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22日发(作者:初二数学试卷讲评设计思路)

★精品文档★

一年级数学上册《分与合》教案

一年级数学上册《分与合》教案

一、教材分析:

《分与合》是人教版第一册第三单元1——5的认识和

加减法中的内容。这部分内容是数概念中最基础的内容之

一,是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开始。1——5的认识和加减法这部

分内容由两部分内容组成:一是5以内各数的认识;二是5

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在此阶段,要让学生初步经历从日常

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初步尝试选择恰当的方法进行5以

内数的口算,使学生了解数学的用处、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从而为今后的学习奠定基础。

本单元的纵线结构是:1——5的认识——1——5的加

减法——0的认识和加减法——整理和复习。这样的编排有

以下几点好处。首先是有利于学生掌握数的概念、分散写数

的难点。其次是有利于加深学生对5以内数的认识,熟练掌

握5以内数的加减法。最后,这样安排拉长了学生的学习过

程,为学生整体掌握本单元的知识提供了时间和空间。

分与合这部分知识是学生学习加减法的基础,教科书在

第21、22页分两个层次编排2-----5各数的组成。在第21

页以“4”的组成为例进行教学。在第22页,让学生以小组

合作的形式探索5的组成规律。通过这两个层次的操作活动,

2016

1 / 8

★精品文档★

使学生基本掌握2-----5各数的组成,为后面学习5以内数

的加、减计算做准备。

二、学情分析:

这部分内容是数概念中最基础的内容之一,是小学生学

习数学的开始。在此阶段,要让学生初步经历从日常生活中

抽象出数的过程,建立数感。大部分学生在入学前对5以内

各数有一定的认识,所以让学生初步尝试自己选择恰当的方

法进行4和5的组成与分解,使学生了解数学的用处、体验

数学学习的乐趣,从而为今后的学习奠定基础。

三、设计理念:

《分与合》这节课,大多数学生有一定的基础,而且一

年级学生年龄小,自制力有差。针对这些原因,本节课设计

有以下几个特点:

1、游戏激趣,引入新课

一年级孩子自制力差,一开始上课注意力不能很快集中

到课堂上。所以,一开始我设计了一个猜谜语有奖的游戏,

一下子把他们的吸引力集中到课堂上来。同时很自然的引入

新课,让学生体验玩中学的乐趣。

2、大但尝试、合理处理教材

大多数学生有一定的基础,所以我大胆的尝试先让学生

小组合作、动手操作先学习5的分解与组成,把4的分解与

组成当做巩固运用。

2016

2 / 8

★精品文档★

3、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本节课始终以学生为主线,让学生小组合作自己探索出

有序的分解方法。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同时知识又

掌握牢固。比老师一个人讲,学生听的效果好的多。

四、教学内容: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21、22页的内容。

五、教学目标: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能够掌握4、5的分解与组成和

有序的分解方法。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口头表达能

力。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与他人交流的能力。

六、教学重点:掌握5以内各数的分解与组成。

教学难点:初步建立学生数感。理解数中部分与整体的

关系。

七、教学方法:

观察法、合作探究法、动手操作法、知识迁移法

八、教学过程:

(一)激情谈话、导入新课。

同学们,老师今天给大家出一个谜语,看哪个同学最聪

明能猜出来。猜的最快的同学有奖品。出示谜语:买的时候

是平的用的时候要变成尖的用一会儿就变成了秃头。

2016

3 / 8

★精品文档★

(学生动脑思考,猜谜语。举手汇报猜的谜底)

同学们真聪明,一下就猜出来了。老师要奖励猜的最快

的两位同学,请这两位同学站起来接受奖品(出示5支铅笔)。

现在老师要考考大家,把这5支铅笔分给两位同学,有几种

不同的分法?(板书:分与合)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猜谜语,猜的又对又快的学生

老师给予奖励,顺其自然的引出新课的内容。这样设计符合

一年级学生的心里,既有趣味性又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

生在玩中不知不觉的进入了新课的学习。】

(二)合作探究、学习新知。

A:探究5的分法。

师:请同学们拿出你的学具以小组为单位分一分,比一

比哪个小组分得方法又多快?

(学生分学具,老师巡视指导。)

师:请各小组汇报一下你们的分法。老师有意识的让有

以下几种情况的小组发言:

分法不全面、有遗漏,如:只分出一种、两种或三种的。

分法重复的。

分法全面但无序。

有序不重复、不遗漏分的。如:(5可以分成1和4、2

和3、3和2、4和1)

学生边汇报老师边板书。各小组汇报结束后。

2016

4 / 8

★精品文档★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几种分法你发现了什么?(小

组内交流后汇报)

通过观察并交流让学生明白:有的组分法不全面、有的

组分法重复、有的组分法全面但无序、有的组分法全面且有

序。

师:你认为哪种分法最好?

通过观察让学生自己比较、发现有序不重复、不遗漏分

法最好。

师:怎样才能有序不重复、不遗漏的分出来?

(让刚才汇报有序分法的学生)到黑板前一边汇报一边

演示:把5根铅笔向右移动1根就把5分成1和4、在向右

移动1根就把5分成2和3、在向右移动1根就把5分成3

和2、在向右移动1根就把5分成4和1。也可以向左依次

移动。

师:你们看懂了吗?谁来说一说刚才这位同学是怎样分

的?(指名回答)(可以口述有序的分法也可以演示有序的

分法)。

师:现在我们集体按照有序的分法分一分。(让全班学

生分自己的学具,老师巡视)

B:教读5的分解与组成:教师讲解从上往下读读作:5

可以分成1和4,从下往上读读作1和4组成5.

教读:5可以分成1和4,1和4组成5。5可以分成2

2016

5 / 8

★精品文档★

和3,2和3组成5……

学生自由读。

抽几名学生读。

师:通过读5的分解与组成你们发现了什么?

让学生明白5可以分成1和4与5可以分成4和1分法

是一样的,只是调换了两个数字的位置。5可以分成2和3

与5可以分成3和2分法是一样的。

c:巩固运用:1、手指游戏:老师的手指和学生的手指

组成5。如:老师说:我出1。学生说:我出4,1和4组成

5。……

【设计意图:此环节的教学,教师充分相信学生所具有

的巨大潜力,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充分发挥

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亲身体会知识的

形成过程。】

(三)运用新知。

师:我们刚才通过自己动手操作学习了5的分解与组成,

同时也帮老师解决了难题,老师谢谢你们。现在还想接受考

验吗?

师:请同学们摆出4根小棒。

师:你能运用刚才的分法,不重复、不遗漏很快说出4

的分解或组成吗?

对于说的全面的学生老师给予表扬,说的不全面的学生

2016

6 / 8

★精品文档★

请别的学生补充。

【设计意图:让学生运用知识的迁移,自己很快的说出

4的分解与组成。这样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掌握的会更牢固,

又培养了学生“知识迁移法”、“举一反三”的数学学习方法。】

(四)巩固练习。

1、下面添上几能组成5?在正方行内填上数字。

2、填一填。

3、教科书23页的第8题:

学生完成后,教师可提问:4和5还可以分成几和几?

4、教科书23页第10题:引导学生认真看图,弄清图

意。

5、想一想。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锻炼、

有所收获,提升学生自信。】

(五)总结升华: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设计意图:最后的课堂总结,是课堂的点睛之笔,是

学生情感的抒发和愿望的表达,同时可以使所学的知识进一

步系统化。】

板书设计:

2016

7 / 8

★精品文档★

2016

8 / 8


更多推荐

学生,学习,老师,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