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3日发(作者:一本期末数学试卷)

2023北京门头沟初三一模

数 学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分,每小题2分)

第1-8题均有四个选项,符合题意的选项只有一个.

..

1.如图,下列水平放置的几何体中,其侧面展开图是扇形的是( )

A.B.C.D.

2.据初步统计,截至2023年1月21日,《2023年春节联欢晚会》推出的竖屏看春晚累计观看规模约达

179000000人,将数字179000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

A.

17910

6

B.

17.910

7

C.

1.7910

8

D.

0.17910

9

3.下列图形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

A.B.C.D.

4.如图,

l

1

∥l

2

,等边

△ABC

的顶点B,C分别在

l

1

l

2

上,当

1=20

时,

2

的大小为( )

A.35°

5.方程

B.40° C.45° D.50°

21

+=0

的解为( )

x+3x

B.

x=1

C.

x=−3

D.

x=−

A.

x=−1

1

3

6.实数a在数轴上的对应点的位置如图所示,实数b满足条件

a+b0

,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A.

b1

的长是( )

B.

ba

C.

ab0

D.

a−b0

7.如图,

O

的半径为2,

△ABC

O

的内接三角形,半径

OD⊥BC

于E,当

BAC=45

时,BE

第1页/共12页

A.

2

B.

22

C.

3

D.

23

8.如图1,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2,点E是AB上一动点(点E与点A,B不重合),点F在BC延长线

上,

AE=CF

,以BE,BF为边作矩形BEGF.设AE的长为x,矩形BEGF的面积为y,则y与x满足的

函数关系的图象是( )

A.

9.如果

B.C.D.

二、填空题(本题共16分,每小题2分)

x−

1

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那么实数x的取值范围是______.

22

10.分解因式:

3x−6xy+3y=

______.

11.如果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等于外角和,那么这个多边形的边数是______.

1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反比例函数

y=

k

(

k

0

)

的图象经过点

P

(

3,n

)

,且在各自象限内,y的值

x

随x值的增大而减小,写出一个符合题意的n的值______.

..

13.如果关于x的方程x+4x+2m=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那么m的取值范围是______.

14.在一个不透明的盒子中装有四张形状、大小、质地均相同的卡片,上面分别标有数字1,2,3,4.从

中随机同时抽取两张卡片,那么抽取的两张卡片上的数字之和等于5的概率是______.

15.如图,在

ABCD

中,

BE⊥AD

于E,且交CD的延长线于F,当

A=60

AB=2

时,ED的长是______.

BE1

=

EF2

第2页/共12页

16.某校计划租用甲,乙,丙三种型号客车送师生去综合实践基地开展活动.每种型号客车的载客量及租

金如下表所示:

客车型号

每辆客车载客量/人

每辆客车的租金/元

20

500

30

600

40

900

其中租用甲型客车有优惠活动:租用三辆或三辆以上每辆客车的租金打8折.现有280名师生需要前往综

合实践基地,要求每种型号的客车至少租l辆,且每辆车都坐满.

(1)如果甲,乙,丙三种型号客车的租用数量分别是2,4,3,那么租车的总费用为______元;

(2)如果租车的总费用最低,那么甲,乙,丙三种型号客车的租用数量可以分别是______.

三、解答题(本题共68分,第17~22题每小题5分,第23~26题每小题6分,第27~28题每小题7分)

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

17.计算:

8+−2−4cos45+



2

4x−22

(

x+1

)

,

18.解不等式组:

5x+2

x.

3

2

2

19.已知

m−m−1=0

,求代数式

(

2m+1

)(

2m−1

)

+

(

m−2

)

−m

的值.

−1

2

20.下面是证明等腰三角形性质定理的两种添加辅助线的方法,选择其中一种

,完成证明.

....

等腰三角形性质定理的文字表述: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已知:如图,在

△ABC

中,

AB=AC

,求证:

B=C

第3页/共12页

方法一

证明:如图,作

BAC

的平分线交BC于D.

方法二

证明:如图,取BC中点D,连接AD.

21.如图,在菱形ABCD中,

BE⊥AD

于E,

DF⊥BC

于F.

(1)求证:四边形BEDF是矩形;

(2)连接BD,如果

tanBDE=2

BF=1

,求AB的长.

22.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一次函数

y=kx+b

(

k0

)

的图象经过点

A

(

−1,0

)

,且与函数

y=2x

的图象交于点

B

(

1,m

)

(1)求m的值及一次函数

y=kx+b

(

k

0

)

的表达式;

(2)当

x1

时,对于x的每一个值,函数

y=−x+n

的值小于一次函数

y=kx+b

(

k0

)

的值,直接写

出n的取值范围.

23.甲,乙两名同学进行羽毛球比赛,羽毛球发出后的飞行路线可以看作是抛物线的一部分.如图建立平

面直角坐标系,羽毛球从O点的正上方发出,飞行过程中羽毛球的竖直高度y(单位:m)与水平距离x

(单位:m)之间近似满足函数关系

y=a

(

x−h

)

+k

(

a0

)

2

比赛中,甲同学连续进行了两次发球.

第4页/共12页

(1)甲同学第一次发球时,羽毛球的水平距离x与竖直高度y的七组对应数据如下:

水平距离x/m

竖直高度y/m

0

1

1

2.4

2

3.4

3

4

4

4.2

5

4

6

3.4

根据以上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①当羽毛球飞行到最高点时,水平距离是______m;

②在水平距离5m处,放置一个高1.55m的球网,羽毛球______(填“是”或“否”)可以过网;

③求出满足的函数关系

y=a

(

x−h

)

+k

(

a0

)

(2)甲同学第二次发球时,羽毛球的竖直高度y与水平距离x之间近似满足函数关系

2

y=−0.1

(

x−5

)

+3.3

.乙同学在两次接球中,都是原地起跳后使得球拍达到最大高度2.4m时刚好接到球,

记乙同学第一次接球的起跳点的水平距离为

d

1

,第二次接球的起跳点的水平距离为

d

2

,则

d

1

−d

2

______0

(填“>”“<”或“=”)

24.“双减”政策颁布后,某区为了解学生每天完成书面作业所需时长的情况,从甲,乙两所学校各随机

抽取50名学生进行调查,获取他们每天完成书面作业所需时长(单位:分钟)的数据,并对数据进行了整

理、描述和分析,下面给出了部分信息.

a.甲,乙两所学校学生每天完成书面作业所需时长的数据的精数分布直方图及扇形统计图如下(数据分

成5组:

15x30

30x45

45x60

60x75

75x90

):

2

b.甲校学生每天完成书面作业所需时长的数据在

45x60

这一组的是;

45 46 50 51 51 52 52 53 55 56

c.甲,乙两所学校学生每天完成书面作业所需时长的数据的平均数、中位数如下:

甲校

乙校

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

m=

______;

(2)乙校学生每天完成书面作业所需时长的数据的扇形统计图中表示

45x60

这组数据的扇形圆心角

的度数是______°;

(3)小明每天完成书面作业所需时长为53分钟,在与他同校被调查的学生中,有一半以上的学生每天完

成书面作业所需时长都超过了小明,那么小明是______校学生(填“甲”或“乙”),理由是______.

(4)如果甲,乙两所学校各有200人,估计这两所学校每天完成书面作业所需时长低于60分钟的学生共

有______人.

25.如图,AB是

O

的直径,点D在

O

上,连接AD并延长到C,使

AC=AB

,连接BC交

O

于E、

过点B作

O

的切线交OE的延长线于点F.

平均数

49

50

中位数

m

54

59 59

第5页/共12页

(1)求证:

OE∥AC

(2)如果

AB=10

AD=6

,求EF的长.

26.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抛物线

y=ax−2ax+a−4

(

a0

)

2

(1)求该抛物线的顶点坐标;

(2)当抛物线

y=ax−2ax+a−4

(

a0

)

经过点

(

3,0

)

时,

2

①求此时抛物线的表达式;

②点

M

(

n−2,y

1

)

N

(

2n+3,y

2

)

在抛物线上,且位于对称轴的两侧,当

y

1

y

2

时,求n的取值范围.

27.已知正方形ABCD和一动点E,连接CE,将线段CE绕点C顺时针旋转90°得到线段CF,连接BE,

DF.

(1)如图1,当点E在正方形ABCD内部时,

①依题意补全图1;

②求证:

BE=DF

(2)如图2,当点E在正方形ABCD外部时,连接AF,取AF中点M,连接AE,DM,用等式表示线段

AE与DM的数量关系,并证明.

第6页/共12页


更多推荐

作业,时长,羽毛球,数据,书面,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