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30日发(作者:长清区一模数学试卷六年级)

大班数学:数积木

大班数学:数积木(精选4篇)

大班数学:数积木 篇1

一、活动目标:

1、 认识 “+” “=”,初步理解加法的含义。

2、学习5以内数的合成型加法。

二、活动准备:动物图卡若干、纸和笔

三、活动流程:

(一) 教师随意拿几块积木问:刚才我用了几块积木搭这座小

房子?

(二)对计数记过进行数的合成练习。

——把积木分给两个小动物,问:小狗和小猫各有几块积木?合

起来又是多少块?并摆上正确的数字。

——结合数字卡进行念唱,1和4合起来时5,2和3合起来是5…..。

(三)游戏考考你:

讲述故事情节,帮助幼儿理解“+”、“=”的意义。

1、教师:冬天快到了,小燕子美美一家要从北方飞到南方去过

冬。美美的爸爸妈妈在前面飞(出示2只燕子),美美跟在后面(再

出示1只燕子),一共有几只燕子要到南方去呀?

将相应的数字卡贴在教具下面,引导幼儿说出爸爸妈妈2只,美

美1只,合起来时3只。告诉幼儿“合起来”就是“加在一起”的意思,

1

然后将“+”卡放在2和1的中间。再将“=”卡放在1的后面,并告诉幼

儿“=”就是相等的意思,等号前面的是一个算式,等号后面的数字就

是前面算式的计算结果。

3)通过游戏“小白兔采蘑菇”,进行正确的对应计数,完成加法

的计算。教师边操作贴绒小兔边说:小白兔先采了3个蘑菇,小灰兔

又帮它采了2个蘑菇,现在小白兔一共有几个蘑菇呢?

活动反思:在这个活动中孩子每一个步骤孩子都能跟着一起操作,

环节与环节之间的连接比较紧凑,对活动内容基本掌握,都能教熟练

地说出5以内的加减法。但整个活动流程不够灵活,都是老师说,孩

子答,给孩子探索思考的空间较少。而且在孩子对5的加法比较熟练

的情况下,我还是按原来的活动流程完成教学任务。不能及时作出调

整,如我们可以进一步加深难度,编应用题。这也反映了一个问题,

就是老师对孩子的最近发展区不了解,要不就是涉及的内容太难,要

不就是涉及的内容太简单。怎样了解孩子的“最近发展区”值得我们好

好学习,思考,让孩子在每个活动中有所收获而不会觉得太难或太简

单,而不是为了完成任务而教。

大班数学:数积木 篇2

教材分析:幼儿的一日生活中的各环节都渗透着数学知识,如:

每天玩的积木,虽然孩子能搭出各种各样的造型,但是他们都没有关

注过搭出的造型需要用几块积木,立体图形在空间的存在形式?因此,

我设计了活动《数积木》,幼儿通过观察、推理来感知立体图形在空

间的存在形式,体验数形关系。

2


更多推荐

活动,孩子,积木,幼儿,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