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12日发(作者:安徽高考数学试卷2022)

小学数学课堂导入的方法

教学活动是一个灵活的生成过程,课堂导入的具体运用与

方法,形式更是多种多样的,内容也是丰富多彩的。下面将介

绍十种常见的小学数学课堂导入方法。

1.谈话导入、过渡自然

数学源于生活,又学以致用于生活。生活环境为学生提供

了素材和知识经验,可以从学生自身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例

如,在教学三年级《认识小数》时,可以直接出示一块橡皮的

价格是0.3元,然后问学生:“见过这样的数吗?会读吗?在

哪里还见过?”

2.以旧引新、铺路搭桥

课堂导入以旧引新既灵活地复了旧知,进而也自然地提出

了所要研究的问题,激发了学生的研究兴趣,培养了学生的迁

移能力,更使新知的研究有了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例如,在

教学《有余数除法》时,可以先出示六个梨和三只盘子,让学

生将这六个梨平均分到三个盘子里,然后再出示七个梨,让学

生继续将七个梨平均分到三个盘子里,结果剩下一个梨无法平

均分。这时可以让学生思考几个问题,例如什么变了、什么没

有变、剩下的数叫什么数等,通过观察、比较,学生可以理解

正好分完的叫“整数除法”,不能正好分完的叫“有余数除法”,

剩下的不能分的数叫“余数”。

3.编制儿歌、妙趣横生

小学生都要经历一个从幼儿园到小学的研究过程。念儿歌,

是学生从小研究知识经常采用的方法之一。采用儿歌导入,简

洁,增加学生的研究兴趣。例如,在教学《认识方向——东、

南、西、北》这一课时,可以出示相关儿歌,例如“早晨起床,

面对太阳。前面是东,后面是西。左面是北,右面是南。”然

后让学生模仿图中小朋友,面对太阳升起的方向再来念一次,

这样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研究的兴趣。

4.故事引入、身临其境

学生喜欢听故事,这是孩子的天性。如何将理性的知识通

过生动、有趣的故事形式来吸引学生,然后进行认真的思考,

也是数学课堂很有效地导入方法之一。例如,在教学《比较分

数的大小》时,可以讲XXX摘来一个大西瓜,XXX吃了西瓜

的,XXX吃了这个西瓜的,然后问学生谁吃的多,这样可以

激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想办法去解决问题。

5.直观演示、具体形象

直观演示、具体形象是数学课堂导入的一种重要方法。例

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时,可以自己剪一个平

行四边形,然后采用“割补法”将其转变成学生熟悉的长方形,

引导学生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6.动手操作、亲身体验

学生除了研究基本知识,还要培养基本的研究的技能。动

手操作,也是学生研究数学的一种能力,也是获得感性认识、

理性分析前提。例如,在教学《认识分数》时,可以让学生用

纸板剪成若干份,然后让他们自己体验分数的概念。

删除有问题的段落。


更多推荐

学生,研究,导入,例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