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12日发(作者:必修4的数学试卷答案)

数学课堂中的游戏

摘要:数学游戏以其雅趣的形式“娱人”,以其丰富的内容“引人”,以其

无穷的奥秘“迷人”,以其潜在的功能“育人”。古往今来,数学教育的理论与

实践都已证明游戏对于数学教学有极大的价值。本文从数学游戏对数学课堂的作

用、小学课堂教学实践中如何引入数学游戏、数学课堂中游戏设计应遵守的原则

等几方面阐述,结合若干具体的案例进行分析,提出合理运用集教学和游戏于一

体的教学模式,挖掘和发挥数学游戏的作用,优化数学教学和推进课程改革都具

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数学游戏,数学课堂,作用,课堂教学,设计原则

引言:《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数学学习活动应

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而数学游戏作为数学知识的

一种载体,兼具知识性、趣味性和娱乐性,因而在课堂教学中引入数学游戏,能

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主动建构知识,

获得数学思想。所以我们老师要在课堂中精心设计一些有趣的游戏,活跃课堂气

氛,让学生融入到课堂当中,提高教学质量。

一、数学游戏在数学课堂中的作用

1.数学游戏可以促进学生语言的发展

学生在数学游戏中,需要与同伴进行讨论和交流,汇报成果时,与老师的交

流中,其词汇能力和语言的流畅性、严谨性等都得到了锻炼和提高,促进语言能

力的发展。游戏还使学生了解了数学概念的内涵,并促进了肢体动作的发展,而

且通过游戏中的对白,可以锻炼了学生语言的表达能力和组织能力。如在“游戏

公平”的游戏中,在掷骰子、抛硬币等活动中的交流与探讨,让学生深刻的体验

到数学语言表达的严密性、用词的准确性和句子的完整性等等。

2.数学游戏可以促进学生社会性和个性的发展

数学游戏可以帮助学生建立自信,激发潜能并为其今后的社会生活、与人交

往奠定基础。在数学游戏的世界里,他们可以支配“现实”世界并感受到自己的

能力,而这大大鼓励了他们,并让他们体验到一种胜利感。另外,在利用数学知

识解决一些简单的生活实际问题时,可设计游戏(如角色扮演)鼓励学生通过担

任不同的角色,如售票员、老师、父母等使学生体验到平时体验不到的感受,促

进他对别人的理解,及时有效的进行思想教育。

3.数学游戏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

兴趣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

之者”,兴趣对学生学习具有重要作用。而“游戏是儿童的正当行为,玩具是儿

童的天使。游戏对儿童来讲,是人间的乐园”,游戏对儿童有极大的吸引力。将

游戏运用到小学数学教学中,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将知识通过有趣的游

戏活动传授给学生。这种教学模式可以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动机,从而积极努力

学习。

4.数学游戏可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著名科学家李政道提出:“做学问,需学问;只学答,非学问。”就是说不

论是研究活动还是学习活动,都必须学会提出有现实意义和有价值的问题。如果

只学会解决别人提出的问题,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学习。正如爱因斯坦所指出的:

“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

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理论,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

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

二、数学游戏与课堂教学

快乐的感受是更好地学习的情感基础。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就必须为孩子

创设快乐的学习环境,激发浓厚的学习兴趣,以兴趣促进学生乐学数学。正如布

鲁纳所说:“游戏活动是生命的自由表现,它是生活乐趣”,我结合理论学习和

教学实践,尝试从以下几方面将游戏引入数学课堂教学,从而让数学更“好玩”。

1.运用数学游戏导入新课。

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所以导入新课要起到吸引学生注意力的

作用,而运用游戏导入不失为一种很好的方法。

2.运用数学游戏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教育家布鲁纳指出“教一门学科,不是使他们把一些结果记下来,而是教他

参与把知识建立起来的过程”,要让学生自主学习,就应让学生参与教学全过程。

枯燥的教学手段只会让学生感觉到无味和烦躁,不愿参与到课堂当中。但在数学

课堂中可以利用游戏来为学生创造一个民主宽松的学习环境、平等愉悦的学习气

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主动地去

学习。

3.运用数学游戏激发学生做练习的热情。

在数学练习中,可根据儿童认知心理,巧妙设计新颖的练习形式,创设轻松活

泼的游戏情境,让学生享受练习的乐趣。如在“小数的加法”中,设计这样一道练

习题:每道题的得数都是一个纪念日,请仔细算,如2.3+3.1=5.4(五四青年节)。

学生每做对一道题,都会享受到一次成功的体验,学习兴趣大增。在练习中,教师

还可以设计“小猫钓鱼”、“摘苹果”、“送信”、“数学医院”、“开火车”、

“森林医生”等游戏,让学生学得愉快,记得牢固。

三、数学课堂中游戏的设计原则

设计游戏的目的要引导学生在“玩”中学,“趣”中练,“乐”中长才干,

“赛”中增勇气。但在数学课堂中并不能滥用游戏,也不能把所有的游戏堆积在

一起。游戏的设计不当只会产生相反的效果—影响教学效果,所以在设计数学游

戏和安排课堂教学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1.思想性、激励性原则

游戏必须寓教育于活动之中,通过游戏培养学生的优秀品质,使学生树立正确

的学习动机。如游戏“攀登世界屋脊珠穆朗玛峰”,在“高耸入云的山峰”两侧

贴上题卡,两队学生当“登山队员”分别从两侧向顶峰挺进,其他学生当裁判,哪

队答对一题就给哪队插上一面红旗表示他们前进了若干米,先到达顶峰的队就夺

得山上的“先锋号”红旗。在游戏中,参赛队员象登山运动员那样坚韧不拔,勇往

直前,裁判员们为了给出正确评判也要全身心投入。

2.直观性,形象性原则

根据皮亚杰的研究,小学阶段儿童的心理发展尚处于具体运算阶段,儿童认

识的发展一般还离不开具体事物的支持。例如儿歌“2字像小鸭,圆圆小脑瓜,

斜着长脖子,直着小尾巴”形象地描述了数字“2”的字形和书写要领。

3.针对性、启发性原则

数学游戏是为教学服务的,因此游戏应有利于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要有助

于突出教学重点,突破学教学难点,要能激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使学生学会思维

方法。例如,“老师手里拿着10根小棒,藏在背后,让学生猜老师左手拿几根,右

手拿几根”这样的“猜一猜”游戏可以帮助学生巩固10的组成,其效果明显要

比让学生反复背诵10的组成好得多。还有“小擂台”、“点将台”等之类的游

戏,可以激励学生互帮互学、互相竞争,共同提高。

4.多样性、情趣性原则

游戏形式应新颖多样,富有情趣,这样才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使他

们主动地学、愉快地学。如复习“小数的减法”时,可让学生做“优秀售货员”

的游戏。教师一手拿着付出的人民币,一手举着所购买的物品的价格卡,让学生

算出要找回的钱,通过游戏促使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实践表明:兴趣是教学成功的秘诀。对于数学教育来说,数学游戏不能

代替一切。数学游戏教学要注重“有趣”和“实用”相结合,不能只停留在游戏

的表面。与学习内容相联系的、精心设计的游戏既要符合学生兴趣,又要切实落

实教学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

参考文献:

[1]胡婷雯.从心理上分析数学游戏的功效[J].新课程(教师版),2008,

(01):51

[2]丁启忠.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游戏教学[J].考试周刊,2009,(32):71-72

[3]黄国秀.例谈数学游戏的教学功能[J].中等职业教育,2007,(20):28

1


更多推荐

游戏,学生,数学,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