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17日发(作者:唐山小学数学试卷去年真题)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数学广角》听课反思评课稿

《数学广角》听课反思

12月2日我有幸观摩了胡圆老师执教的《数学广角》一课,本节课胡老师通过一系列

的游戏活动,让学生在轻松的学习氛围中经历重复问题的探究过程,利用直观图和集合的

思想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数学课堂活起来了。下面结合这节课的一些细节,谈

谈我的一些思考。

开课伊始,教师先给同学们讲了一个理发师理发的故事,一下子就调动了学生的思维,

教师引导学生探究出同一个人扮演爸爸和儿子角色,为后面学习重复知识埋下伏笔。接着

老师组织了抢椅子的游戏,又通过石头剪刀布活动选出参加抢椅子游戏的选手,此时,教

师提出了问题:参加活动的人一共多少人?请参加活动的人站起来!教室有6名学生站起

来了,教师又提出了疑问:“不对呀,参加剪刀石头布的是4个人,参加抢椅子游戏的是3

个人,4+3=7。应该是7个人啊!”事实和老师的推理发生了碰撞,学生陷入了思考,矛

盾中急需老师的点拨。而老师并未马上揭晓原因,而是拿出了两个呼啦圈,让参加剪刀石

头布的4名学生先钻入1号圈中,让参加抢椅子的3名同学再钻入2号圈中,在这个过程

中,全体学生发现刘阳同学开始钻入1号圈又钻入2号圈,他既参加了剪刀石头布活动,

又参加了抢椅子游戏。老师又提出问题:“那怎么样让刘阳既在1号圈又在2号圈?”学

生提出将两个圈重合一部分,刘阳就站在重合的这部分,刘阳的身份是双重的,此时学生

对于刚才遇到的矛盾冲突已经有了理性的解释。接着老师又将两个重合一部分的圈画到黑

板上,形成了集合圈,并让6名参加游戏的学生上台在合适的位置贴上自己的名片。学生

将刘阳的两张名片重合在一起贴在两个圈相交的部分。此时老师引入了重复现象,学生对

重复现象有了清晰的认识了。从呼啦圈过度到黑板上的集合圈,是一个从具体到抽象的过

程,正符合小学的思维特点。教师引导学生探索知识的过程,正是学生在头脑中进行建模

的过程,课堂上教师组织的游戏活动正是知识的直观依托。

老师在引入概念后,马上在课件上出示了一些集合圈,让学生判断哪些是重复现象,

哪些不是重复现象,对新知进行了巩固。学生对重复现象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课堂练习内

容有利于学生利用重复现象和集合思想解决生活中的问题,通过练习,让学生进一步巩固

新知。

本节课中还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环环相扣的教学流程,大胆创新的教学理念,

循循善诱的教师引导,新颖活泼的教学形式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希望在今后的教学中,

自己能够认真研读教材,设计出更好的教学方案,并能将其灵活运用于自己的教学中。


更多推荐

学生,老师,教学,参加,教师,游戏,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