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15日发(作者:赣州今年中考题数学试卷)

《通分》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人教版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下册第73、74的内容及相应练习。

教学目标

1、掌握同分母分数,同分子分数大小比较的方法,并能熟练、快速地比较。

2、理解和掌握通分的概念,掌握通分的方法,能正确把两个分数进行通分。

3、能运用通分的方法,比较异分母分数的大小。

4、经历探索活动,体验解决问题的策略多样性。

教学重点:理解通分的意义,掌握通分的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通分的算理以及通分的关键

教学过程

教学流程

一、课件出示复习题

二、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屏幕出示第73页例4“世界地图”

师谈话导入:这是一幅世界地图,你知道地球上的陆地多还是海洋多?

学生回答可能有:

①没有数据无法判断

②从图上可以估计,海洋面积比陆地面积大

师对学生回答予以鼓励性评价,相机出示相关信息,“陆地面积约占地球面积的3/10

而海洋面积约占地球总面积的7/10

引导学生比较3/10和7/10的大小,并说说自己的理由。

学生的理由可能有

①如果把地球面积平均分成10份,陆地占3份,海洋占7份,海洋面积大。

②3/10是3 个1/10,7/10是7个1/10,7/10比3/10大。

(设计意图:从学生感兴趣的“地球上的陆地多,还是海洋多”这一话题引入,一方面

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凸显了数学的人文价值,另一方面,让学生在具体生活情境中比较两个

分数的大小,体会数学知识无处不在,处处有数学,处处用数学。)

2、出示

3/13 ○ 4/13 2/7 ○ 4/7 5/9 ○ 2/9

3/8○ 3/11 5/6 ○ 5/8 12/17 ○ 12/19

师:你能比较它们的大小吗?选择其中的两题(同分母、同分子类型)让学生说说理由

如3/8○ 3/11

师:观察这六组分数,你发现什么?

学生小组内互相说一说,全班交流,明确以下几点:

①比较同分母分数的大小,分子大的分数较大

②比较同分子分数的大小,分母小的分数较大

(设计意图:给学生一个机会,他就会还你一个惊喜。学生在尝试借助图形,根据分数

的意义,比较分数单位的多少等多种方法比较分数的大小时,教师可为学生提供素材和充分

的思考空间,让学生经历探索规律,形成结论的过程。)

三、自主建构,解决问题

(1)屏幕出示,第74页例5情景图

(2)提出问题:黄豆和蚕豆哪个的蛋白质含量比较高?

(3)自己探索,解决问题

师:要比较谁的蛋白质含量高,就应该比较2/5和1/4,看这两个分数谁大谁小?说一

说,你准备怎么比较?

学生交流自己想法,可能有

① 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2/5=2÷5=0.4 1/4 = 1÷4=0.25 所以 2/5大

② 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 1/4=2/8 所以2/5大

③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 1/4=5/20, 2/5=8/20 ,所以2/5大。

(4)揭示通分概念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想出了好几种不同的方法比较出2/5和1/4的大小,解决“黄豆

和蚕豆哪个的蛋白质含量比较高?”这一问题,你喜欢哪一种方法?说说你的理由。

引导学生在交流辨析中明白:人们在比较分数的大小时,化成同分母分数进行比较,这

样比较方便。

联系1/4=5/20 , 2/5=8/20, 板书“通分”,口述内容,要求说一说对这句话的理解,明

确两点

①和原来相等 ②同分母

(设计意图:从解决问题出发,学生在多种策略的比较中得出通分后比较分数的大小是

非常方便的一种方法。在解决问题中多样,在多样中优化,突现了“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

这一理念。学生不仅触到新知的“脉”,还寻找到新知的“源”,不仅知道了学什么,还知

道为什么要学,不仅激活了学生的思维,还有利于学生把知识转化为能力。)

(5)怎样通分?

组织学生讨论:怎样通分呢?在交流中明确

①确定公分母(两个分母的公倍数)

②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化为同分母分数。

(设计意图:在关注学生学习数学的情感态度时,也不能忽视学生对基本知识技能的掌

握。在学生理解了通分含义的基础上,设置“怎样通分?”这一问题,可帮助学生完善知识

结构,形成对通分的全面认识和理解。)

四、巩固内化,拓展应用

完成第74页的“做一做”

学生独立完成 ,教师巡视,指名板书“5/6和7/8”的通分情况。

引导学生观察,讨论:用什么做公分母最简便?

(设计意图:学生独立思考,完成练习,交流发现,形成共识,给每个学生提供了展示

才华的机会和空间,同时也是对前面学习内容的检查与反馈。教师的指导和矫正提高了课堂

的针对性和时效性。另外,在通分练习中,教师指名板演,抓住时机,引导学生在具体的情

景中体会“用最小公倍数做公分母”这一最优方法,使学生对通分的认识不断深化。)

《通分》说课稿

獐儿坪小学 潘彩霞

一、说教材

本课时教学内容是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

《通分》。通分是分数基本性质的一种应用,是已经掌握了分数的基本性质和求

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同时,通分又是分数四则运算的重要

基础,是比较异分母分数大小和计算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重要步骤,因此,必须

使学生切实掌握好。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本课的教学内容,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学生认识通分的意义,理解和掌握通分的方法,学会把两个分数通分,

能通过通分比较异分母分数的大小。

2、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归纳等思维能力。

3、在发现中体验成功,在练习应用中感受知识应用的价值。

三、说教材重点和难点

为了使学生能比较顺利地达到教学目标,我确定了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通分的意义,掌握通分的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通分的算理以及通分的关键(找准分母的最小公倍数作公分

母。)

四、说教法

为了更好地突出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我采用了以下教法:

1、讨论法。通过学生的讨论让他们自己总结归纳出通分的意义和方法。

2、借助多媒体的演示进行直观教学,帮助学生理解通分的算理,培养了学

生的观察、分析能力。

3、运用口答、多媒体课件等形式的练习,使学生巩固了所学的知识,使教

学得到反馈。

4、循循善诱,启发引导学生,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引导学生动口、动脑、

动手,逐步掌握新知。

五、说学法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学会联系旧知识解决新问题,通过对操作演示的

观察、分析,自己总结归纳出通分的意义和方法,体现了学生的自主。

六、说教学过程:

(一)再现导入

通分是在求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和分数的基本性质的基础上学习的,因此,

在新授前我利用多媒体课件,先安排了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和分数的基本性

质、比较分数的大小的复习。复习第(1)题让学生回忆了两个数是互质关系、

倍数关系和一般关系时怎样求它们的最小公倍数;复习第(2)题让学生回顾分

数的基本性质,为通分过程打好基础。这两题都分散了教学中的难点。

(二)引导探索

1、教学例4时,我先出示世界地图并提出地球上的陆地多还是海洋多的,

让学生观察、判断。然后给出条件(陆地面积占地球总面积的,海洋面积占地球

总面积的)让学生自己说方法,说结果,说理由。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自主尝试

完成填空题。然后让学生自己归纳两行分数的共同点,并自己总结出怎样比较同

分母分数的大小,怎样比较同分子分数的大小。

2、在教学例5时,我先通过让学生思考:如果两个分数既不同分母也不同

分子那又该如何比较它们的大小呢?学生思考后说出思路,这时会有两种不同的

思路:化成同分子分数比较;化成同分母分数比较。我首先肯定这两种思路都是

可以的。然后借助题中具体的分数,引出异分母分数的概念,再引导启发学生把

和化成分母相同的分数,公共的分母必须是5和4的公倍数,从而引出了公分母

的概念,再引导学生思考:为了计算简便,取哪一个公倍数作公分母,然后出示

了通分的关键。

3、在教学通分过程时,我重点是解决对照公分母思考把原来的分母和分子

要同时乘以几,引导学生想:公分母是原来分母的几倍,原来分数的分母和分子

要同时乘以几。为了帮助学生真正理解通分的道理,我借用多媒体演示,取得了

较好的效果。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对照板书自己总结归纳出通分的意义和方法。

4、在教学例5后,我就指导学生练习“做一做”,有利于进一步巩固通分

的道理和通分的方法。

在本课的教学中,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占据了一定的时间,因而后

面练习时时间出现了不足。由于时间的关系,注重了练习形式的多样化,对于纯

通分的实际操作减少。

本课的内容是通分,学生探索比较大小的方法有没有必要在课中作为重点出

现值得和老师们共同探讨。

课堂检测题

一、填空

1、把异分母分数( )化成和( )相等的

( )分数,叫做通分。

2、通分时选用的公分母一般是原来几个分母的( )。

3、通分的方法先求出原来几个分母的( ),然

后把各分数分别化成用这个( )作分母的分数

4、通分的依据( )。

5、通分的目的是把( )分母的分数化成( )分母的分数。

二、给下列各组数通分

三、解决问题

小明每天学习和睡觉的时间大约各占一天时间的和。小明每

天学习的时间多还是睡觉的时间多?

1

4

3

8


更多推荐

学生,通分,分数,分母,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