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月16日发(作者:2020临沂高考数学试卷)

多学科整合理念下的数学绘本教学——以一年级数学《认识钟表》教学为例

“农场的一天开始了!

到了不同的时间,大钟会发出不同数量的响声,敲几下就是几点钟啦!

小猪不喜欢按时起床,不喜欢按时吃饭,不喜欢按时睡觉,所以希望大钟坏掉。

可是,大钟真的坏掉了,农场里会发生什么事呢?”

……

带着孩子们对数学、对知识强烈地探知欲,也为了感知孩子们心目中神奇的数学世界,更为了享受讲故事时与孩子们无拘无束地互动……我拿起了一本数学绘本——《嘀嗒嘀嗒当当当》,给孩子们上了一次数学绘本阅读课。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学会学习首先要学会阅读,一个阅读能力不好的学生,就是一个潜在的差生。

这学期我在教授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第七单元《认识钟表》一课时,就整合了语文的阅读、数学的知识、美术的设计等,利用“好玩的数学绘本”中的时间绘本《嘀嗒嘀嗒当当当》展开教学,同时确定以下教学目标:借助《嘀嗒嘀嗒当当当》的数学绘本帮助学生认识钟面上的针和数

字,结合生活经验学会看整时和记录整时的方法;通过绘本阅读和拨表活动,提高学生的探究意识和数学思考力,感悟学习时间在生活中的作用;通过《嘀嗒嘀嗒当当当》的数学绘本,帮助学生初步建立时间观念,养成守时和合理安排时间的好习惯。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基于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和思维特征,我把绘本故事的情境导入用有趣的方式录制成了一段音频,让学生在动听的声音中进入到数学绘本故事之中。

师:(播放绘本导入的音频,并用课件呈现绘本封面)小朋友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关于时间的数学绘本《嘀嗒嘀嗒当当当》。

故事:农场里有一座古老的时钟。时钟“滴答滴答”地转了一圈又一圈,每到整点时都“当当当”地响起钟声。农场的每一天都随着钟声悄悄溜走……

师:小朋友们,请你仔细观察农场里的大钟,你有什么发现?

生1:我发现大钟上面有数字,1、2、3、4、5、6、7、8、9、10、11、12。

生2:我发现大钟1和2之间有一条条短短的直线。

师:你们知道这些“短短的直线”是什么意思吗?

生3:走过1条线就表示1分钟,走过2条线就表示2

分钟……

生4:我发现这里有两根针。

活动:请你动手指一指。

1.抓住“时针”“分针”“长针”“短针”等关键词,归纳出钟面上有两根针,分别是时针、分针。又短又粗是时针,又细又长是分针。

2.抓住“数字”或“12 个数字”等词,归纳出钟面上有 12 个数字,它们从小到大围成一圈,和学生一起读一读 12 个数字,并说明这样是顺时针。

在这个教学片段中,教师运用生动的语言艺术把学生带入到数学绘本故事的氛围中, 并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农场大钟上的数字、指针和方向,初步了解钟面上的各个部件。这样的教学设计不仅给学生预示了这节课要学习的数学知识,还培养了学生的倾听能力和表达能力,让他们在数学绘本故事中学习数学新知识。

二、导读激趣,学习新知

数学绘本课的一般教学模式是教师先带领学生一起阅读绘本故事,然后在重要的数学知识部分展开新知识教学。这样的教学不仅包含了数学的“ 故事味”, 还有浓浓的“数学味”。在用数学绘本教学“认识整时”的内容时,从精彩的数学绘本故事慢慢聚焦到数学新知识的学习上,然后通过观察时间,帮助学生认识钟面、钟面上的针

的关系以及认识整时。

故事:时钟的钟声响了七次,现在是早上七点。农场的动物们都说:“啊,睡得真好!”但是,小猪却说:“我本想再睡一会儿的,因为时钟,都睡不着了!”

师:(课件出示钟面)现在是什么时候了?

生: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7,是7时。

师:早上7时,小动物们在干什么呀?

生:早上7时,农场的小动物们都起床了,小猪却说:“我本来想再睡一会儿的, 因为时钟,都睡不着了!”

故事:时钟的钟声响了八次,就到了早上八点。动物们吃了早饭。“嗯嗯,真好吃!”“啧啧,真好吃!”但是小猪却嘟着嘴抱怨道:“为什么要按照时间吃饭呢?我想随时吃呢!就是因为有时钟,都不能那样做了。”

师:(课件出示钟面)现在是什么时候?你是怎么知道的?这个时间小动物们又在干什么?

生: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8,是8时。小动物们在吃早饭。

故事:时钟的钟声响了九次。九点了。到了动物宝宝们要去幼儿园的时间了。“爸爸,妈妈!我去去就回!”但是小猪却哼哼唧唧地撒起娇来。“不要,不要,我才不去幼儿园。我想在家玩呢。都是因为时钟,不能这样啊!”

……

在这个教学片段中,教师组织学生认识了早上7时、早上8时、早上9时、下午1时、下午5时、晚上10时等重要时间。除了认识时间, 还要让学生知道这个时间人们在做什么事情,同时也渗透了“1天有24小时” 的时间概念。当学生认识了这么多整时之后,教师应当帮助学生提炼认识整时的核心知识:当分针指着12时,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

三、游戏拓展,巩固提升

爱玩游戏是儿童的天性,儿童在轻松愉快的游戏氛围中,更容易被激发学习主动性和创造力。因此,我结合数学绘本后面的“动手操作” 环节, 为每个学生提供了一只钟面, 让他们在拨动钟面的过程中巩固看时间的方法,并知道这个时间应该做什么。

师:就在这个时候,“嘀嗒嘀嗒”转动着的时钟突然停住了。时钟不工作了,小动物们的一天变得很乱。鸭子因为睡懒觉,没能去幼儿园;兔子因为不知道吃饭用了多长时间,一直吃啊吃,结果拉肚子了;小猫和小狗一直玩到很晚,被妈妈训斥了……

“农场里需要时钟!”

听到喊声的山羊爷爷来修时钟了。“好啦,原来是时钟没有东西吃,所以停住了。”小猪一听,马上把自己的食物递了过去。请你自己阅读数学绘本第23页到第29页,动手在钟面上拨出这些时间,并说说你是怎么看整时的。

生1: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4,是4时。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2,是2时。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7,是7时。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8,是8时。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3,是3时。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5,是5时。

生2:咦,这个钟面的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6了,是几时呢?

生3:这还不简单,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几就是几时。这个钟面上的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6,就是6时。

生2:哦,原来6时的时候,分针和时针在一条线上了。

生4:那这个时针和分针都指向12就是12时了吧?

生2:哦,原来是这样啊,我明白了。

……

这个教学片段,学生在边阅读绘本边拨动钟面说时间的过程中遇到了新问题,大家运用已经学会的看整时的方法迁移引出看6时和12时的方法,这种“似教非教”的无痕教育起到了非常好的效果。

四、涂鸦数学,创作绘本

教师不仅可以利用数学绘本作为数学阅读和教学的素材,还可以让学生自己创作数学绘本,以此来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因此,在学生学习时间绘本《嘀嗒嘀嗒当当当》后,我布置了让每位学生制作自己心中的钟表和创作数学绘本的作业——《我的一天》,并在班级群里分享自己的作品。

让学生运用学到的时间知识还原绘本素材以及创作数学绘本,成功地将数学与艺术结合起来,让学生在艺术中运用数学,既培养了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又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运用数学知识。当学生完成自己的数学绘本作品后,他们在互相分享的过程中不仅提高了自身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还学到了更多的数学知识。

总之,以数学绘本为主的数学拓展课程容纳了数学阅读、知识学习、绘本创作、绘本表演等活动,改变了原来的课堂模式,让数学课堂活泼起来;拓宽了学生的数学视野,让数学课堂丰富起来,最终让他们在多学科的整合活动中爱上数学。


更多推荐

数学,绘本,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