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2日发(作者:星星中学期末数学试卷)
第一章
1.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它主要反映____地区
的其后特点和农事概况。( )答案:黄河中下游
2. 金代数学家____的《测海圆镜》是最早一部系统论述“天元术”的著作,对我
国古代数学成就“天元术”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 答案:李冶
3. 西晋地理学家裴秀主持编绘了_____,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见于记载的历史
地图集。最大贡献是提出了中国古代的制图理论——“制图六体”。( )答案:
《禹贡地域图》
4. 我国最早最系统的一部水道著作是北魏郦道元所著的_____。( )答案:《水经
注》
5. 以下哪几项属于元代著名发明家、农学家王祯的成就?( )答案:木刻活字 ;
转轮排字盘;编著《农书》
6. 宋元时期中国古代传统数学的发展过程中一个重要的阶段,宋元数学四大家
包括_、__( )答案:秦九韶 ;朱世杰
7. 东汉时期蔡伦用麻类、绳头、渔网和树皮等造出了质量优良的“蔡侯纸”,对
发明和推广造纸术做出了重要贡献。 ( )答案:错
第二章
1. 古希腊哲学与科学的始祖,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用理性方式寻求万物本原的学
者是 。( )答案:泰勒斯
2. 四体液学说的提出者,制定了医生道德规范的是古希腊著名医学家_____。
( )答案:希波克拉底
3. 《天文学大成》的作者是_____。( )答案:托勒密
4. 古希腊科学家阿基米德流传至今的物理学著作有_____。( )答案:《论浮
体》;《平面图形的平衡或其重心》
5. 亚里士多德被誉为古希腊第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学者,其研究领域涉及物理学、
生物学、哲学、天文学等多个学科。( )答案:对
第三章
1. 中世纪时期的自然哲学,占主导地位的是____的自然哲学。( )答案:亚里士
多德
2. 亚里士多德的自然哲学学说中,主要包括____。( )答案:质料和形式说 ;四
因说;月上和月下世界的划分
3. 经验主义强调自下而上,从经验观察出发,以下哪几位属于16-17世纪经
验主义的代表哲学家?( )答案:洛克;培根
4. 科学史学科的创始人亚历山大·柯瓦雷提出了亚里士多德主义的再次兴起,
这是科学史上的几个经典命题之一。( )答案:错
5. 哥白尼日心说的在提出时并不是一个具有优势理论,事实上遇到很多难以解
释的问题,随着后来开普勒、伽利略等人的发展才逐渐成型。( )答案:对
6. 16-17世纪的科研机构和现在并不相同,主要教授的是亚里士多德的哲学,
很多体制上沿袭的还是中世纪的旧体制。( )答案:对
第四章
1. 18世纪末,哲学家____在《什么是启蒙?》中为启蒙提出了定义,主张启蒙
运动就是要求人要敢于运用自己的理性,敢于在不依靠权威的基础上追求智
慧。( )答案:康德
2. 随着启示宗教逐渐不能适用,18世纪的宗教领域_____逐渐兴起。( )答案:
自然宗教
3. 18世纪的生命科学领域取得了哪些重要进展?( )答案:活力论解释的兴起;
渐成论逐渐取代预成论;演化思潮的出现;历史主义思潮的出现
4. 康德在哲学上综合了_
、
___两大不同的认识论学说。( )答案:经验主义;理
性主义
5. 18世纪的启蒙运动宣扬理性精神,反对启示宗教,事实上,在绝大部分启
蒙哲学家中已经抛弃了基督教信仰( )答案:错
6. 18世纪在牛顿经典力学的基础上,兴起了更多不同学科,力学理论出现了
重大突破。( )答案:错
第五章
1. 热力学的开端现在一般认为是卡诺在1824年提出的_____。( )答案:理想
热机理论
2. 实证科学主要包括_____与______学科。( )答案:自然科学;社会科学
3. 19世纪化学的发展主要表现在______。( )答案:原子论的复兴;元素周期表
的提出
4. 第二次工业革命主要发生在______。( )答案:美国;德国
5. 19世纪生命科学的发展中,很重要的一点是达尔文原创性的提出生物演化
理论( )答案:错
6. 英国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生,是人类有意识地运用科学研究推进技术进步来
提高生产力的结果。( )答案:错
第六章
1. 物理学潜藏的问题分别随着_____和_______而显现出来,成为经典物理学的两
大危机。( )答案:黑体辐射实验;迈克尔逊-莫雷实验
2. 现代物理学主要对经典物理学进行了革命,经典物理学包括_
、
_、____几个
部分。( )答案:麦克斯韦电磁波理论;牛顿力学;统计力学
3. 十九世纪末物理学的三大发现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 )答案:汤姆逊
等对“电子”的研究 ;X射线的发现;放射性的发现
4. 19世纪末经典物理学的两个危机,分别由______、________的建立得到解决。
( )答案:相对论;量子力学
5. 迈克尔逊-莫雷实验表明光速与参考系的运动无关,否定了以太假说,对此,
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通过_____、____推导出洛伦兹变换,成功描述了在亚
光速领域宏观物体的运动。( )答案:相对性原理;光速不变原理
6. 通过薛定谔方程的建立,薛定谔为量子的行动设置了新概念____,取代了经
典物理学的动量和位置的描述。( )答案:波函数
第七章
1. 控制论是探索调节系统的跨学科研究,其奠基者是美国工程学家_____。( )
答案:诺伯特·维纳
2. 克劳德·申农1948年发表的论文______宣告了信息论的诞生。( )答案:《通信
的数学理论》
3. 上世纪50年代,______成功发射了世界第一颗人造卫星,开创了人类的空间
技术时代。( )答案:苏联
4. 现代宇宙论的发展之初,科学家提出不同的宇宙模型,其中 曾提出各向同
性的膨胀宇宙模型。( )答案:勒梅特;弗里德曼
5. 地球科学中,为现代地球科学奠定基础的地质学理论是____。( )答案:板块
构造说;海底扩张说;大陆漂移说
6. 新型材料是指新出现的或正在发展中的具有优良性能的材料,下列哪些属于
新型材料?( )答案:光电转换材料;超导材料
7. 宇宙大爆炸理论虽然被广泛接受,但并不是唯一可行的宇宙理论。( )答
案:对
8. 以电力的使用为标志的第二次科技革命,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影响最深
远的一次科技革命。( )答案:错
第八章
1. 在明末清初西学东渐中,西方传教士来华翻译的第一部科学著作是______。
( )答案:《几何原本》(前6卷)
2. 由西方传教士和中国学者共同编译的《崇祯历书》中,采用了______的天文
学体系。( )答案:第谷
3. 《数理精蕴》被誉为“初等数学百科全书”,介绍了17世纪以来传入西方的
科学技术知识,这本著作是在清朝_____年间编译成的。( )答案:康熙
4. 晚清思想家魏源在其著作______中提出了著名的“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 )
答案:《海国图志》
5. 我国著名地质学家______创造了陆相生油理论,对我国的地质事业,尤其是
油田的勘探和开发做出了重要贡献。( )答案:黄汲清
6. 下列哪些属于晚清时期的数学家。( )答案:项名达;戴煦;李善兰
7.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借鉴欧美的高校教育体系,对全国高校进行了大规模的
院系调整。( )答案:错 ## 绪论
8. 在科学史家所关注、所研究的“科学史”中所涉及的“科学”,主要是指( )答
案:博物学
9. 科学史是( )学科。答案:一级
10. 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的()就已描述了到他那个时代为止的医学发展的历
史。答案:希波克拉底
11. 公元前4世纪的埃德谟(Eudmos),他甚至撰写过( )。答案:天文学史;
数学史
12. 科学技术史的主要功能是( )。答案:消除伪科学的影响;帮助人们了解科学
技术发展的历史;为科学决策提供参考;帮助人们认识科学
第一章
1.
2.
3.
4.
根据考古发现,猿群在( )万年前学会了打制方法加工石块。答案:380
猿人在技术上取得的一项决定性进步是学会了( )。答案:用火
学会人工取火的是( )。答案:早期智人
晚期智人的工具进步明显,他们制作的( )已相当精美了。答案:骨器;角器;石
器
5. 新石器时代晚期,人类已开始使用( )等天然金属。答案:铜 ;银;金;陨铁
第二章
1.
2.
3.
4.
5.
早在公元前( )年埃及便形成了统一的国家。答案:3100
制作 ( )使埃及人积累了很多解剖学知识。答案:木乃伊
古( )人形成了星期的时间单位。答案:巴比伦人
两河流域先后出现的民族有 ( )。答案:伊朗人;闪族;苏美尔人;巴比伦人
下列属于苏美人科技成就的有( )。答案:发明了日晷;沿用至今的星空划分法;
弓箭;青铜武器;马拉战车
第三章
1. 古希腊的柱式不包括( )。答案:奥尼斯
2. 古希腊人崇尚海洋的精神导致他们更愿意观测天文,也拥有比中国更为完整
的天象观测记录。答案:错
3. 留基伯和德谟克里特是四元素论的代表人物。答案:错
4. 四体液说的提出人是古希腊医学家希波克拉底。答案:对
5. 阿那克西美尼认为世界万物的本源是气。答案:对
第四章
1.
2.
3.
4.
阿拉伯人是 古代两河流域( )族的一支。答案:闪族
阿拉伯学者 ( )写成了《医学大全》一书。答案:拉齐
阿拉伯人把源自中国的 ( )称呼为“中国雪”。答案:硝石
中国的( )等通过阿拉伯人传到了欧洲。答案:炼丹术;指南针;造纸术 ;火药配
制
5. 通过阿拉伯人的著作,印度的( )传到了西方。答案:位值记数法;印度数字
第五章
1.
2.
3.
4.
5.
1492年 ( )发现了新大陆。答案:哥伦布
1543年 ( )发表了《天体运行论》。答案:哥白尼
牛顿的代表作是 ( )。答案:《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最早提出微积分方法的两位科学家是 ( )。答案:牛顿;莱布尼茨
开普勒发现的三大行星定律是 ( )。答案:周期定律;面积定律;轨道定律
更多推荐
答案,理论,提出,物理学,中国,发展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