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8日发(作者:数学试卷讲评课1)

教学设计:第四单元 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二年级数学下册

(苏教版)

一、教学目标

1. 学生能辨别、理解“大于”、“小于”、“等于”的含义和用法。

2. 学生能掌握比较大小方法,能够以方便的方法比较任意两个给定的数,正确

运用。

3. 学生能够正确读、写、认识菜单、报时、邮政编码、报纸日期等。

4. 学生能够正确运用比较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内容

本单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模块的教学:

1. 大于、小于和等于的概念和表示方法。

2. 比较数字的大小,掌握不同数的比较方法。

3. 阅读与书写数字,如:菜单、报时、邮政编码、报纸日期等。

4. 在实际情况中应用比较数知识,并且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1.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比较数的能力,使他们正确地辨认并比较数的大小。

2. 教学难点:教材内容的抽象性较强,在教学时需要引导学生去理解和运用这

些概念。

四、教学方法

1. 讲授法:通过教材的讲解和解析,让学生掌握相关概念、方法和技巧。

2. 案例法: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并进行案例分享和讨论。

3. 视频教学:通过多媒体教育片的形式,对教材内容进行图像化呈现,直观生

动地向学生展示相关知识。

五、教学步骤

第一步:引入

1. 观看教育片,让学生对本单元学习的内容有初步了解。

2. 引入“大于”、“小于”、“等于”的概念,并分别用图形示意,让学生理

解这些概念的含义。

第二步:教学内容讲解

1. 讲解比较数的方法——数轴法、尺子法、比数法,分别举例说明三种方法的

使用条件和优缺点。

2. 讲解阅读数字——菜单、报时、邮政编码、报纸日期等的阅读方法,并结合

实例进行示范。

3. 讲解比较运算——利用三种方法对数进行比较大小,深入理解“大于”、

“小于”、“等于”。

4. 联系实际——引入“班级人数比较”、“学生体重比较”等实际问题,通过

数学规律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第三步:练习

1. 练习习题册上的相关题目,巩固所学知识。

2. 阅读实际生活场景中的数字信息,运用所学方法比较大小,加深记忆。

第四步:反馈

结合练习的过程,评估学生的掌握程度。针对存在的问题加强巩固,并提供解

决方法和技巧,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要点。

六、教学评估

通过教学过程中的提问、案例分享、课堂练习以及小测验,对学生的掌握程度

进行评估。并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整和完善,保证教学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七、教学反思

1. 教学中需要注意的是培养学生口头表达和书写的能力。

2.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加强与其他学科的联动,如语文、科学等,综合应用,

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3. 利用影片、实物等多种教学资源,引发学生的兴趣,保证教学效果。


更多推荐

学生,教学,方法,进行,实际,问题,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