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28日发(作者:任城区一模数学试卷)
专题十三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及丰富多彩的世界文化——高考
历史二轮复习选必模块专项练【配套新教材】
1.早在春秋时期,《礼记》中就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理论,北宋
理学家张载提出了“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
平”,更是将这种精神赋予了具体的指向。这反映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哪种
内涵( )
A.以人为本 B.家国情怀 C.天人合一 D.自强不息
2.董仲舒提出的“天人合一”,把自然之天拟人化,认为天有意志,能监视人
间,并根据君主德行的好坏赐福或降灾。这说明( )
A.儒家思想在借鉴中不断创新
C.儒、道的发展趋势逐渐合流
B.黄老之学被汉代统治者采纳
D.儒家始终关注天与人的关系
3.中华文明历史的长河中,汉族首创了造纸、印刷、指南针和火药四大发明,
维吾尔族和黎族最先学会了棉花的种植与纺织;藏族保存了两大古代佛学著作
《甘珠尔》和《丹珠尔》;汉语普通话的发音特点受蒙古影响而形成。这反映
出中华文明( )
A.由各个民族共同缔造而成
C.以汉族为主体的民族国家
B.呈现多元一体的发展特征
D.少数民族文化的灿烂辉煌
4.在近代,中国传统文化的忧患意识、变易观念、华夷之辨、民本思想等精神
传统,通过现代诠释获得了新的生命,转换为近代救亡意识、“变法—自强”
思潮、革命观念以及近代民族主义、民主主义等。这主要表明( )
A.西方思想影响着中国文化进程
C.民族危机推动中国文化的转型
B.政治变革丰富了传统文化的内涵
D.传统文化是近代革命的指导思想
5.372年,高句丽设立太学,作为国家的教育机关,以传播汉学为主要内容。8
世纪,日本仿效唐代的教育制度,在中央设立太学,在地方设国学,学习《史
记》《汉书》《礼记》《尚书》等中华传统经典著作。这反映了( )
A.华人移民的历史贡献
C.中华文明的辐射作用
B.东亚各国文明的相互交融
D.东亚政治一体化趋势加强
6.越南古称交阯或交趾,秦汉到唐末千余年间,越南北部一直处于中国中央政权
管辖之下。1010年,越南建立李朝,定国号为大越,并模仿中国制度设置从中央
到地方的官吏。以上史实说明( )
A.越南最早建立于公元10世纪
C.古代越南一直是中国的属国
B.李朝是越南历史上第一个政权
D.越南发展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
7.下列有关古代文明的表述搭配完全正确的是( )
选项
A
地区名称
古代埃及
文明的代表
《罗摩衍那》、象形文字、神话、莎草纸
《吉尔伽美什》、洪水传说、《汉谟拉比法典》、60进
制
楔形文字、方舟传说、历史学研究、种姓制度
《摩柯婆罗多》、1到9的数字、太阳历、悲喜剧
C.C. D.D
B 古代西亚
C
D
A.A
古代希腊
古代印度
B.B
8.中世纪的阿拉伯人在实验科学、医学、化学、数学、天文等各方面取得了领
先全球的成就。阿拉伯天文学家的“图斯双圆”理论出现在300年后的哥白尼
的《天体运行论》中,现代天文学家中的很多名称和术语来自阿拉伯天文学家。
这说明( )
A.古代阿拉伯人创立了近代的自然科学
B.阿拉伯文化是近代天文学的渊源之一
C.古代阿拉伯人将科学进行了学科分类
D.阿拉伯文化是古代世界最先进的文化
9.对于如何获取“幸福”,苏格拉底主张人们追求灵魂的安宁愉悦,将“克服
欲望”作为人们追求幸福的另一前提;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则认为“至善即是幸
福”。据此可知二者的观点都( )
A.带有一定的宗教色彩
C.反映统治阶级的意志
B.反对过度的享乐主义
D.十分重视道德的作用
10.苏格拉底所言“自制”是指,人应该分清好坏,判别优劣,趋利除弊,弃恶从
善,做一个有知识、有智慧、有良知,于己于人于社会皆有价值的人。由此可
知,苏格拉底( )
A.批判宗教神学的危害 B.注重对人性本身的研究
更多推荐
文化,中国,传统,越南,影响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