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6日发(作者:中考数学试卷样卷2020)
一年级上册_5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的整理和复习_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课题
教科书
数学 年级 一年级 学期 秋季
5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的整理和复习
书 名:数学 一年级 上册
出版社:出版社 出版日期:年 月
教学目标
1.通过整理和复习,进一步巩固5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的相关知识。
2.经历系统的整理和复习的过程,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沟通知识之间的联系。
3.在整理加法表的过程中,探索、发现算式的排列规律,提升计算水平。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梳理单元知识,巩固5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的相关知识。
教学难点:沟通知识之间的联系,发现加法算式的排列规律。
教学过程
一、回忆、
这个单元我们都学习了什么知识,你们还记得吗?
梳理知识
(一)初读教材,指导看书
自主翻看数学书第14页--第33页这部分内容。发现这些小标志其实就是在
告诉我们这个单元都学习了哪些内容。
(二)细读教材,尝试梳理
1.仔细翻看数学书,整理知识。
打开数学书第14页。在1到5的认识中,我们首先学习了什么?
引导学生说出:会数数量是1、2、3、4、5个的物体。还知道像5个南瓜、
5根小棒、5颗珠子、5个点子,它们的数量都是5个,都能用5来表示。还知道
了1添上1是2,2添上1是3,3添上1是4,4添上1是5。还学会了怎么读、
写这几个数。
2.梳理知识,记录整理过程。
(1)记录单元名称。
(2)以例题为线索,学画知识图。
从复习1至5这几个数开始,就像画大树的枝干一样。在1至5的认识中,我
们首先学会了数数,画出第一支小树枝,在记录的时候可以画图来表示。还知道
了一个数添上1就会得到下一个数,再画出一支小树枝。第三根小树枝是读写数。
通过比大小的学习,我们更深入的认识了这几个数,在1到5的认识里再画出第
4根小树枝。
在第几的学习中,我们知道了几和第几表示的意思不一样,从1-5的认识里
再画出第5根树枝,并简单的记录共5人和第5个人。
还学习了数的分与合,再画出第6根小树枝,然后可以写出5的分与合,还
有4、3等数的分与合。
我们还知道了0的含义、0的读写、有关0的计算,还初步认识了加法和减
法。都记录在这棵“大树”上。
二、巩固
加、减法
含义
(1)独立列式计算。
(2)展示交流,巩固加减法含义。
生1:5-4=1,一共有5只青蛙,跳进水里4只,荷叶上还剩几只青蛙?
生2:5-1=4,一共有5只青蛙,跳下水里一些后,荷叶上还剩1只,跳进水
里几只?
生3:4+1=5,跳下4只青蛙后,荷叶上还剩1只,荷叶上原有几只青蛙?
(3)对比小结。
师:同样一幅图,我们观察的角度不一样,要求的问题不一样,列出的算式
也就不一样。
三、探索、
整理5以内的加法算式。
发现加法
算式的规
(1)自己尝试整理。
律
(2)展示交流。
生1:
师:为什么这么排列?你有什么发现?
引导学生发现:加号前面的数越来越大,加号后面的数越来越小,结果都是
5。
生2:
师:这组算式有什么特点?猜一猜,接下来该找哪些算式?
引导学生发现:这些算式都是有关0的加法,几加0还得几。接下来该找几
加1的算式了。
生3:
师:竖着观察这组算式,你有什么发现?
都是加1,为什么结果越来越大呢?
借助直观模型,引导学生发现:都是加1,但加号前面的数越来越大,合起
来的结果也就随着变得越来越大了。
四、课后
活动
通过对第三单元的整理和复习,我们将零散的知识串了起来,形成了知识图,
这样我们就能更好的掌握和应用知识了。
课后,请你整理一下5以内的减法算式,说一说你的发现。
更多推荐
知识,整理,发现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