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12日发(作者:金太阳高三阳信数学试卷)
小学数学教学中遇到的困惑
新课程改革实施中,犹如一股春风扑面而来,让人为之一振,它提倡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结构,
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师生之间关系和谐、民主、平等。追求“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教
学宗旨。为了更好地落实新课改理念,突显学生的主体地位,这就要求我们数学教师不断调整教学方式,然
而这也给教师在教学中带来了一些困惑。
一、教学观念方面转变比较难
在实际教学中,我发现有的教师的教学观念陈旧,教学方式比较封闭,名义上是开放式的,自已主动让
学生回答问题、动手操作、实践等。这些的教法看上去是放手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其实学生还是在老师指
导下完成的。这种教学控制了学生思维的发展。那么,教师应如何转变教学观念、改变教学方式、实行开放
式教学呢?
二、教学方法上不适当
教学方法的改革是几年来教学改革的主要对象。在这方面虽然已经取得一定的效果,但在教学实践中仍
然是以教材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学生为配角。
方法不当反映在教学过程的设计上,就是完全由教师安排教学程序,教师为学生的学习做好一切准备,
无须学生更多的思考。学生始终处于一种茫然被动的状态,只为教师的教学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体力劳动。
三、差生关注不够,学习方法不当。
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不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学生独立解决问题,自主学习能力差,课堂效益低,集中
表现在优生对学习内容吃不饱,学困生吃不了,互相制约,教师无法科学配置讲授与练习的时间,无形浪费
了课程资源。
四、解决问题过程难
“应用题”历来是数学教材改革的重点内容之一。新一轮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应用题教学是在新理念指
导下从目标、内容到教法的一次全方位改革。《课标》中把应用题确定为“发展性领域”中的“解决问题”。
所谓“解决问题”是综合性、创造性地应用学过的数学知识、方法解决新问题的过程。相应地,新教材中已
经不再单独设立应用题教学的章节,往往以计算伴随着应用相融合的形式编排。这就对一线教师头脑中长期
存在的对应用题的传统认识提出了挑战。同时也给一线教师带来了困惑。新课程背景下的应用题应该怎样教
学呢?
五、优差学生共进难
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在发生明显的变化,师生平等,教学民主
已成风气,师生互动、平等参与的课堂局面已经形成。但由于教师教学方式的变化,学生学习方式的变化,
好学生的机会更多,得到了超常的发挥,学困生成了旁观者,得不到独立思考和表现的机会,获益少。这样,
学生的成长也就形成了两极分化。在数学教学中,究竟该如何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共同进步,得到全面的发展
呢?
总之,随着新课改实验的不断推进,在新课改、新课程、新思路、新理念下,我们还将会遇到越来越多
的困难和问题。
发现
问题本身也是新课改的任务,而寻找解决困难和问题的策略方法更是我们的责任。只要
我们在教学中真正把学生的发展作为教学的着眼点和目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只有不断地对自己的教学
行为进行反思,总结经验和教训等;适时调节课堂气氛,真正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在知识海洋中自
主学习,自行探索,积极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新课改工作就一定能做好、做扎实,更是我们一直探索的奋
斗目标。
更多推荐
学生,教学,教师,学习,应用题,方法,改革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