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1日发(作者:中考高难度数学试卷分析)

青岛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角的初步认识》微课设计脚本

一、教材

(一)教材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青岛出版社《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 角

的认识

(二)设计意图:

角的初步认识这一教学内容是学生在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和三角形等一

些基本图形的基础上,接触到的一个抽象的图形概念。教材中不要求掌握

角的定义,只要求学生认识角的形状,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直尺画

角,学生通过画角、比较角等实际操作活动认识角的基本特征。如果学生

熟练掌握这部分内容为以后进一步学习几何图形奠定了基础。

(三)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结合生活情景,能正确地指出物体表面或平面图形的角,

知道角的各部分的名称。

2、能力目标:初步学会用直尺画角,会用不同的材料和方法做出一个

角,能初步比较角的大小,从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想象能力和操作能

力。

3、情感目标: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数学学习的兴趣,

在探索角的大小比较中发展数学思考的能力。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让学生形成角的正确表象,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

会用直尺画角的方法。

教学难点:使学生通过直观感知理解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与它

两边张开的大小有关。

(五)设计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通过课件中剪刀张口、钟表的分针与时针、三角形让学生生动形象地认识

角。

用演示的方法让学生知道角的组成:一个角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

二、引导探究、学习新知

这一环节是课堂教学的中心,《课标》指出“应注重使学生在观察、

操作等活动中,获得对简单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直观经验。”因此,本环

节的教学利用实践操作画角

(1)首先让学生观看课件演示画角的过程,使学生对画角的各步骤有

一个初步的了解,并培养他们独立学习的能力。

(2)画一画:在老师的示范下,师生共同画角。

(3)说一说:引导学生归纳角的特征和画角的方法,并编成儿歌:

小小角,真简单,一个顶点两条边。

画角时,要记牢,先画顶点再画边。

三、做角——体会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与什么无关。

这是教学的难点,教学时,我先借助学具建立出一个直观的角;然后

通过游戏活动感受角的变化。具体分两步:

(1)通过重叠的方法比较两个角的大小。

通过改变角的边,让学生体会角的大小与两边的关系。

(2)动画:红角与蓝角

演示动画,提起学生学习的兴趣,通过观看动画得出结论:角的大小

与两条边的长短无关。

(3)小魔术。

通过演示扇子的小魔术,让学生知道角的大小与张口有关。

四、巧设练习,巩固提高,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评价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本着趣味性、思考性、综合性想结

合的原则,我设计了以下两个层次的练习:

一、基础练习:

1、慧眼识角;

2、看谁数得快;

3、比比看

二、拓展练习:

出示一张正方形的纸,问学生:“用剪刀剪去一个角后,这张纸还剩

几个角?”接着组织四人小组交流。讨论。并拿出学具剪一剪。

(四)课堂总结。

同学们,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

总结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同时有助于学生理清知识的结构,形成

完整的认识。


更多推荐

学生,画角,认识,学习,数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