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8日发(作者:中考数学试卷历年安徽省)
小学数学课堂提问问题及对策
“提问”是最古老,也是使用最普遍的教学方法。现代思维科学认为问题是
思维的起点。同时问题又是创造与创新的前提,发明创造都是从问题这一基本点
开始的。正如爱因斯坦曾经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课堂
提问是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是教师开启学生心智、促进思维、增强学生的主动
参与意识的基本手段。又尤其是对小学课堂教学,提问就更显重要。课堂提问是
一种有效的教学组织形式,它是联系教师、学生和教材的纽带,是激发学生学习
兴趣、启发学生深入思考、引导学生解决问题、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有效手段。
然而,现在小学数学教学课堂上的提问存在着提问随意性、盲目,缺少针对性和
提问封闭、脱离实际、问题简单,以及教师自问自答等问题。
一、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关于提问方面的现状及其分析。
课堂提问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很多教师课堂表面上看有问有答,实际上
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和激发、学习能力的培养和发展、学习潜能的挖掘和开发
作用不大。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提问过多,缺乏质量。一些教师为了制造热闹的课堂气氛,不分主次,
不顾学生实际,改过去的“满堂灌”为“满堂问”。学生缺少质疑问难、独立思
考的时间,不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这种看似活跃的课堂气氛,实质上是在为教
师的教或板书“填补空档”服务,教学实效不高。
2、提问没有精心准备。一些教师课前没有精心钻研教材,没有根据学生实
际创设课堂提问,上起课来,经常信口开河,为提问而提问。一连串的一问一答
浪费了不少宝贵时间,不但不能激起学生思维,反而会使学生思维受到抑制,容
易使学生养成不假思索、随意应付的坏习惯。而有些教师提出的问题却又过于深
奥,学生无从答起,课堂出现冷场,打击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提问只关注面小。一些教师上课时担心学习水平一般的学生答不出、答
不准问题,影响教学进度,于是喜欢提问那些回答问题完整的优等生,避开后进
生。久而久之,这些学生对学科越来越没兴趣。
4、提问单向,提问成为教师的专利。传统教学模式,以教师为教学主体,
以说教为主。在课堂上只是教师问学生回答,学生只处于被动回答状态,没有留
给学生足够思考、有效质问的空间。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不到落实,很少有学生主
动提问,并且答案开发的问题太少,不敢放手,驾驭课堂能力不足。
5、自问自答的情况普遍存在。很多教师在上课时,为了活跃气氛会提出一
些问题,由于问题没有设置好,大部分学生没有很好的回答,导致教学冷场,于
是自问自答的现象就出现了。学生得不到思维训练。
二、问题解决策略,落实课堂有效提问。
1、在教学上落实课堂有效提问。为了提高数学课堂中提问的有效性,应该
有计划的开展多节数学听课评课活动,主要从提问的数量要求少而精、提问的难
易适度、提问要切中要害等几个方面入手对小学数学教学中课堂提问的有效性进
行研究。同时,应该深入其他教师的课堂,观察课堂中教师们的提问技巧,学生
的提问能力,从中吸取对自己有用的经验和教训,并经常和教师一起探讨如何让
自己的提问更深入,更有针对性的方法和策略。
2、改变陈旧观点,推陈出新。在课堂上,应该转变观点。改变教师牵着学
生鼻子走的现象,在课堂上展开充分的对话和沟通,让教师从一个传授者转化成
引导者,有管理者转化成合作者,成为学生的学习伙伴。
3、改学生为课堂教学提问的主体,让学生主动积极的提问。在教学中发扬
民主,努力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鼓励学生师生互相争辩,鼓励学生不唯书
不唯师。相信学生们的潜力,给予学生提问的机会,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给予及时
反馈,对提出有价值的问题给予表扬。长期坚持,必定形成良好的氛围,调动积
极性。其次,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教学中应该鼓励学生大胆的表达自己的问题及
见解,即使学生的问题很幼稚,也应给予积极肯定。
4、课堂提问要力图准确,且提问内容要恰巧切合知识点内容。因此提问的
方式需要教师巧妙准备。例如,在教学一年级《9加几》一课中,学生从情境图
中获得了运动场上每项运动参加的人数分别有多少人这些信息。这时我提问:你
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有的学生回答:踢键的比赛跑的多几人?有的学生回答:跳
绳的比跳远的少几人?有的学生回答:跳远的和跳绳的一共有多少人?还有很多类
似的问题,可惜学生提出的这些问题都不是我想要的,根本原因是我的提问不够
准确。这时,我话锋一转:你能提出用9加几计算的数学问题吗?这样,问题明
确多了,便于学生及时提出关键问题,并进行探究和学习。
5、提问要注意启发式。俗话说“打蛇打在七寸上”,同样,教师的提问要
问在点子上,启发到关键处。这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提问学生的能力和发
展学生的智力,都是学生有益的。
(1)需要于新知识的重点处、链接处、疑难处提问;在学生理解知识的疑
难处寻求提问的启发点,不仅可以及时纠正错误,还能让学生开启心智,暴露思
维,有利于及时点拨和调控。
(2)解题思路的转折提问。在教学中要积极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去考虑问
题,大胆的提出合理而与众不同的解法,教师在必要时进行点拨疏通,铺路搭桥,
充分发挥“主导”作用。于学生思维受到干扰处提问。教学教材中许多内容既有
相联系的一面,又有相区别的一面,特别是对于表面相似而实质相异的内容,学
生容易产生混淆。这就要求教师备课时要吃透教材,了解学生,适时给予必要的
提示,预防产生消极的影响。
(3)提问要促使知识逐渐深化。学生对知识的认识掌握,总要经历一个由不
懂到懂、由浅到深的认知过程,教师只有在关键时刻恰如其分的提问,才能加速
深化过程。
(4)预设具有启发性和思考性的问题。老师设计问题要突出教学目标,要有
思考性,难易程度要适中,难度太小,引不起学生的兴趣,难度太大,学生望而
却步。
(5)提问要抓住关键。首先要找出教材的关键问题,也就是教材的重点和难
点。在教材重点处提问,重点就会突破,在教材的难点处提问,难点就会突破。
总之,遵守因材施教原则,尊重学生个体差异,要面向全体,因人而异,尊
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有效提问能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和自信,能让学生的思
维变得深刻,能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主动学习有关
知识。只有这样,教师的教学水平才能得到提高,教学效率才会明显提高。
引用:
[1]刘晓静. 浅议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技巧与策略[J]. 小学生旬刊,
2013(12):117-117.
[2]龙梅秀. 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技巧之我见[J]. 黔东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
校学报, 2004, 22(6):132-132.
[3]朱长青. \"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策略之我见.\" (2016).
更多推荐
学生,提问,教师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