。
1001 996 1008 【 】 >【 】 >【 】
205 306 402 【 】< 【 】<【 】
二复习练习:
1、(试问)“育英小学有1506人.约是1500人。”育英小学到底有1506人还是1500人呢?为什么?
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交流。思考:后半句约1500人是什么意思?
2、【教师小结】:我们把1506这个很准确的数字就叫做“准确数”.而1500这个和1506差不多的数就
叫做“近似数”。【边说边板书】我们用近似数就是为了让我们更容易记住.所以.一般我们都用整百、整
千、整万数。
3、请你说说身边的近似数.找找生活中的近似数。按照教师的要求.先独立想想.再和小组的同学交流。
4、请大家看总复习120页5题.
谁来读一下?
师:上面这段话中哪些数据是近视数,哪些是准确数?
自主做,合作查.
5、辨别准确数和近似数
⑴飞云江大桥全长1700多米。
⑵2004年瑞安市交通事故6344起。
⑶瑞安市有911个村民委员会。
⑷塘下镇小轿车有8000辆左右。
⑸塘下镇中心小学花木大约有3550棵。
⑹瑞安市实验小学有学生2165名。
说说哪些是准确数?哪些是近似数?
6、填空:
(1)新长镇的人数是9992人.约是【 】人.
(2)9993是( )位数,这个数大约是( ).
(3)392加249的和大约是( ).
(4)498元的相机,我只带了349元,大约还差 ( )元.
(5)人身上有206块骨头,约是( )块.
(6)一片树林有九百二十五棵树,写作( ),它的近似数是( ).
7、综合练习:
学校图书馆里有三种图书的本数如下:
1 / 5
种类 故事书 科幻书
297 147
数量【本】
1、 估计一下.哪两种书的总数最接近600本?
2、三种书大约共多少本?
三、反思:
漫画书
305
这节课你掌握了求近似数的方法了吗?
1.四舍五入法。这是最常用的求近似数的
方法。用这种方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主要是看它省略的尾数最高位上的数是小
于5.还是等于或大于5。如果省略的尾数最高位上的数是4或者小于4.就把尾
数都舍去.再把尾数的各位都改写成0;如果省略的尾数最高位上的数是5或者
大于5.把尾
同学们:
在复习中.我发现有的同学对求一个数的近似数的方法掌握得还是不太
好。所以.老师要再次强调一下.也请家长们帮孩子作指导。
首先.看这个数是几位数。然后再根据“四舍五入”的方法求近似数。
如果是三位数.我们就看最后一位.也就是“个位”.如:
322的个位数字是2.舍去.所以322大约是320;
569的个位数字是9.向十位“进1”.所以569大约是570;
898的个位数字是8.向十位“进1”.十位的9加上进位的1又满十了.继
续向百位“进1”.所以898大约是900;
另外.一些非常接近整百的三位数.也可以看后两位来“四舍五入”.如:
307——既可以根据刚才的方法.大约是310.也可以说它大约是300;
192——既可以说它大约是190.也可以说大约是200;
但注意在估算的时候.方法要统一。
如果是四位数.我们就看最后两位.也就是“十位”和“个位”.超过50就
向百位进1.不足50就把最后两位改写成“0”.千位和百位的数不变。
如:1696大约是1700 2360大约是2400
2 / 5
9050大约是9100 9971大约是10000【连续进位】
我们复习了求近似数的方法。现在我们再来说一说“估算”。
首先.根据“求近似数”的方法.分别求出这两个加数【或被减数和减数】
的近似数.然后再用近似数进行计算。
如:
(1)382+246
380+250
=
630
[注意:原算式后面不要写得数.新算式后面用
“≈”
]
(2)693-381
690-380
=
310
(3)504+198 (4)486-315
500+200
=
700 490-320
=
170
(5)406+193
410+190
=
220 (或 400-200
=
200】
【注意:这两种方法都可以。因为406很接近400.193很接近
200.
所以也可以看成整百数。】
但是.方法要统一.要么两个数都看个位“四舍五入”.要么就都看后两位
估成整百数再计算.不能一个数看个位.另一个数看后两位!
大家记住了吗?
求万以内数的近似数.要根据要求省略这个数的十位、百位或千位后面的
尾数。如果尾数的最高位不满5.就直接把尾数舍去.改写成0;如果尾数的最高位满5.把尾数
3 / 5
改写成0后.还要向它的前一位进1。这种求近似数的方法叫做四舍五入法。
也就是说.如果一个数要求近似到十位【或者说保留到十位】.就要看个位。如果个位的数是
小于5【1——4】.就直接把个位舍去.该写成0;如果个位的数等于或大于5【5——9】.就
把个位改写成0.再向十位进1。如:312≈310.365≈370.1314≈1310.1389≈1390。
同理:如果一个数要求近似到百位【或者说保留到百位】.就要看十位。如果十位的数是小于
5【1——4】.就直接把十位舍去.该写成0;如果十位的数等于或大于5【5——9】.就把十
位改写成0.再向百位进1。如:312≈300.365≈400.1314≈1300.1389≈1400。
求近似数的题目.一般是:“求近似数、估算、保留到什么位”这样的。应用题就有“约”、
“大约”的字眼。
现在二年级求近似数.并没有特别要求你近似到什么位.没有一个同一的标准。因此造成学生
做起来很模糊.老师教起来很茫然。为了便于学生好理解、便于记忆.所以我跟学生提出了几
个要求:1、如果是四位数的.就近似到百位;如果是三位数的.就近似到十位。2、同一道题
目.保留的数位要相同。就是说.如果是保留到十位的.就大家都保留到十位;如果是保留到百
位的.就同时保留到百位。如果保留的位数不相同.那求出来的近似数就会跟精确数差很远。
如:①416-251≈70【两个数都保留到十位进行计算】.②416-251≈100【两个数都保留到
百位进行计算】.③416-251≈120(416保留到十位约等于420.251保留到百位约等于300)。
④416-251≈50【416保留到百位约等于400.251保留到十位约等于250】。显然.第一种和
第四种解法的得数是比较接近精确数的.第二种和第三种解法的得数就跟精确数相差的比较
大了。第四种解法学生是比较难把握的.他们做的时候往往是随便做出来的.且没一定的规则。
因此我在这种题上.就要求学生都保留到十位来计算。
当然.解题时.也并不是说规定了这个就不能那个的。其实也并没有一个实在的规定.有时还
要看实际情况实际分析.灵活运用、灵活解答。
二年级数学复习课教案【3】
一、复习内容:认识质量单位克、千克.教材P121第9、10、题和P125第9、题
二、复习目的:通过复习.使学生牢固掌握克与千克之间的关系:1千克=1000克.并能进行简单的计算.培
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的意识。
三、复习过程;
1、复习克、千克
提问:【1】1克与1千克比较谁重谁轻。
【2】1000克与1千克比较谁重谁轻。
引出:1千克=1000克
2、说出生活中有那些物体的质量是用千克或克作单位的?【先小组说一说然后汇报】
3、动手圈一圈【完成教材P121第9、10、题】
4、线【估一估再连一连.教材P125第9、题】
5、活动内容【每4人一组活动】
【1】估一估自己带来的物品各有多重
【2】再估一估老师带来的这些物品各有多重.看谁估的最接近实际重量。然后由学生掂一掂,感受一下。
【老师把准备好的物品的质量贴在物品上的暗处】
6、练习作业:
【1】计算:
4 / 5
3000克+5千克=【 】千克
9千克—2000克=【 】千克
4千克×6=【 】千克
81克 ÷ 9=【 】克
7千克+500克 =【 】克
【2】在括号里填上“>”、“<”、“=”:
4千克【】4000克 48克【】2千克
5200克【】6千克 50千克【】50克
900克【】1千克 600克【】6克
7、解决问题:
【1】一只小鸡重500克.一只大鸡重2千克.几只小鸡的重量等于一只大鸡的重量?
(2)小红买水果。
2元500克 3元500克 8元500克 2元500克
买2千克苹果和1千克芒果.小红要花多少钱?
5 / 5
更多推荐
学生,方法,复习,保留,质量,实际,尾数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