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20日发(作者:新高考数学试卷多选题题型)

常用的数学名词术语100个

1. 数

数是数学中最基本的概念,用来表示数量和大小。

2. 数字

数字是表示数的符号,包括0-9十个基本数字和无穷多个组合表示的数。

3. 自然数

自然数是指从1开始的正整数,包括1、2、3、4等。

4. 整数

整数是指包括正整数、负整数和0在内的数,如-3、-2、-1、0、1、2、3等。

5. 有理数

有理数是指可以表示为两个整数的比值的数,包括整数和分数。

6. 无理数

无理数是不能表示为两个整数的比值的数,如π和根号2等。

7. 实数

实数包括有理数和无理数,可以表示数轴上的任意点。

8. 正数

正数是指大于0的数,如1、2、3等。

9. 负数

负数是指小于0的数,如-1、-2、-3等。

10. 零

零是表示没有数量或数量为0的数。

11. 等于

等于是指两个数值相同,用等号“=”表示。

12. 不等于

不等于是指两个数值不同,用不等号“≠”表示。

13. 大于

大于是指一个数值比另一个数值要大,用大于号“>”表示。

14. 小于

小于是指一个数值比另一个数值要小,用小于号“<”表示。

15. 大于等于

大于等于是指一个数值比另一个数值要大或相等,用大于等于号“≥”表示。

16. 小于等于

小于等于是指一个数值比另一个数值要小或相等,用小于等于号“≤”表示。

17. 加法

加法是数学中常用的运算,用加号“+”表示,表示两个数值相加的结果。

18. 减法

减法是数学中常用的运算,用减号“-”表示,表示两个数值相减的结果。

19. 乘法

乘法是数学中常用的运算,用乘号“×”表示,表示两个数值相乘的结果。

20. 除法

除法是数学中常用的运算,用除号“÷”表示,表示一个数值被另一个数值除的结果。

21. 平方

平方是指一个数值乘以自身的结果,用上标“²”表示。

22. 开方

开方是指求一个数值的平方根,用符号“√”表示。

23. 比例

比例是指两个量之间的相对关系,用冒号“:”表示。

24. 百分数

百分数是指以100为基数的比例数,用百分号“%”表示。

25. 分数

分数是指一个整数除以另一个非零整数的结果,由分子和分母组成。

26. 倒数

倒数是指一个数的倒数是其分数形式的倒数,如2的倒数是1/2。

27. 数轴

数轴是用来表示实数的直线,上面的每一点都对应一个实数。

28. 整数部分

整数部分是一个实数的整数部分,如对于实数3.14,整数部分是3。

29. 小数部分

小数部分是一个实数的小数部分,如对于实数3.14,小数部分是0.14。

30. 小数点

小数点是用来表示小数部分的一种符号。

31. 基数

基数是指用来计数的数,如十进制中的0-9。

32. 位值

位值是指数的位置在数中所代表的值,如百位、十位、个位等。

33. 十进制

十进制是指一种计数系统,基数为10,数字由0-9组成。

34. 二进制

二进制是指一种计数系统,基数为2,数字由0和1组成。

35. 八进制

八进制是指一种计数系统,基数为8,数字由0-7组成。

36. 十六进制

十六进制是指一种计数系统,基数为16,数字由0-9和A-F组成。

37. 因数

因数是指能够整除一个数的数,如6的因数是1、2、3和6本身。

38. 倍数

倍数是指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整数倍,如12是6的倍数。

39. 质数

质数是指只能被1和自身整除的数,如2、3、5、7等。

40. 合数

合数是指不是质数的数,可以被除了1和自身以外的数整除,如4、6、8、9等。

41. 素数

素数是指只有两个因数,1和它本身的质数。

42. 级数

级数是指无穷多个数的求和,如1+2+3+4+...。

43. 等差数列

等差数列是指数之间差值相等的数列,如1、3、5、7、9等。

44. 公差

公差是指等差数列中相邻两个数的差值,如等差数列1、3、5、7中的公差是2。

45. 首项

首项是等差数列中的第一个数。

46. 末项

末项是等差数列中的最后一个数。

47. 通项公式

通项公式是指用数学公式表示等差数列中第n项的值,如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为an = a1 + (n-1)d。

48. 等比数列

等比数列是指数之间比值相等的数列,如1、3、9、27、81等。

49. 公比

公比是等比数列中相邻两个数的比值,如等比数列1、3、9、27中的公比为3。

50. 等差数列求和公式

等差数列求和公式是指用数学公式表示等差数列前n项的和,如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为Sn = (a1 + an) × n/2。

51. 等比数列求和公式

等比数列求和公式是指用数学公式表示等比数列前n项的和,如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为Sn = (a1 × (1-r^n)) / (1-r)。

52. 平行线

平行线是指在同一个平面上永远不相交的两条直线。

53. 垂直线

垂直线是指在同一个平面上形成直角的两条直线。

54. 角度

角度是指由两条射线围成的图形,用度(°)表示。

55. 角

角是指两条射线之间的夹角,用符号“∠”表示。

56. 直角

直角是指形成90度的角。

57. 钝角

钝角是指大于90度小于180度的角。

58. 锐角

锐角是指小于90度的角。

59. 同位角

同位角是指两条直线与第三条直线相交时,在相同的位置上形成的角。

60. 补角

补角是指两个角的度数加起来等于180度的角。

61. 余角

余角是指两个角的度数加起来等于90度的角。

62. 对顶角

对顶角是指两条平行线被一条横截线相交形成的相对角。

63. 平行四边形

平行四边形是指有两组平行边的四边形。

64. 矩形

矩形是指四个角都是直角的四边形。

65. 正方形

正方形是指四个角都是直角且四条边相等的四边形,也是一种特殊的矩形。

66. 菱形

菱形是指四个边都相等的四边形。

67. 梯形

梯形是指有一对平行边的四边形。

68. 圆

圆是指平面上所有到一个指定点的距离都相等的点的集合。

69. 半径

半径是指连接圆心与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长度用r表示。

70. 直径

直径是指通过圆心的两个点,并且长度是圆周上最长的线段,长度用d表示。

71. 弧

弧是指圆上的一段曲线。

72. 弧长

弧长是指圆上一个弧所对应的圆周的长度。

73. 弦

弦是指圆上的一条直线,连接圆上的两个点。

74. 弧度

弧度是表示角度大小的单位,是圆的半径长所对应的角。

75. 邻边

邻边是指与一个角相邻的边。

76. 对边

对边是指一个角的两条非邻边。

77. 正弦

正弦是指一个锐角的对边与斜边之比。

78. 余弦

余弦是指一个锐角的邻边与斜边之比。

79. 正切

正切是指一个锐角的对边与邻边之比。

80. 反正弦

反正弦是指一个比值的反函数,表示正弦值等于该比值的角度。

81. 反余弦

反余弦是指一个比值的反函数,表示余弦值等于该比值的角度。

82. 反正切

反正切是指一个比值的反函数,表示正切值等于该比值的角度。

83. 面积

面积是指一个平面图形的大小,用平方单位表示。

84. 长方形的面积

长方形的面积是指长方形的长度和宽度之积。

85. 正方形的面积

正方形的面积是指正方形边长的平方。

86. 三角形的面积

三角形的面积可以根据底边和高求得,面积等于底边乘以高的一半。

87.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可以根据底边和高求得,面积等于底边乘以高。

88. 梯形的面积

梯形的面积可以根据上底、下底和高求得,面积等于上底加下底的和乘以高的一半。

89. 圆的面积

圆的面积可以根据半径求得,面积等于半径的平方乘以π。

90. 体积

体积是指一个立体图形的大小,用立方单位表示。

91. 长方体的体积

长方体的体积可以根据长度、宽度和高度求得,体积等于长度乘以宽度乘以高度。

92. 立方体的体积

立方体的体积可以根据边长求得,体积等于边长的立方。

93. 圆柱的体积

圆柱的体积可以根据底面积和高度求得,体积等于底面积乘以高度。

94. 圆锥的体积

圆锥的体积可以根据底面积和高度求得,体积等于底面积乘以高度的一半。

95. 球的体积

球的体积可以根据半径求得,体积等于半径的立方乘以4/3乘以π。

96. 三棱锥的体积

三棱锥的体积可以根据底面积和高度求得,体积等于底面积乘以高度的一半。

97. 根号

根号是指求一个数的平方根或其他次方根的运算符号,用符号“√”表示。

98. 乘方

乘方是指一个数自乘若干次的数学运算,用符号“^”表示。

99. 正数轴

正数轴是指数轴上大于0的部分。

100. 负数轴

负数轴是指数轴上小于0的部分。

这是100个常用的数学名词术语,它们涵盖了数的概念、运算、几何形状以及数学计量等方面。希望这些术语的解释可以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数学知识。


更多推荐

表示,等于,面积