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25日发(作者:2021年绵阳市高考数学试卷)
弘扬科学精神,培养数理英才:《数学物理方程》课程 思政优秀案例
一、课程基本情况
“数学物理方程”是我校大气科学、电子信息、数学等专业 类人才培养的重要基础,是学生学习后继专业课程的桥梁。课程 内容在多个领域有着极其广泛的应用,尤其在气象数值预报、模 式修正、数据同化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自建校以来,历届课 程负责人潘闻天、刘桂馥、李刚、刘文军教授等先后牵头主讲本 课程,依托中国气象局重点教材、江苏省重点教材、省级和国家 级一流课程建设等项目,不断强化课程和教材的持续建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力使学生掌握有关线性偏微分方程的基 本概念、分类以及求解偏微分方程定解问题的各种方法, 提高自
主学习、知识应用和前沿探索的能力,以推动与深化数学与专业 方向的交叉融合。同时,结合思政教学案例,教导学生做人立志,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二、课程目标
适应国家对数理基础扎实的高素质人才培养需求,立足本校 “厚基础、高素质、强能力、勇创新”人才培养定位,本课程力 使学生掌握方程的背景、解法和基本理论,培养其自主学习、知 识应用和前沿探索能力,以推动并深化课程与专业发展的交叉融 合。
1 .知识目标
了解两类特殊函数一一贝塞尔函数和勒让德函数的基本性质及 其应用;理解三类典型方程一一弦振动方程、热传导方程和位势 方程的建模及其定解问题;掌握定解问题的四种解法一一行波法、 分离变量法、积分变换法和格林函数方法。
2 .能力目标
根据拓展素材,转变教与学方式,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 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领域中简单的物理背景问题的知 识应用能力;结合微分方程建模,探索解决专业领域中的前沿数 学问题的前沿探索能力。
3 .素质目标
结合案例问题的探讨,适时传递行业动态与历史使命,教导 学生做人立志;用严谨的教风、认真的态度、强烈的责任心感染 学生,达到全程全方位育人的目标。
三、“课程思政”教学方法及手段
本课程采用线上线下混合教学,线上教学主要利用南信大在 线的超星慕课平台、中国MOOC平台和QQ群等。教学团队经多次 讨论,确定了 “相互合作、资源共享、形式丰富、贯穿思政”的 建课思路。利用课程团队建设的在线资源,包括教学视频、PPT、 知识点小结、随堂测试、讨论题、单元测试和作业等,确保课程 的顺利开展。
1 .资源设计
课程团队搭建线上教学平台,整理修改已有的视频、教案、 PPT、习题、拓展读物等各类多样材料,并及时将这些资料上传到 平台共享。
此外,学校丰富的资源(南信大教育在线平台上的国 家级、省级课程资源等)以及中国大学MOOC等网上开放资源,也 都为本课程提供了灵活多样的线上教学素材,增加了课程的丰富 度。
2 .教学手段
(1)创新课程教学模式。基于BOPPPS和翻转教学相结合的 “半翻转”教学模式和BLOOM教学目标,按照课前、课中、课后 安排课程设计。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主体的差异性,在课堂上引 入设疑法、讨论法、引导法等教学方法,提升学生的主体性,激 发其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引导中进行课程思政教育,实现价值导 向与知识技能培育的统一。
(2)优化思政评价模式。在课程学习中,动态地开展过程性 评价,关注学生的情感与态度,充分发挥考评手段在学生学习过 程中的评价、反馈、导向与激励等作用,保障课程思政融入效果, 建立多元、有效、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考评体系。
(3)注重学生能力培养。教学过程中贯彻“问题驱动式”教 学理念,以具有启发性、延伸性、现实性的问题带领学生主动探 索、体验、发现和构建。教学中利用MATLAB等软件对偏微分方程 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和仿真,一方面可有助于直观理解抽象的数
学概念、思想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可培养学 生运用数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思政融入
(1)融入课程思政,丰富数学课程的内容,让素养教育更具内涵 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将疫情防控、我国著名学者的卓越贡献 等思政元素
融入授课内容,培养学生专业素养的同时,提高学生 的思想政治素质。
(2)转变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方法,让课堂气氛更加活跃
学生利用互联网,线上提前预先学习,了解推导和求解方法
等。教师提供参考视频与资料,注重过程指导,提出注意事项, 做好总结与延伸。
四、教学过程
以下以“ 2.1节两个自变量方程的分类与化简”为例。
(一)课前(线上学习、研讨与效果前测)
1 .提前一周布置学习任务
布置预习教材2.1节、爱课程(中国大学MOOC)中的微视频 2.1-2.5及线上的基础练习。
2 .布置研讨话题与思政元素思考
列举一些在偏微分方程等相关领域有突出贡献的科研工作者; 二阶线性方程化简的主要思想及推广;化简后的方程的求解问题; 谷超豪院士的卓越贡献及不平凡经历等。
3 .线上学习效果前测
学生带着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单进行在线预习及自我学习, 将自己学习到的主要内容、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法以笔记的形 式记下来,用于课堂交流;同时,完成线上前测的问题。
(二)课中(讲解法,启发式教学)
1 .复习与问题引入(10分钟,设疑法、引导法)
回顾第一章学习的波动方程、热方程和拉普拉斯方程,引出 二阶
线性偏微分方程的分类问题;回顾二次曲线的分类准则,引 出二阶线性偏微分方程的分类准则;回顾学生课前在线自学的情 况,完成课前测。
通过金融学术论文中期权定价方程的介绍,引导学生思考复 杂的二阶偏微分方程是否可以化简?结合学生自学的情况,请学 生思考偏微分方程如何化简?
2 .二阶线性偏微分方程的分类与化简 (70分钟)
(1)二阶线性偏微分方程的一般形式:
思想:引入可逆变换,将原方程化为
设疑:如何选择合适的可逆变换,使得上式具有最简形式?
(2)方程化简的过程,理解特征方程、特征线等概念,引出方程 类型的判别标准;
(3)双曲型、抛物型和椭圆型方程的特点及标准型;
(4)混合型方程的应用及 我国学者的卓越贡献(国家最高科技 奖)
(5)两个自变量方程化简为标准型的例题讲解。
3 .课堂小结(6分钟)(讲解法)
教师结合学生完成实例的情况,对本节课的教学过程进行小 结,总结两个变量方程分类与化简的主要步骤、本节蕴含的数学 思想及我国学者的卓越贡献
4 .开拓思维,同时提出新的问题(4分钟)
这次课我们学习了对两个自变量的二阶线性偏微分方程进行 分类和化简标准形式的方法。那么,当对主部进行化简之后,是 否有可
能对方程进一步化简?教师继续提出问题,让学生产生继 续探究、学习的愿望,整堂课带着下一堂课的悬念结束,为学习 下一节内容做好铺垫。
5 .讨话题与课程思政元素(在授课过程中穿插互动)
(1)学生列举一些在偏微分方程等相关领域有突出贡献的科 研工作者,分享他们的研究经历?从他们的科研经历中有什么启 发?
(2)二阶线性方程化简的主要思想是什么?这个思想可以推 广到哪些偏微分方程的化简中?化简后的方程可以求解吗 ?
(3)从双曲型方程,引出我国著名数学家谷超豪院士(桃李 满天下,门徒九院士),让学生了解我国数学家在偏微分方程领 域的贡献及对我国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贡献,激发学生的民族自 豪感、爱国主义和为国家兴盛而努力学习并奋斗终生的责任感 五、教学效果与学习评价
采用线上线下混合教学后,学生参与率高,能够积极在课前 观看MOOC视频、课件,完成课前测。授课过程中,融入课程思政 案例,例如在二阶偏微分方程的分类与标准型时引出谷超豪、齐 民友等我国著名数学家、在傅里叶变换法讲解时引出华为等我国 著名高科技企业等,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切实做到课程思政
与专业教学的合理融入,提高学生的思政水平,同时也活跃了课 程气氛。同学们也积极参与提问、讨论和抢答。超星平台大数据 统计功能显示,学生的参与度、学习进度、作业提交及时且完成 情况都较好。该课程受到了学生的欢迎与一致好评。同时,有些 学生们也给本课程
提出宝贵的改进和完善的意见。
六、教学反思
1 .教学成效
(1)通过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充分发挥线上资源优势,如 MOOC视频、课件、测试题、在线布置作业等,提高了教学效率, 促进了数学物理方程教学的改进。
(2)建设数学物理方程课程思政资源库,将课程思政科学融入 到各个章节的教学中,实现专业培养与思政教育的统一。
2 .存在问题与改进措施
(1)部分同学缺乏线上学习主动性,互动环节有待进一步引导。 基于这种情况,在备课时要精心设计教学内容、设计与课程内容 相关的讨论话题,引入合适的思政案例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和主动性。
(2)虽然数学物理方程的MOOC视频、PPT课件、教学设计、课 前测、研讨话题等都已完成,但还需进一步完善在线作业库和试 题库的建设。
更多推荐
学生,课程,方程,教学,思政,学习,问题,化简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